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8-04 08: 38 | 作者: 沈海珠 | 浏览次数: |
8月1日,在位于椒江区前所街道的台州未来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工程进度。这个承载着椒江产业升级梦想的项目,将成为先进制造业与未来产业的集聚地,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未来产业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核心赛道。椒江区以敏锐的嗅觉和前瞻的布局,瞄准机器人、合成生物、泛半导体和低空经济四大领域,以创新为引擎,以政策为支撑,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机器人产业:智造未来,赋能产业升级
全球缝制设备龙头杰克科技,正将目光投向智能缝制机器人;信质科技深耕电机核心零部件,为工业机器人提供“心脏”;海正药业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灵活舞动……在椒江,传统制造业与智能技术正在高度融合。
近年来,依托“制造之都”战略,椒江将智能装备(含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目前,椒江的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培育壮大关键期,已汇聚台州糖忆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相关企业。其中,台州酷哇科技有限公司堪称产业龙头。
不久前,总投资30亿元的台州酷哇科技华东总部项目部分竣工,环卫机器人批量投用,成为城市管理的“智能卫士”。
据了解,酷哇科技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华东总部项目落地椒江,为区域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进一步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椒江区设立了亚投智酷(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即酷哇科技专项子基金,总规模达2.26亿元,助力酷哇科技迈向资本市场。
此外,去年12月,市科技局颁布的《台州市机器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为椒江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成生物产业:绿色革命,开拓健康蓝海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椒江凭借深厚的医药产业底蕴,正抢占这一制高点。椒江拥有14家合成生物相关企业,其中海正药业、海翔药业、九洲药业、海正生材等4家上市企业更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它们构建起从医药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成品药的完整产业链闭环。
近日,浙江沄生合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澐生合成”)正式成立,这是海正药业旗下专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中外合资全资子公司,标志着海正药业正式切入高端合成生物产业赛道。
海正药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澐生合成作为公司面向生物经济的关键落子,是公司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布局。
目前,海正药业投资建设的合成生物学产业柔性生产线项目即将投产,预计今年8月首个骨健康类的合成生物产品将上市。
截至目前,椒江合成生物产业相关在建项目共有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2个。
在推动龙头企业带头跑的同时,椒江以实现长三角合成生物智造中心为目标全力打造“台州合成生物产业园”,推进合成生物中试验证平台、道致科技医化数字加速器等项目建设,并围绕生物活性物质提取、生物合成工艺开发协作攻关,提速凌峰生物、普济生物等一批中小企业孵化培育。
泛半导体产业:光谷闪耀,点亮“浙里光谷”
近年来,椒江聚焦泛半导体(光电)产业,加快建设“浙里光谷”光电产业园,将其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
在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菌生产车间,全副武装的工人正在设备前忙碌。“作为全球最大的精密光学薄膜元器件厂商,我们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目前在多个细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水晶光电相关负责人说。
“浙里光谷”已集聚规上企业17家,产业版图覆盖新型显示、光电元器件、光电智能终端等领域,成为全球最大的精密光电薄膜元器件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镀膜基地,初步形成全产业链布局。
与此同时,在产业发展进程中,一个个重点项目的推进为其注入强劲动力。日前,走进台州光电产业智能工厂项目施工现场,7幢外形前卫的单体建筑已经建成,工人们正加快进行景观绿化、道路铺装、电力敷设等收尾工作。
该项目作为“浙里光谷”重点攻坚项目之一,建成后将以生产光电元器件为方向,推动实现设备互联、智能生产,助力椒江打造智能光电产业集聚区。而在其附近,台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台州光电产业加速器已然落成,形成“一中心一平台一园区”的光电产业发展格局,共同浇筑“浙里光谷”这一区域产业新高地。
低空经济产业:翱翔蓝天,激活“空中动脉”
低空经济的发展,为椒江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4月,椒江区和台州湾新区联合申报入选浙江省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成为全省唯一的陆岛联动低空先飞区试点,为区域低空经济发展赢得先机;5月,椒江无人驾驶载人eVTOL首次验证飞行;6月,无人机仅用时5分钟就将血浆从椒江区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往台州市中心医院,完成我市城市医疗集团无人机运输服务项目的首飞……
目前,椒江正加快布局低空机场、无人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建设,联合通讯公司打造空天地一体网络,构筑以地面5G通感一体网络为主、卫星网络与民航专网为辅的低空智联监管网。同时,在巩固现有优势基础上,引导整合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从而补强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
“我们要推动‘低空+物流’‘低空+民生’‘低空+治理’三大场景建设,让低空资源成为串联城乡的‘空中动脉’。”椒江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大陈岛的海鲜通过“低空物流”航线当日直达市区餐桌;海岛居民突发急病,医疗物资1小时内就能通过无人机送达……这些场景都将变成现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