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便民资讯  > 气象
“立秋”未入秋,防暑不能停
未来几天高温持续,需防范午后雷阵雨天气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8-08 08: 58 作者: 杨梦倩 浏览次数:

昨天,“立秋”悄然登场。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

可能不少人会认为,立秋意味着进入秋天,我们很快就能告别暑热了,果真如此吗?

“立秋”不等于入秋

其实,立秋的“秋”,跟我们通常说的秋天,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一般所说的秋天,是指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有严苛的科学标准。根据气候学的划分标准,秋季是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下的始日开始的。

据市气象台数据统计,台州常年平均的入秋时间是在10月5日前后。所以,“立秋”不等于入秋。

立秋后,由于地表的储热还很大,天气不会马上凉爽下来,通常会有“秋老虎”出现,大家要警惕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所谓“秋老虎”,是指立秋之后,气温不降反升,出现持续高温炎热的天气现象。但“秋老虎”只是一种民间说法,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的天气。

“秋老虎”出现的背后,其实是副热带高压在“撑腰”。

每年的8月末9月初,控制我国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会从黄淮一带,逐步向东、向南撤退,同时北上抬起,形成典型意义上的“秋老虎”天气——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空气干燥,阳光充足。

要挡住“秋老虎”,需从饮食、起居等多方面调整。大家可以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豆制品、蛋类、奶类、鱼、虾、鸡等高蛋白且清淡的食物;避免过度食用生冷瓜果、冰冻冷饮,以防影响消化和加重心脏负担;调整作息,午后小憩一般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日常做好保暖,穿衣盖被护好腰部和脚踝,外出可随身带薄外套应对温差。

接下来高温再“加码”

眼下,我市正值三伏天的“中伏”,一派盛夏景象,暑气难消。

民间有一说法,“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今年的立秋时间是8月7日13点51分19秒,属于“晚立秋”。市气象台接连发布的高温报告,也仿佛印证了接下来会“热死牛”的说法。

事实上,实际气温主要由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因素决定,立秋早晚与天气炎热程度无直接科学关联。

不过,根据最新天气预报,伴随着“副高”的加强,接下来我市持续晴热天气,高温或全勤“打卡”。

今天一大早,太阳高高挂起,又是一个毫无悬念的高温天。一直到11日,我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35—37℃,西北部地区局部可达38℃以上,叠加上不低的湿度,体感热如“蒸桑拿”。大家要注意做好降温补水工作,尽量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谨防中暑和热射病,并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10日起,副高强度有所减弱,我市午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有雷雨地区短时风雨较大,大家出行记得随身携带雨具。但这点雨水并不会起到降温作用,到时候最高气温仍会在高温线左右。

另外,立秋所在的8月,也是热带系统影响最多的月份。据统计,1951年以来登陆浙江的台风中,8月份登陆的差不多占了一半。立秋时节登陆的台风不仅多,而且强度不弱,五成以上为台风及以上级别。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