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近一年引进13个项目,惠及5万余人次群众
【三门县】小财政撬动大慈善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7-28 08: 36 作者: 吴薇 朱启旭 浏览次数:

“阿婆,最近身体还好吧?上次抓的中药吃完了吗?”近日,三门县民政志愿者照例来到亭旁镇赖岙村,和村里老人们坐在一起聊天,并帮老人们理发、缝补衣服。

如何让有限救助资金发挥更大效益?如何让社会公益慈善资源成为助力共富的“活水”?三门以“高效引进社会公益慈善资源”为突破口,近一年来已成功引进10家基金会的13个项目,涉及资金600多万元,覆盖受益人群5万余人次,推动慈善资源从“单向输血”转向“双向共赢”,探索出一条“小财政撬动大慈善”的新路径。

针对高山村中留守老人缺乏照料等情况,三门积极引进浙江恩宝基金会山区夕阳红项目,组织社会组织和村里的义工小队,为老人提供理发、剪指甲、缝补衣服、打扫卫生等生活服务。“他们人实在是好,经常到家里头帮我们穿针缝衣,还帮我们洗头发剪头发,舒服得很。”说起村里常驻的志愿者,村民王素仙笑得合不拢嘴。

据了解,该项目主要面向3个高山村共百余户留守老人。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外部资源输送+在地力量培育”双轨服务模式——通过“山区夕阳红号车载服务”定期提供医疗义诊、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同时在每个村培育不少于5人的“在村义工小队”,实现服务常态化供给。

公益项目的落地并不容易。为此,三门以“供需互补是引进公益项目的基础”为抓手,坚持每月走访村社,排摸独居老人照料、留守儿童辅导等各类需求,建立起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六大类的需求清单,为精准对接公益资源打下扎实基础。

同时,三门制定《三门县社会组织发展资金使用办法(试行)》,对成效显著的基金会提供最高10万元配套资金;对提供招引服务的个人或社会组织,最高奖励1万元。并通过设立基金会观察点、举办慈善资源交流会等方式,为基金会了解三门搭建平台,全方位营造“公益项目环境最优服务地”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公益慈善的引入是三门这几年一直在深挖的资源,今年着重深挖外地基金会项目资源,力争引进公益项目13个、资金700万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