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4-21 08: 39 | 作者: 梅宁洒 应梦诗 | 浏览次数: |
“科技改变生活啊!”4月18日,在三门县浦坝港镇鲜甜共富工坊的水泥地上,在一众农户的欢呼声中,螺旋桨轰鸣声由远及近,一架无人机破空而来。
这正是三门将“低空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
助力运输革命
随着无人机舱门开启,50公斤刚从扩塘山岛捕捞的蛏子带着海水的咸鲜味扑面而来——这趟跨越5公里海域的“鲜味速递”,仅耗时9分钟。
“这款无人机叫FC30,续航16公里,用于运输海鲜、蔬菜等。紧急订单也能随叫随飞,灵活性高。”航空科技公司无人机技术负责人邵晨峰介绍。
据了解,扩塘山岛有800亩海水养殖塘。过去,商贩收购蛏子、青蟹等水产品,需乘船颠簸10公里水路,耗时一整天。如今,稳定、精准的无人机运输,如同在海岛与陆地间架起空中走廊,运输成本从每公斤0.4元降至每公斤0.2元,运输效率提升至原来的25倍;海鲜产品运输损耗降低三分之二,产品品质显著提升,能更快、更新鲜地进入市场。
赋能春耕一线
“低空经济”的翅膀同样舞动在春耕一线。
在种粮大户翟帮撑的田头,无人机低空掠过田野,肥料均匀洒落田间,精准覆盖每一处区域,短短5分钟便完工。
“无人机一天可作业300亩,效率比人工高三四十倍。”翟帮撑说。
这种模式始于2022年,翟帮撑在党员示范引领下,携手两名农户成立农飞服务队,开启“共享农机”运营模式,将智能设备应用于播种、施肥、巡田等全流程农业作业。
在满足自家生产需求的基础上,服务队主动开展志愿帮扶,为周边村民提供定制化植保服务,全年累计作业面积突破9000亩。
“服务范围除了当地,还有临海、宁海长街(镇)那边,最近去得较远的是山西。”翟帮撑说。
浦坝港镇拥有粮食、海水养殖以及柑橘、甜瓜、西蓝花等多元化产业,农业规模化基础扎实,其中青蟹、甜瓜、西蓝花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对高效物流需求迫切。
考虑到无人机应用场景与地方产业高度契合,浦坝港镇加速布局低空经济,以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计划成立农飞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购买、维修保养等服务。”浦坝港镇人大副主席毛华进说。
去年,三门共有农用植保无人机近百台,植保服务面积超10万亩,政府按每亩2元的标准补贴社会化服务组织,累计发放补贴20万元,惠及农户百余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