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办公室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及解读  > 其他文件  > 市府办文件
索引号: 002668661/2025-1100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1-26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台州市“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 市府办 发布时间: 2025- 02- 10 15: 34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台州市“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1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台州市“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行动方案

(2025—2027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大力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重点实施创新提质、设备更新、数智赋能、绿色升级、优质留驻、低效提升、强群固链、园区提能等八大攻坚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新时代“制造之都”。通过行动,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动力活力,推进“千企”内生提质;进一步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推进“千项(品)”焕新蝶变;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推进技改投资“千亿”滚动倍增;进一步加强要素保障,推进落实“万亩千亿(基金)”支撑。2025—2027年,全市每年推进1000家以上工业企业滚动实施技术改造重点项目1000项以上,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00项以上,确保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投资超过1000亿元。到2027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其中2025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确保增长10%以上,力争达到15%。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创新提质攻坚。推进“三品”提质,深化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建设,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窗口期,推动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每年新增消费新品、名品100个以上,积极争取列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强化“三新”引领,引导企业加大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发、新场景应用,每年新备案工业新产品(新技术)500项,3年累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1000项;推动传统产品创新升级,实施“智能控制+”产业培育行动,到2027年打造智能潮品、优品和新品500个。推进“三首”攻关,支持企业重大装备产品和技术工程化攻关,加快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等开发应用,每年新增省级以上首台(套)装备产品20项以上。加快创新主体培育,3年力争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政府、台州湾新区管委会。以下工作均需各县〈市、区〉政府、台州湾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实施设备更新攻坚。聚焦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围绕节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产、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5大方向,推动企业生产设备、用能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重点聚焦医药化工、工业母机、泵阀轴承、汽车零部件、橡胶塑料等传统优势行业,加快低效设备和老旧设备淘汰更新;针对电子信息、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鼓励企业加快高端先进设备升级。全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每年完成设备更新1万台(套)。(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

(三)实施数智赋能攻坚。贯彻落实国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实施新一轮“数实融合”行动,面向重点行业“一业一策”制定数字化转型提升方案,加快推动大型企业智能化升级,推进“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度培育,3年新培育未来工厂6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0家以上。全面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2.0工程,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造提质扩面,每年推动500家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完成数字化改造投资100亿元以上。到2027年规上数字化改造2.0覆盖率达到50%以上,累计实施生产性服务项目30个、建成高标准数字园区2个。全力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

(四)实施绿色升级攻坚。加强以绿色技术赋能产业提升,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动工业园区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改造,3年新增省级及以上绿色低碳工业园区3个;支持企业对标先进,推进绿色低碳工厂建设,每年新增市级绿色低碳工厂100家、争创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5家,积极探索打造“零碳工厂”;鼓励企业打造绿色供应链,3年新增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5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

(五)实施低效提升攻坚。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重点聚焦土地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建而未投等,推动由单家企业为单元的整治向连片、区域性低效工业区块整治转变。支持探索自主改造、国资改造、政企合作、企企合作及连片开发、统租统招等方式,因地制宜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再利用,每年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4000亩以上。全力推进用地低产出、规上低贡献、规下低效益等“三低”企业改造提升,重点聚焦32个低效片区,持续实施低效企业帮扶提升,每年完成帮扶提升4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经信局)

(六)实施优质留驻攻坚。持续推进“亩效得地”改革,推动工业用地向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创新性和高贡献度的优质企业倾斜,支持优质企业扩产提效。进一步发挥上市公司作用,支持企业并购重组,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建设总部基地,力争每年滚动实施上市企业项目100个以上。优化简化“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流程,鼓励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土地,通过容积率提升、工业上楼等方式扩大再生产,每年滚动实施“零增地”技改重点项目100项以上,推动企业提升亩均产出。(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金融发展中心)

(七)实施强群固链攻坚。锚定建设以“5+5+6”产业为核心的台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重点打造工业母机、现代农机、汽车制造、新医药健康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整零联动、全链协同,每年组织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00个,3年新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产业技术联盟、创新联合体等10家。(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八)实施园区提能攻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推进重点产业平台、产业园区数字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产业服务配套能力。推动小微企业园高端化提升,每年创建星级园区5家以上;3年力争新建高品质小微园区和科创园区50个、新建建筑面积1000万平方米、新增入园优质中小企业5000家。深入实施台州“500精英”引才工程,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推动台州高新区、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人力社保局)

三、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经信局统筹推进“千企千项千亿”技术改造行动,建立健全晾晒比拼和高效落实机制。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同心协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建立全市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每月滚动更新、动态管理,围绕县(市、区)、重点平台、重点乡镇(街道)实行“三库三单”管理。建立项目“小二”服务机制,进一步加大助企服务力度,破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全力争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再贷款等国家政策,支持各地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扶持力度,鼓励各级技改奖补政策叠加享受。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要素保障,鼓励各地采用“信用承诺+预先拨付+验收决算”的资金兑付方式,加快资金拨付;开辟技术改造项目工业节能审查“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技改项目的融资支持。四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万名干部助万企”“小微你好”等系列服务,进一步加大“两新”以及技改政策宣传。加强典型经验交流,开展技术改造典型案例、优秀场景、最佳实践宣传推介,全力提振企业家信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