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4-18 08: 43 | 作者: 陈煜 | 浏览次数: |
4月17日,天台县白鹤模具产业园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运转声与施工车辆往来声交织一片,工人们正对拆迁区域进行场地清理,为园区建设打下基础。
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正是天台以创新驱动产业变革的生动缩影。面对传统产业分散低效所带来的挑战,当地以模具产业园建设为抓手,通过柔性征迁、专班攻坚、产业生态重构等创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在打造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重要引擎的同时,探索出一套可复制的重大项目推进经验。
过去,白鹤的模具企业分散在国道沿线,存在用地低效、环保隐患、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为此,当地计划通过集中搬迁改造,打造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提升袜业产业水平,形成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
据悉,白鹤模具产业园以“一核双翼双底座”为核心架构,构建“技术协同、产业互补、生态循环”的产业生态体系。目标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4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60%。
产业园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搬迁便是项目启动初期面临的一个关键难题。
“我们在这里十几年,搬迁等于从头再来。”许多企业扎根当地多年,搬迁不仅面临精密设备可能损坏的风险,还需解决员工安置问题。企业主的顾虑,让首轮谈判陷入僵局。
面对挑战,当地转变思路,从“政府思维”切换为“企业视角”。工作人员对周边工业园区进行全面摸排,深入考察澄村工业园、中德产业园等空置厂区,结合每家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户一策”过渡方案。从补偿标准到搬迁时间,从员工安置到长远规划,每个细节都反复斟酌。
凭借专业与诚意,成功打动企业负责人,国有土地房屋在启动征迁3周内即完成100%签约,集体企业签约率达92%,集体土地征收签约率达93%。
此外,项目还面临政策空白、土地定价等诸多问题。例如,20米代征道路的补偿问题无先例可循,当地便通过档案溯源、横向比对、分级施策,最终形成兼顾历史与现实的解决方案,在保障规划实施的同时也守住了群众利益。国有划拨用地定价难题则通过查阅司法拍卖大数据和不动产交易档案,构建划拨土地权益价值核算体系,为天台其他地区的征地定价工作提供了新依据。
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天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产业从“单一制造”向“研发—品牌—销售”延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