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7-07 09: 22 | 作者: 张鲜红 | 浏览次数: |
7月2日上午,在温岭市太平街道太平社区组织的“‘英’你精彩 乐学课堂”活动中,76岁的温岭退休英语老师戴明俊手持自编教材,正用流利的英语为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小兵张嘎》。
孩子们时而专注聆听,时而跟读单词,稚嫩的笑声与老人洪亮的讲解声,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动人场景,正是“俞明德五老工作室”十年如一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动写照。
一群“80后”的约定
在“俞明德五老工作室”,戴明俊已经算是比较年轻的力量。这支由退休老辅导员、老校长、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团队,成员中90岁以上的就有5人,平均年龄达80岁。
今年94岁的温岭市少先队终身总辅导员俞明德,至今仍清晰记得2015年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我做了一辈子少先队辅导员,深知个人力量有限,便想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老伙计们一起干!”那时,他拉上卢其祥、赵素娇等4位平均年龄超80岁的老友,正式组建了工作室。
从此,这几位白发老人便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的道路上。“我们虽然早已退休,但育人的责任永不能退。”91岁的赵素娇说。
十年间,这支队伍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如今20人,年龄最大的95岁,最小的65岁。“以前我们是‘80后’挑大梁,现在多名‘60后’加入,我们团队的平均年龄有望降到80岁以下咯!”91岁的林哲济老人幽默地说。
课堂不断延伸
每周六下午的“读报课”,是工作室坚持了十年的“保留项目”。老人们不仅带着孩子们读新闻、学知识,还教他们找线索、写稿件、练表达。通过读报课,许多孩子的写作、口才等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以前我最怕写作文,现在能独立向报纸投稿了!”曾多年参与读报课的陈默涵说。
随着时间推移,“五老”课堂不断拓展。开学季,他们提前备课,将道德、爱国、安全等教育内容融入故事,为各中小学校送去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学雷锋日、国庆节等重要节点,老人们发挥专长,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清明节期间,他们又化身“红色讲解员”,在温岭革命烈士陵园义务为青少年宣讲革命故事,10年来累计宣讲超5万人次。
针对乡村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德育教育短板,他们还与大溪镇小溪小学、新河镇塘下里小学等8所学校结对多年,定期开展主题教育课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从校园到社区的“扩张”
“以前我们开展活动以学校为主,现在社区也成了新阵地。”俞明德介绍。今年年初,“五老”工作室首次走进社区,携手太平社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场场爆满,每场参与人数超百人。“有家长跟着孩子一起来参加,结束后拉着我们问下次活动时间,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俞明德说。
这个暑假,这群“潮爷爷”“潮奶奶”还玩起了“跨界”,将《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等10篇经典红色故事改编成英语教材,联合太平社区开设英语课。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热捧,25个名额瞬间被抢空。
十年光阴,这群平均80多岁的老人,用赤诚之心照亮下一代成长之路。他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默默守护着孩子们的未来,成为温岭最温暖的“夕阳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