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便民资讯  > 气象
“三台共舞”,我市防台风Ⅳ级响应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5-07-25 08: 47 作者: 姚苗苗 浏览次数:

7号台风“范斯高”、8号台风“竹节草”、9号台风“罗莎”,短短两天时间3个台风相继生成,形成了今年首次“三台共舞”局面。

其中,今明两天,台风“范斯高”将给我市带来大到暴雨,甚至大暴雨。昨天下午4点30分,我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我市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7月23日,今年第7号台风“范斯高”、第8号台风“竹节草”先后生成。

昨天下午5点,台风“范斯高”(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位于浙闽交界东偏南方约770公里的洋面上,就是北纬25.4度、东经127.9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2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00~260公里。中央气象台预计,“范斯高”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昨天夜间至今天凌晨移入东海南部海面,并向浙江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逐渐减弱。

随着“范斯高”步步逼近,昨天,我市已受到其外围影响。从目前天气预报来看,今天到明天白天,我市有大到暴雨,个别大暴雨天气,明天夜里雨势减弱。市气象台预计,全市中东部地区过程面雨量50~100毫米,其中黄岩西部、括苍山、湫水山等山区迎风坡以及海岸带部分雨量可达120~150毫米,个别150毫米以上,其它地区40~60毫米。27日有分散性阵雨;28日—30日受海上新发展的热带系统环流影响,我市又有一次明显的阵雨雷雨过程。

市气象台提醒,尽管台风中心强度有限,但其云系范围较大,且今天到明天白天台风将在浙南沿海出现阶段性打转回旋。我市山区迎风坡和海岸带累计雨量较大,需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局地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另外,临近天文大潮汛,需加强伏休渔船、涉海旅游和滨海设施的安全管理。

昨天下午4点30分,我市将海上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为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昨天晚上7点,我市椒江、路桥、临海、温岭、玉环、三门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均在生效中。

另外,椒江和玉环还发布了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昨天下午,@大陈旅游票务发布停航提醒,椒江—大陈航线(含一江山岛)今天停航。此外,玉环栈台—鸡山航线、栈台—洋屿航线、栈台—大鹿岛航线已于昨日停航。

今年首次“三台共舞”局面形成

继7号台风“范斯高”、8号台风“竹节草”之后,昨天下午,9号台风“罗莎”生成。自此,形成了今年首次“三台共舞”的局面。

台风为何会扎堆出现?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林楠介绍,7月5日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北,其南侧热带辐合带对流活跃,给台风胚胎生成提供了有利的初始发展空间。同时,近期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海温普遍达到28℃以上,较高的海温为台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能量,还有季风气流充沛的水汽条件加持,而且海面上垂直风切变较5、6月更小,不易吹散台风,这些因素都有利于近期台风扎堆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范斯高”和“竹节草”两个台风处于同一个季风槽内,会出现明显的双台风互旋作用,即藤原效应。双台风互旋会是互相成就还是彼此消耗?据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分析,由于“范斯高”的环流较大,在藤原效应下,“竹节草”的路径已经出现逆时针转弯。未来,“竹节草”可能登陆吕宋岛,之后在“范斯高”环流的撕扯下,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减弱。而“竹节草”的生成也并没有助力“范斯高”壮大,反而它处于“范斯高”的水汽输送带上,截留了水汽。因此,未来“范斯高”进入东海后,叠加海温下降、垂直风切变加大等不利因素,强度也会减弱为热带低压。二者相互纠缠,最后将落个两败俱伤。

昨天下午5点,台风“竹节草”(强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西北方向约275公里的海面上,就是北纬16.2度、东经119.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2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50~200公里。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今天夜间至明天上午在吕宋岛西北部沿海登陆(23~28米/秒,9~10级,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尔后进入巴士海峡并趋向台湾以东洋面,强度逐渐减弱。

虽然“范斯高”和“竹节草”互相拖后腿,但是在它们的共同影响下,从昨天开始,我国东部海区迎来较强风雨天气,后续还将西移影响浙闽地区。另外,昨日生成的9号台风“罗莎”距离较远,未来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