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32X/2025-11801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交通运输局 | 成文日期: | 2025-08-11 |
信息来源: 市交通运输局 | 发布时间: 2025-08-11 11: 44 | 浏览次数: |
韩克华委员:
您在台州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倡导合理使用私家车缓解城市拥堵的建议》(第2025107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交通治堵是一项持续性的城市交通健康管理工作,自2013年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策略,从规划、工程、科技、严管、人文五大治堵体系多维度提升交通治理能力,逐步改善城市交通面貌。致力于解决停车难题,完善公交配建,引领绿色出行,强化重点区域拥堵治理,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
一、“三大举措”缓解城市停车难题
(一)扩大停车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一方面加快公共停车位建设,自2021年以来,我市连续3年将公共停车位建设纳入台州市民生实事工作,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库、利用闲置空地等方式,全市共新增公共停车位21027个,2025年,公共停车位建设持续纳入城市建设提质焕新行动,全市计划新增公共停车位5000个以上,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题。另一方面为盘活空置停车资源,2020年,我市机关企事业停车位错时开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后不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位错时开放,2025年全市新增共享车位5555个,开放单位数量较2023年激增73.26%,目前,全市29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错时开放共享停车泊位19759个。
(二)实施差异化信息化管理,提升车位利用率。为加强市区停车服务管理,2020年,我市出台了《台州市区机动车停放差异化收费管理办法(修订)》,明确规定公共停车位收费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城市道路公共停车泊位收费标准,遵循中心城区高于非中心区域、交通重点区域高于一般区域、一类区域高于二类区域、高峰时段高于非高峰时段、白天高于夜间的原则,针对停车场所的类别、区域、路段、时段等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政策,引导市民合理利用停车资源,进一步提升停车位利用率。通过数据汇合和资源整合,推动市区停车一体化工作,截至2025年6月已经实现椒江、黄岩、路桥及台州湾新区共计13037个道路泊位以及212个停车场库的数据对接。椒江区开发“共享汇”小程序,以数字赋能不断提高机关企事业停车位利用率。
(三)加强道路停车管理,提升道路畅通度。开展城市提质焕新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季花”行动,持续规范机动车停放秩序,对擅自占道停车、停车位内不按规定停车等不文明停车行为加强管理。开展专项联合行动整治长时间占用城市道路等公共停车泊位停放的“僵尸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鼓励路外停车场(库)泊车,定期开展路内停车泊位评估,结合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周边停车需求等因素,动态调整路内停车泊位。2024年共拖移违停车辆1200辆次、处罚32600例,拓展停车场11处,促使车主规范停车意识大幅提升。在学校、医院、商场、办事大厅、大型居民小区周边道路喷画临时泊位共3200处,满足市民停车需求。
二、“三维强化”满足公交出行需求
(一)强化公交配建设施建设。我市坚持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公交场站建设力度,强化对公交场站的综合开发。台州首个“轻量级社区型”TOD综合场站——东平路TOD场站已投用,路桥金清场站TOD综合体已于2023年开工建设。截至2024年底,台州市区运营公交场站共计57处,25.21万m²。其中,公交首末站35处,公交枢纽站5处,公交停保场(含保养场)14处,公交停车场3处。2025年,以城市提质焕新行动为抓手,全市建成或开工公交首末站10处。台州市中心城区公交停靠站点总数为3172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340个,中心城区建成区范围公交站点300米、500米覆盖率从2014年的45%和65%分别提升到2024年的77.68%和100%。
(二)强化公交优质服务提升。为提高公交出行便捷性,我市按照“城区减复、低效腾退、衔接枢纽、远郊扩网”原则扎实推进公交线网优化,构建覆盖城乡的“快、干、支、微”四级常规公交线路网络,2024年完成《台州市区公交线网近期优化调整规划方案》,不断优化公交线路,织密公交线网,截至2024年12月底,台州市区运营线路145条,线路运营里程2789.2km, 线路平均运营里程为19km。为满足市民多样化公交出行需求,不断丰富公交服务品种,开通了网约小蓝巴、西部山区“共富微巴”、定制班线,以及其他个性化线路。为提高公交运行效率,规范公交客运服务,2025年全市计划打造准点公交50条。
(三)强化公交优先路权保障。坚持科学、精细、高效原则,推进市区公交专用道建设,截至2024年,市区公交专用道长度共73.8km。加强对公交专用道的监管,加大对侵占公交专用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2024年,对社会车辆在早晚高峰期间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在公交站点违法停车的行为给予现场处罚,共查处此类交通违法328例,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处罚率达100%。推进公交信号优先,建设台州湾新区车路协同示范区项目,涉及道路总长约12公里,相关交叉路口12个,依托大数据、AI、视图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提高公交运行速度和到站准时率,并实现公交车内外的信息交互,进一步强化公交优先。
三、“三方聚焦”引领绿色出行方式
(一)聚焦公共交通衔接,畅通换乘通道。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绿色出行体系,打造慢行交通网络,推动慢行系统舒适性提升和连接性加强,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落实常态化管理工作,大力倡导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深化轨道、公交、骑行等多种出行方式的有效衔接,打造“无缝衔接”通道。目前,市区S1沿线站点共衔接公交线路41条,各站点公共自行车或共享(电)单车覆盖率达100%,建成区内公交停靠站300m半径覆盖范围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率为70.1%。开展市域铁路S2线交通衔接一体化专题研究,重点研究S2线沿线站点的交通设施衔接、交通组织与优化等问题,为S2线的交通衔接做好准备。2025年,将公共交通微枢纽建设纳入交通提级扩容行动,全市计划完成公共交通微枢纽建设10个。
(二)聚焦碳普惠平台建设,激励绿色出行。积极完善碳普惠小程序“低碳台州行”,搭建步行、共享(电)单车、公交车、轨道交通等低碳出行场景产生减碳量和碳积分,为用户提供个人碳账户、碳积分兑换、碳减排量排行榜、活动中心等低碳互动体验与激励获取渠道,引导市民绿色出行,“低碳台州行”小程序上线以来发放碳积分超17万,碳减排量总值达15吨,累计互动超12万人次。
(三)聚焦公交都市宣传,引导公交出行。我市将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作为重要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公交发展投入,强化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宣传,引导市民减少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度。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绿色出行、交通治堵主题活动,鼓励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自觉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2024年全市共开展绿色出行相关主题活动77个。二是通过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开展“绿色出行 公交优先”宣传进社区活动,通过立宣传展板、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生动宣传绿色出行,向市民讲解公共交通票价标准、优惠票种等票务政策及乘车注意事项,详细介绍网约“小蓝巴”“共富微巴”等公共交通使用方式,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四、“三化协同”攻坚重点区域治理
(一)长效化治理机制。我市始终将“民选民评”堵点乱点整治工作作为提升群众获得感的重要抓手,秉持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原则,综合交通流量大数据、道路拥堵指数分析、堵点投诉、市民留言等信息,甄选分析拥堵点位及路段,根据各堵点实际情况制定治理方案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同时强化学校、医院、市场等重点区域治理。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466个堵点路段治理。2025年台州全市将完成30个交通堵点治理,其中学校周边项目13个,商圈周边项目3个,市场周边项目4个,车站枢纽、医院周边项目各1个。
(二)智慧化治理模式。进一步规范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根据“一校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各校制定科学合理的错峰接送方案,设置清晰的家长接送缓冲区,划分机动车、非机动车停放区,减少拥堵混乱现象,截至目前全市717所学校均已完成“人车分离”工作。数字赋能校园治堵,打造“路安通”智能拼车系统,以家长接送拼车和“通学定制公交”服务,解决学校拥堵问题。四是开通校车接送服务,目前市区共有校车64辆,座位数3107座,服务学校30所,开通校车专线90条,年服务人次达110.79万。今后根据市场需求将开通更多校车专线,进一步缓解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
(三)精细化治理手段。积极推广路桥、温岭等地经验,进一步深化“校家警”联勤模式,加强与学校、家长的沟通协作,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交通疏导,在上下学期间配备交警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温岭市借鉴路桥南官小学优秀治堵经验,2023年投资1.2亿启动操场架空式停车场建设项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陆续在二中、三中、四中校内架空操场建设停车场,目前共建设停车位384个,并在保障学生出行安全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操场架空式停车场,采取阶梯式差异化收费,解决周边群众停车难问题。
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赵 薇
联系电话:0576-88512022 邮 编:318000
台州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7月17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