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8-25 08: 36 | 作者: 范晓晴 叶健宁 | 浏览次数: |
“以前评人才,企业说了不算,现在我们自己定标准,政府还配套满满福利,这才是真正把‘人才主动权’还给了市场!”8月20日,在浙江蓝威汽车附件有限公司,谈及天台县全面推广的人才“企业认定、政府认账”工作,公司负责人徐中领深有感触。
近年来,天台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业人才评价机制,通过“企业自主评价”与“政府政策兜底”双轮驱动,构建起授权、管理、服务三大支撑体系,确保企业“敢接权、会用权”,让人才有获得感、归属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精准授权,让企业“接得住”
“让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绝不是‘大水漫灌’式放权,必须先给企业‘过筛子’,筛选具备资质的企业。”天台县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吴文祥介绍。
该县先划定“硬门槛”,面向规上工业企业,且年度研发投入占比须达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标准,从源头上保证企业识才、用才的基础能力。在此基础之上,由人才办牵头科技、经信等部门,围绕“行业实力、创新能力、人才实力”三维度为企业“立体体检”。
经过综合评定,20家企业拿到授权“入场券”,既有银轮股份等行业龙头,也有专注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而分档定额更是精准匹配需求,根据研发人员数量划分为三档,每家1至7个名额不等。“既不让大企业‘不够用’,也不让小企业‘用不完’,让每个名额都用在刀刃上。”吴文祥说。
双向发力,让人才“选得准”
“真本事才是‘硬通货’,我们以‘技术贡献优先、业绩导向为主’定标准。”徐中领翻开蓝威的认定方案,“技术攻关、难题解决、生产效率、团队培养”等指标清晰可见。符合条件的职工均可申请,经资格初审、技术答辩、部门联审、结果公示等全流程筛选后上报,让埋头实干的人才“看得见、评得上”。
放权不放手,监管不掉线。在赋予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天台县委人才办牵头明确负面清单、违规责任等,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的动态监管机制,实时监测企业异常数据、异常状态,对违规操作企业实施取消授权、政策限享等措施。
据了解,专项工作组对授权企业上报的120名人选,逐一走访、逐人对接,从稳定性、成长性、贡献性等方面进行实地审查,最终20家企业的81名人才通过认定。
温情服务,让政策“用得好”
“有了人才码就是方便!平时能免费去游泳馆健身、闲时能兑换电影票看大片,连坐公交、逛景区都‘一码通’。”蓝威公司品技部科长助理李文涛笑着说,“在天台‘实干’能得真实惠,这份认可比啥都强!”
天台正通过精心打造的“人才服务大礼包”,让政策红利精准落地。除了认定的人才可享受健康体检、公寓入住、景点观光等生活服务外,授权企业也可根据自主认定工作成效,在全县工业企业评价体系中获得一定加分。这份“大礼包”不断激励企业发掘内生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企业育才、人才兴企”的良性循环正加速运行。
从“政府点单”到“企业点菜”,从“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固化标准到“重创新、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灵活导向,天台县的人才“双认”,正让越来越多企业用好“自主选择权”,让越来越多人才有舞台、有奔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