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便民资讯  > 文化
和合之花绽放“台州年”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5-02-12 09: 00 作者: 元萌 浏览次数:

每年过了元宵,“年”才算真正结束,台州的街头巷尾还沉浸在节庆的余韵中。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华民族崇尚和合,由来已久。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品格,已经深深刻在国人的基因里,而春节作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成为和合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台州和合文化,作为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不止在春节,也浸润着这座城市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从家庭和美、社会和谐到世界大同,和合的力量,是深沉而持久的。

(一)

春节寄托着“小家”和美、“大家”和谐的共同追求。

提起春节,离不开的关键词便是“家”和“团圆”。团圆,这个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牵动无数家庭的情感共鸣。只有和家人团聚在一起,才称得上过年,这种不远千里返乡的仪式感,就是最朴素的一种和合。

在台州,和合文化的脉络已绵延到家庭文明建设的每一寸肌理。近年来,台州市文明办通过评选“和合家庭”“最美家庭”等,打造“和合进万家”家庭建设综合平台,让和合文化融入更多人的家庭生活。

人和则家和,家和则社会和。从“小家”到“大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和合善治”提升幸福成色。和合民主恳谈、和合调解、和合共享法庭等实践,处处和合,美美与共,和合善治之风已然激荡山海之城,成为构建和谐之都、幸福之城的深沉动力。

新春佳节,每一处万家灯火,总因有无数“守望者”在岗位上默默坚守,绘就节日最美的底色。“反向团聚”“云团圆”“云拜年”等新型团圆方式,让相隔万里的爱与思念能够双向奔赴。

(二)

在台州民间,常常能见到“和合二仙”图,图中一人手持荷花相送,一人手捧圆盒相迎。荷与盒又与“和合”同音,后人就常以荷花和圆盒来寓意和合美满。“和合二仙”作为和合文化的象征,寄寓美好祝福,与春节迎新纳福的传统习俗不谋而合。

如今,和合文化中蕴含的“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两大基因,也在万象更新之时,为时代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今年是“非遗年”,也是文化创新年。在山海台州,文化特派员激活乡村年味,为传统年俗注入和而不同的创新基因。200余场“和合庆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包括文艺展演、文艺轻骑兵、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我中意的村晚等多元主题,全方位展示台州的年味和烟火气。

日拱一卒,与古为新。经过多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合文化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符号,而是可感知、可触摸的地域特色文化标识。在台州的街头巷尾,和合圣地碑、和合雕塑、和合公园、和合书吧、和合文化展示馆等地标随处可见,让和合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成为一种日常。

(三)

春节同样承载着大道同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

春节申遗成功,让“中国年”成了“世界年”,在全球共享喜乐的时刻,一份永不落幕的文化自信,不止播撒在乡土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各国文明的交流交融、各国人民的共情共鸣中,跨国出海,遍地开花。

“和合文化走友城”“山海台州进友城”“台州智造连友城”等品牌相继推出,搭起了和合经贸、文化交流的桥梁,开展“波兰友城周”“德国友城周”和“美国友城周”等活动,在友城平台展播非遗、美食、旅游风光等,一次次的“文化出海”,让台州和合文化积极融入世界文明版图。

近年来,台州和合文化海外驿站的建立,成为和合“出海”的生动实践。值此新春佳节之际,和合文化海外驿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春主题活动,让传统文化与年味“圈粉”无数海外华侨、国际友人。喜庆祥和的氛围中,“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跨文化对话中的共鸣,终会汇成一曲和美的乐章。

一粒茶籽、一册经书、一种信念,和合文化在历史上最初的传播载体,是如此细微。而今,在每一个岁序更迭、辞旧迎新的时刻,这一赓续不绝的“东方智慧”,面临时代之问,一次次作出自己的应答——

四年前,和合文化全球论坛永久“落户”和合文化之乡天台,全球文明对话也在这里发声;论坛设置日本东京、西班牙马德里分会场,将兼收并蓄的和合之声,传递到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新模式蓝色循环,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人地和合的“台州方案”……

志在和者,不以山海为远。新的一年,愿和合的熠熠星光照亮所有歧路同行的赶路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