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建设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450/2025-1174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5-07-01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市人大六届五次会议黄13号建议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建设局 发布时间: 2025-07-03 15: 33 浏览次数:

韩珍珠、陈绍荣、郑雪丽等3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老城区保护改造的建议》(黄13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致力于保护传承本地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目前现有2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国家级、天台省级)、9个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7个省级)、12个历史文化名村(3个国家级、9个省级),及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其中,黄岩区共有桥上街、司厅巷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片,下街村省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传统村落9个(5个国家级、4个市级),和项禹言宅、陈舜道宅、毛茹可宅、大礼堂宿舍楼等历史建筑41处,逐步成为展示台州城乡历史风貌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一、强化法规建设,完善历史文化保护措施。2024年,全省率先出台《台州市城市更新条例》,明确城市更新中坚持民生优先、规划统筹、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科技赋能、文脉传承的原则,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注重“留改拆”并举等要求。《条例》共有六处主要在三方面提及对涉及历史文化的更新工作要求,一是加强政策保障,在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前、在编制城市更新片区策划方案前两个“环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做好前置保障,把“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做到“应保尽保”“应留尽留”。二是明确保护对象,即对不可移动文物、老城区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历史建筑、古树名木、老地名、老路名及对未定级的历史文化资源等进行保护。三是提出保护举措,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注重“留改拆”并举。通过“微改精提”,对传统民居和历史风貌遗存采取传统材料、传统工艺进行修缮,开展以旧修旧,尊重历史原貌。鼓励在保护基础上,加强活化利用工作,通过“以用促保”“以用带保”方式,让传统文脉焕发新生。

二、科学规划布局,提升黄岩老城更新精度。做好《台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强化整体更新引导,明确总体目标与方向、更新片区分级划分、项目实施计划、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其中,黄岩老城区片区作为市区重点更新片区之一,该规划基于现状建设特质、问题、潜力和片区特色,提出片区更新模式建议和保护、发展、民生等方面的更新目标,及更新方式与更新内容,形成重点项目库,旨在通过城市更新推动片区活力焕新,业态激发,重点推进历史街巷的活化改造、业态升级,通过文脉游线串联,打造以宋韵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式千年古城,形成台州历史文化活化改造的新标杆、新名片。同步开展《台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规划市辖区层面对法定保护名录和拟推荐保护名录(如黄岩老城等),提出保护要求、风貌分区引导、管理保障等,并注重与《台州市城市更新规划》相衔接,一体推进黄岩老城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三、加强机制建设,做好黄岩老城更新保障。坚持顶层设计,2024年我市设立了台州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现为台州市城乡建设联席会),进一步统筹推进实施更新行动。2024年底,又成立了住建领域重大项目谋划工作专班,全力聚焦项目谋划和向上争取资金等工作。黄岩区也相应成立“永宁焕新”实体化专班统筹推进老城片区复兴规划落地,整合城乡风貌、老旧小区改造等8项职能,同步建立“赛马争先”,优先保障老城区改造项目资金需求。强化统筹推动,制定《台州市城市建设提质焕新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通过3年时间开展“片区改造、交通畅行、住有宜居、文化传承、城市管养、城市治理、体制机制、破难攻坚、城市安全、县域承载力”等十大提质行动,并明确了三年提质焕新项目库,确保工作落地见效。截至5月底,全市完成更新改造面积约110万平米,腾出发展空间约4000亩,完成投资54亿。黄岩官河古道项目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加大资金支持,近日全省首批城市更新金融服务重点项目公布,我市得益于“三牵”超前谋划,共13个片区项目入围,入围数量占全省26.5%,预计总投资额416.2亿元,占全省37.5%,项目数量、投资总额均居全省首位。其中,黄岩区共有6个片区入围,涉及总投资155.23亿元,项目数量和投资量均为全市首位。

四、完善技术支撑,护航城市更新实施工作。一是制定出台《优化建设项目有关规划指标计算规则(试行)》,对于住宅配建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公厕,及高层住宅底层架空用于书吧、全龄课堂、健身房等公益性使用的不计容,并以建成的城镇未来社区为切入点,结合提供普惠型公共服务等方式,逐步探索社区微盈利的社区运营模式。二是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专委会组建工作,广泛吸纳并聘任在城市规划、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交通市政工程、文化旅游运营、项目投融资等相关专业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权威专家及资深从业者,组建市级城市更新专家智库,并结合项目更新需求,提供包括规划设计方案咨询论证、历史文化资源评估与保护策略、传统建筑风貌修复与管控等技术支持。同时,推动城市开发模式由“开发方式”向“经营模式”转变,以运营为导向,将运营前置实现资金平衡,探索城市更新片区综合开发。三是完成《台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方式研究》,在强调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通过资源底数分析、优秀经验梳理、政策研读,探索符合台州特色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新路径。该研究还荣获省建设厅2024年度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优秀课题成果。

五、开展名城申报,统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根据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台州市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部署,我局秉承“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积极开展名城申报工作,目前已初步完成申报文本编制工作,计划将于7月开展评审工作。申报文本主要凸显三方面内容,一是核心价值突出,提炼出台州作为古今海防重地、海上丝绸之路节点、近现代经济改革见证和山海江河交汇地,具有“海防—商贸—人居”协同演进的城市建置典范代表。目前市辖区现有椒江章安老街、黄岩桥上街和司厅巷、路桥十里长街等4片历史文化街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下街村1处,中国传统村落7个,台州市传统村落6个,123处历史建筑,20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等,加之拟推荐海门卫城、黄岩老城作为历史城区,将“点、线、面”完整展现台州山海水城风貌特色和历史遗存。二是保护管理健全。先后出台地方性法规《台州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条例》《台州市城市更新条例》,不断在地方立法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机制。市两办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实施意见〉的任务清单》,历史文化保护效力全面提升。今年,又在全国率先出台《台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责任审计试点工作方案》,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履职担当。三是工作成效显著。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中宣部主要领导肯定。其中,市本级台州市路桥十里长街获评“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城市样板区”,并入选全省保护传承示范案例。中国传统村落黄岩区乌岩头村保护利用成果登上了美国规划师权威杂志,其乡村振兴经验分别在央视新闻频道《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播出。

下阶段,我们将始终牢记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城市更新工作决策部署,结合各地实际,精准推动城市建设提质焕新迈向新台阶。一是稳步推进台州市省级名城申报工作,重塑历史文化遗产治理体系,系统解决老城区保护发展碎片化问题,推动文化遗产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助力产城融合升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二是科学开展历史文化片区(街区)保护更新,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以补短板、惠民生为重点,优先用于历史建筑建筑修缮加固,提高安全性、适用性和节能水平,和新改建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公共活动场地等,完善城市功能。三是持续加大在老城区风貌提升、基础设施改造、老建筑修缮等资金投入,精心谋划一批符合政策导向、符合地方实际、符合群众期盼的建设项目,全力以赴争取更多项目申报和资金落地,为城市更新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感谢你们对我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联系人:陈朝平

联系电话:0576-88517637                邮编:318000

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7月1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