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7-03 09: 00 | 作者: 方晨晔 杨辉辉 徐梦晨 | 浏览次数: |
“人生不过3万天……37岁的我,来山里创业!”6月27日,自媒体作者“小胖胖”在网络平台发布的临海市括苍镇新树坑村石屋改造系列vlog引发网友关注。
在她的镜头下,破旧斑驳的石头屋蜕变成网红咖啡馆,古村的风土人情、村民的质朴热情、山货的独特魅力被一一记录,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百万人次。
这背后,是括苍镇以人才活水浇灌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随着“青年入乡招募令”的发布,一场关于青春实践和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正在这座小镇上演。
“我们将继续加大青年人才招引力度,扩大青年实践规模,以更精准的服务让青年与乡村实现双向成就,持续解锁共富新可能。”括苍镇组织委员卓梦妮表示。
从流量到留量
“最初只想记录改造过程,没想到评论区全是求地址的,还有网友询问村里是否有多余空房,也想加入改造。”“小胖胖”运营者、柒个粉餐饮主理人应斯琦说。短视频的裂变传播,将石屋改造过程变成了沉浸式乡村推介,意外带火了这个古村落。
这源于括苍镇5月底的创新举措。在流量经济时代,括苍镇探索“党建引领+流量赋能”引才模式,推出“网红IP孵化计划”,主动对接孵化一批“流量达人”,将其个体影响力纳入区域文旅整体营销战略。开放万元启动资金池,梳理盘活闲置房屋资源十余处,并对接上级部门开展小红书运营培训,助力更多“小胖胖”落地括苍。
此外,括苍镇还设立“曙光青创驿站”,为青年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服务,推动线上流量高效转化为线下客流量和消费量。
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
在括苍镇党群服务中心,陈应新村干部、“新农人”主播陶娇娇的直播间热火朝天。铁皮石斛花、野生蜂蜜等山货通过镜头走向全国,而她身后,是一支由镇里培训的本土村干部直播团队。“希望能成为连接括苍乡村振兴与优质农产品发展的桥梁,让传统与创新在这里完美融合。”陶娇娇说。
为了留住青年,近年来,括苍镇打出组合拳:一方面以片区党建联建为纽带,成立“曙光青创联盟”,建立“产业需求清单+人才技能图谱”双向匹配机制;另一方面实施“创客护航计划”,为每位创业者建立成长档案,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同时,与高校共建实践基地,推动7个产学研项目落地,让青春智慧转化为共富动能。
自“青年入乡招募令”发布以来,该镇已收到38份项目计划书,初步落地5个青年团队项目,接待高校考察近百人次,内容涉及餐饮住宿、农家乐、露营等热门业态,形成“智力下沉、人才回流、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产业融合的N种可能
在云味括苍共富工坊,孩子们正体验馒头制作、临海剪纸等项目。“我们原本只做亲子溯溪活动,在镇政府牵线下,将非遗融入户外研学,体验感立刻升级。”毛线户外主理人金煜介绍。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富民。省级非遗传承人杨雨潇建立“匠人工坊”,带动村民开展剪纸技能培训,形成“教学—展示—销售”闭环。截至目前,开展培训150余期,2000余名农民获职业认证,80人取得高级工证书。其开发的丝绸剪纸等13项专利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万元。
从广告设计大胆跨界乡村运营的张莹、逃离大城市来大山里开宠物友好民宿的田振羽、推出“非遗+溯溪”户外研学的金煜、开设非遗剪纸“云课堂”的杨雨潇、创新豆腐深加工产业延链的王安新……一批批怀揣梦想的青年正以实际行动投入乡村的怀抱。
“我们期待更多年轻力量注入括苍老街,让沉淀的历史与跃动的青春在这里相遇。”张家渡老街运营主理人杨茜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