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财政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002668194/2025-1176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5-07-17
台州市财政局关于市六届四次党代会第2025005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5-07-17 17: 17 浏览次数:

台财提函〔2025〕3号      A

郭**、娄**、徐**、单**、王**、车**、方*、卢**等7位代表:

贵代表们在中国共产党台州市第六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建全市矩阵化产业基金集群 推动招大引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5005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政府产业基金工作,不断完善基金架构、理顺运行机制,助推政府产业基金在重大项目落地及重点产业培育上发挥积极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台州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政府产业基金发展概况

台州市政府产业基金起步于2014年,由市到县、由点及面稳步推进。经过多年运作,我市政府产业基金已基本形成“种子期-天使梦想基金,初创期-科创母基金,培育期-双创苗圃基金,加速期-合作子基金或母基金直投”为链的多层次基金体系,让“耐心资本”做企业“长跑搭档”,助推企业从“幼苗”向“参天大树”生长。

二、政府产业基金运作管理情况

(一)构建产业基金集群,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以产业为重点、以基金为纽带,在财政紧平衡的现状下,通过统筹各级资源,更好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领带动作用。一是立体式基金体系基本形成。市县两级构建了以母基金为引领,定向子基金和非定向子基金互补的政府产业基金集群,为项目招引和产业培育夯实了基础。二是市县联动形成投资合力。在市级财政出资的基础上,联动县(市、区),积极争取省级、国家级基金和产业资本支持,形成多渠道发力的投融资体系,实现放大效应。2024年,我们抢抓省“4+1”集群专项基金组建机遇,市本级、温岭市与省产业基金合作组建浙江台州金石精密制造装备产业基金,我市通过13.75亿元撬动了36.25亿元省级资金和社会资本,助力我市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新跃升。谋划设立台州市科创母基金,出台《台州市未来产业基金总体组建方案》,重点通过市县联动方式组建六大未来产业子基金。三是多元化合作日臻完善。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积极与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社会资本、上市公司等共同开展合作。

(二)注重产业布局引领,形成区域发展优势。一是“建链补链强链”筑牢产业根基。通过直投和定向基金模式,聚焦市域内重大产业项目开展投资,推动了固态锂电池、集成电路等先进产业落地台州,推动台州无人机产业链从无到有、成型壮大。二是资本赋能激活产业跃升新动能。高度重视投后管理能级提升,利用基金管理人资源、专业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财务咨询、资本对接等服务,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积极助推万邦德、海德曼、丰立智等本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三是聚焦创业创新推动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功能,市本级已通过天使梦想基金、苗圃基金等创投类子基金,累计支持全市101家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发展。为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投,对完成台州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项目投资等协议约定的子基金,台州政府出资部分收益的35%将用于奖励人才团队,15%用于奖励基金管理人。

(三)注重合规管理,保障基金投资安全。一是完善顶层制度建设。多次优化完善《台州市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制定《台州市政府产业基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强化“投前可行性论证、投中过程监控、投后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聚焦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基金“募、投、管、退”关键环节,每年度动态调整市政府产业基金绩效目标体系,通过设定清晰的政策引导目标、经济效益指标和运营管理标准,定期开展量化评价,不断提升产业基金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二是建立容错免责制度。政府产业基金层面,出台了《台州市政府产业基金投资运作管理尽职免责工作指引(试行)》,建立了激励担当、宽容失误、纠正偏差的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改革创新、支持实干的良好氛围。国企基金层面,出台了《市属企业基金业务管理办法》,明确对创业投资基金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投向台州本地企业的设置一定比例容亏率,激发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强投后监督管理。与市场化子基金管理机构加强联系,密切跟进投资项目退出情况,持续关注子基金出资回收情况,保障政府产业基金资金安全和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末,市本级政府产业基金的整体保值增值情况较好。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产业基金新规落地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加速建设的双重政策驱动下,政府产业基金的发展迎来关键转型期,亟需平衡政策引领与市场效能,实现从“粗放扩张”向“精准赋能”的高质量跨越。提案围绕政府产业基金管理与招商引资工作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对我市优化产业基金运作、提升招大引强质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为此,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深化落实,推动产业基金发挥更大效能。

(一)深化市县联动,激活县域特色产业新动能。鉴于县级产业基金在严控新增、资金体量、运作效率等方面的局限性,市级政府产业基金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优化基金矩阵布局。重点加快推进六大未来产业子基金组建,以“市级资源下沉+县级精准承接”模式实现区域资源协同与产业互补,全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和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已与7个县(市、区)达成合作意向,组建工作有序推进中,其中1支基金完成签约,4支基金完成管理人遴选。

(二)聚焦链群布局,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作用,围绕我市产业发展战略不断优化政府产业基金布局,在重点产业集群和重点发展区域进行深入耕耘,发掘和支持更多优质的企业项目,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储备项目库扩容。采用“链主+专精特新”的投资策略,充分利用我市现有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基金与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协同共振作用,提升项目承载力,增强对高端资源的吸引力。以基金为纽带,整合招商资源,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营造优质企业发展生态,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

(三)撬动多元投入,构建开放共赢合作新生态。通过路演、峰会等平台向民营资本、高净值人群宣传推介我市政府产业基金政策与案例,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更大力度争取国家级、省级基金合作机遇,完善与各级国资平台的合作机制,探索与其他地市跨区域合作,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创投机构等民间出资主体,突破资源壁垒,形成资本聚合效应。进一步区分基金功能定位,对创投类基金适当放宽返投要求、提高让利标准,更有利于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基金组建,激发市场活力和招商吸引力。

(四)强化政策引领,加速长期价值投资新格局。充分发挥市科创母基金耐心资本作用,重点对种子期、初创期企业项目开展投资。用好政府产业基金绩效评价“指挥棒”,强化全过程绩效评估,以基金整体表现而不是单个项目投资损益为评价依据,更加注重产业链带动、技术突破等社会效益。推动“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金融工具组合,探索与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资本合作,形成跨周期资金供给,孵化培育新质生产力。

(五)优化退出机制,拓宽基金投资退出新渠道。结合当前投资项目清退难的原因,在后续新设立子基金时,进一步加强投前环节标准把控,在章程或合伙协议中细化明确基金退出方案,支持采取协议转让、公开转让、并购退出等符合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式退出。探索通过并购基金、S基金等模式,拓宽基金退出渠道。优化政府产业基金份额转让业务流程和定价机制,简化项目退出流程,避免基金长期无法清退,推动政府产业基金加快良性循环。

感谢你们对台州财政和政府产业基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财政局     联系人:朱苗苗

联系电话:0576-88201217    邮  编:318000

台州市财政局

2025年7月14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