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2-27 09: 40 | 作者: 彭洁 杨辉 | 浏览次数: |
川安华庭“老省心”综合体组织重阳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
老人在路桥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味十里”老年食堂就餐。
“老省心”综合体,是在居民生活密集区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为社区内和周边老人提供专业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综合性养老服务。
目前,台州已建有90个“老省心”综合体。这种嵌入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不仅是养老模式的一次创新,也是一种温情的延续。它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成了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
一
2019年,台州市民政局在临海率先试点社区一站式集成养老服务,打造了全市首个养老服务综合体——鹿城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全托业务和居家上门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此为样本基础,台州市民政局制定了《台州市“老省心”综合体建设和运营规范》。自2022年起,该项目被列入政府民生实事,三年间稳步推进。
这一模式,优化了养老资源布局,精准匹配了不同老人的需求,让社区养老从功能单一走向多元融合。
在温岭市横峰街道,占地1500平方米的川安华庭“老省心”综合体,已经成为当地老人心中的温馨港湾。这座由横峰街道与浙江宏爱助老为老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示范性康养服务综合体,于2022年年底投入使用,设有24张养老床位,如今有22位老人在此安居。
步入中心,温暖的灯光映照着明亮的大厅,一切被布置得整洁而温馨。这座三层建筑,设置有养老服务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长期护理保险专区、休闲娱乐区和社区食堂,每个角落都承载着对老人的细腻关怀。
坐上电梯,二楼和三楼是老人们的住宿休闲区,窗明几净的房间配备了空调、独立卫生间、沐浴室以及适老化设施等。除了宽敞舒适的环境,老人能享受到的,还有专业护理人员24小时的耐心护理照料。“老人住进来以前,我们会进行全方位的入住体检及相关评估,并据此建立档案,后续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川安华庭“老省心”综合体负责人孟勇说。
为了让老人生活得安心愉悦,除了提供基础护理,川安华庭“老省心”综合体还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社交和康养活动。“去年全年,我们开展了节庆活动、手工制作、公益便民服务、义诊、知识讲座等各类主题活动30余场,每一场都非常热闹。”
下午2点多,90岁的王奶奶坐在自己房里,和来探望的女儿聊天,明亮的光透过玻璃洒在她满是笑意的脸上。“住在这里很好的,环境好,饭好吃,他们照顾得也很好……”女儿看着母亲,面容轻松又欣慰,“这里的环境、护理团队,还有各种贴心的服务都很好,我妈住在这里我是很放心的。我就住在边上的小区,她想回家或是我来探望都非常方便。”
住在这里的老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今年春节,有的老人回家吃了顿团圆饭就回来了,22位老人都在这里过年。最辛苦的是我们的厨师,全年无休,过年都没休息。”孟勇的“抱怨”带着几分骄傲。
二
在台州,“老省心”综合体根据实际区分不同功能类型,被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设置全日托养床位提供短期托养服务,按照养老机构标准进行备案管理,通常面积较大——川安华庭“老省心”综合体正是属于这一类。
第二类是设置日间托养床位,可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的;第三类是以老年助餐、日常活动为主建设的,有的融合社区邻里中心设置,相对前两类通常面积较小。前两类“老省心”综合体基本包含了第三类的内容。
与十里长街相邻的路桥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属于第二类。
作为路桥街道首家功能设备完善的“老省心”综合体,这里的室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2024年投入使用,功能区域设施包括“味十里”老年食堂、康复训练区、认知障碍评估区、护理小站、日托室等。
61岁的老黄,是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的日间照料服务对象。这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在去年8月入住,由专业护理人员一对一照料。“因为患有认知障碍,每天上午来,护理人员都要带老黄四处走走,熟悉环境,午饭后他会午睡一两个小时,下午带他进行认知游戏或是肢体运动,吃过晚饭后由家属接回家。”浙江星泰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主管杜筱筱说。
因功能齐全、环境幽静,这里还吸引了无数活力老人。上午10点,屋外寒气逼人,但古街社区“老省心”综合体二楼的活动房间里,却是温暖如春。空调送来了阵阵暖意,20多名老人围坐在桌旁,沉浸于一种类似保龄球般趣味横生的桌游之中。“我一下子就全打中啦!”一位老人兴奋地喊道。“那还是你厉害!”旁人称赞道。欢声笑语在空气中跳跃。
“他们每天变着花样开展活动,有黏土创作、围棋探讨会、积木组装、半身舞等,都非常受欢迎。”杜筱筱说。
临近中午11点,“味十里”老年食堂热闹起来。老人们排着队,等待就餐。红烧肉、红烧鸭、家烧芋头、葱油带鱼、茄子炒豆角……在这个社区食堂,每餐都有荤素搭配的菜色,老人还能享受分级优惠,比如,一荤一素,60周岁以上老人收费7元,80周岁以上收费6元,汤饭免费。周边许多老人趁着饭点前来,就餐人数平均在200人次以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