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便民资讯  > 卫生
动作慢、注意力不集中、易发脾气……
别不当回事!可能是孩子感统失调了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4-30 08: 43 作者: 颜敏丹 叶毓蓉 浏览次数:

经常咬铅笔头、衣服、指甲;胆小、认生、易发脾气、不善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穿衣服不整齐,磨蹭、吃饭时将饭菜撒一桌、挑食偏食;看书容易走神,不会整理书包,动作笨拙,容易摔跤,没走多久就喊累……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很多父母会觉得是孩子没长大、生活习惯不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很有可能是“你的孩子感统失调了”。

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感统训练3个月得到纠正

最近,6岁的娇娇(化名)被父母带到台州市中心医院西院区(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主诉孩子平时在家多动不安,控制不好自己的身体,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差,写作业速度慢,经常一边摸玩具一边写作业,懒惰、行动慢,早上起床磨蹭,做事效率非常低。

经过诊断,娇娇的前庭觉、本体觉均存在轻度异常。医生为其制定了治疗方案,在康复中进行针对性训练,训练频率为每周3次,与其他同龄小朋友配合完成训练项目,通过减轻其本体觉、前庭觉异常,改善其专注力低下的问题。治疗师也给家长制定相应的周家庭干预计划,和孩子在家一起训练,比如周一双脚直线侧跳,周二跳羊角球,周三手脚开合跳等。

通过3个月感统训练,家长和治疗师反馈,娇娇课上能安坐学习,控制身体减少做小动作的频率;注意力显著提高,自控能力提升;做事效率更高,指令性更强;在家也可以集中注意力完成训练。

感统失调影响孩子成长

什么是感统失调?感统失调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该院儿童康复与评估平台康复治疗师余心悦介绍,感觉统合是指机体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器官接触感觉刺激,将感觉信息传向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中进行调整和组织,使机体做出适应性反应。

比如,当儿童在玩攀岩墙时,通过触觉和本体觉来寻找脚应该放的位置,以及前庭觉感受身体的平衡,并以身体良好的协调性往上爬。当外界的感觉信号,无法在大脑中进行有效的组合,神经和行动不能建立起有效的链接,就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

“感统失调对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余心悦说,对于感统失调的诊断,并不是文章开头几个问题就能评定的。目前,医院采用“《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医生诊断”进行测评。在评估孩子感觉发展水平后,以及家长的诉求,由感统治疗师利用感觉统合训练器械设计相应的游戏和做出训练计划。

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问题,父母也不必焦虑,感觉统合失调一般都是功能性的,经过训练就能够得到纠正,因此父母要有耐心帮助孩子,并保证一定数量和时间的感觉统合训练。在家里,父母可开展一些初步的练习,如教孩子拍皮球、跳绳,或者让孩子沿着地板的缝隙笔直地走,做平衡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感觉统合训练并不是万能的,不要认为孩子一出现这些问题就必定是感觉统合失调。事实上,感觉统合失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疾病,它既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伴有其他共病,如自闭症、多动症、学习障碍、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脑瘫等。因此,当发现家里的孩子出现多动、不能安坐、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与小朋友相处不好、目光对视欠佳、易发脾气等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