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一批企业受惠
【玉环市】“铜多多”重塑产业供应链生态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7-28 09: 04 作者: 曹思思 吕琼雅 浏览次数:

和楚门镇对接新仓储的建设用地情况,跑路桥拜访新客户……这阵子,位于玉环的铜多多(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里,基本见不到董事长陈维根的身影。“随着‘铜多多’知名度打开,今年业务量明显增长了不少,眼下我们正在跟楚门镇对接建设用地的问题,准备建设一个线下再生有色资源仓储,进一步扩充业务版图。”陈维根说。

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黄铜采购难、交货周期不稳定等痛点问题,玉环市创新打造“铜多多”产业电商平台,依托玉环及周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上游资源、中游加工及下游配送网络,通过“一站式铜材采购+数字化赋能”模式,重塑产业供应链生态。

截至目前,“铜多多”平台已累计入驻企业753家,其中台州地区企业497家,累计为企业节省采购成本超4500万元,今年1至6月交易额突破8亿元,同比增长120%,全年交易额有望突破20亿元。

一个省心平台

7月24日上午,走进铜多多(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一块电子屏上清晰展示着平台的“全链路地图”,这是“铜多多”智慧供应链智慧指挥中心:江苏、安徽、浙江等多地分布着业务网络,年度交易总额、铜原料交易量、客户运营情况等指标数据实时跳动,清晰呈现铜原料从采购到交易流通的供应链生态。

玉环被誉为“中国阀门之都”,该市有水暖阀门生产加工企业1300多家,占全国阀门行业同类产品总产值、外贸出口和市场份额的25%以上。一直以来,中小企业采购铜材,常常面临“小单歧视”的困境,小批量采购不仅价格高昂,交货时效也难以保证。

2020年,陈维根创办“铜多多”公司,凭借多年互联网行业工作经验,自主开发软件系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连接在一起,把中小企业的零散需求汇集起来,形成规模化订单,以更优惠的价格拿到优质铜材。

“就是有点类似于‘拼单’模式,以前小企业因为拿货少,经常拿不到好价格,现在我们就集采集销,量上去了,厂家自然愿意让利,交货也更靠谱。”陈维根说。

与智慧指挥中心相配套的,还有手机端的“铜多多”微信小程序。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只要输入铜材规格,就可实时获取原材料价格走势、库存信息、物流进度等关键数据,系统还会自动匹配合适的供应商和物流方案。

“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以前采购铜材要打无数个电话,对比好几个市场,就连获取铜材实时价格可能都需要额外付费。我们的平台上午、下午都会更新一次铜价,客户可以免费获取透明的价格,并且在平台上下单,质量有保障的同时,更是省心又省力。”陈维根说。

一批企业受惠

近日,在玉环阮家机械有限公司厂区内,工人正在赶制一笔400多万元订单,面对紧张的交货期,负责人阮万法却底气十足。“因为工厂规模小,每次采购铜材量不足10吨,不仅遭遇上游厂商‘歧视’,交货周期动辄10天以上,严重影响生产节奏。”阮万法说,现在好了,通过“铜多多”平台采购铜材,不仅每吨能省两三百元,交货期也缩短到四五天。

在玉环,阮万法的遭遇并非个例。陈维根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了解到,玉环每年黄铜的消耗量达45万吨,总交易额约300亿元,其中90%的黄铜都是依靠外采。

“一般一辆物流车从外地过来,一车至少需要有33吨的订货量,但是这个采购量很多小企业都是吃不消的,生产计划也很容易被打乱。”陈维根说。

陈维根算了笔账,以前企业采购价格波动大,最高时每吨能差3000多元;现在通过平台集采,价格稳定不说,单个企业一年在物流费用上就能节省约55%,交货时间也缩短一半以上,企业的生产计划再也不用“等米下锅”。

“今年10月,我们还将推出平台3.0版本,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智能化服务,实现更精准的供需匹配,进一步提升采购效率。同时,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平台,形成规模效应。”陈维根说。

如今,这条“数字化供应链”,已从采购端延伸至产能共享、跨境销售,成为玉环阀门征战全球的“助推器”。目前,玉环已有九成以上水暖企业接入服务平台,今年全国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提升至三成。

“以‘铜多多’为代表的产业电商平台重塑了玉环水暖阀门产业原材料采购流程,由企业单打独斗向平台集采集销转变,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数字化程度,使玉环产业带在世界范围内更具成本优势。”玉环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益枫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