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8-08 09: 01 | 作者: 张梦祥 | 浏览次数: |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寄希望于通过各种保健品来预防甚至治疗慢性病。然而,近年来因保健品引发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逐年递增。医生提醒,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科学防范至关重要,过量服用保健品既没有必要,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据悉,保健品也称功能性食品,仍属于食品而非药品。去年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明确规定:保健品企业不得宣传其产品具有疾病预防或治疗功能。
“保健品虽然不是药,但和药一样需要经过肝脏代谢,如果服用剂量过大,所需工作量大大超出了肝脏的负荷,就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天台县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陈英俊说,市面上的保健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成分不明,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甚至一些不良商家会加入违禁的化学添加剂,长期或过量服用会有损健康。
至于中药类保健品,往往具有特定的适应证,也并非人人可用、人人适用。“中药本身成分复杂,药材材源和炮制水平的不同导致市场上中药品质良莠不齐,若处置不当,很可能‘良药’变‘毒药’。”陈英俊说,患者最好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切忌盲目跟风使用成分不明中草药及保健品、偏方等。
此外,还要注意保健品的相互作用。“多种保健品合用的话,很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影响效果或增加副作用。”陈英俊说,若服用多种保健品,一定要告知医生或药师,让专业人员帮忙判断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风险。
陈英俊提醒,一般来说,健康人群通过科学饮食便可以摄取各种营养成分,无需服用保健品。而对于部分特殊人群,如老人、孕妇、疾病患者等,可以依据身体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素,但也不能超剂量、超频次服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