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重要专题  > 台州市六届四次党代会  > 会场内外
向“新”而行,实现产业创新提质
信息来源: 中国台州网 发布时间: 2025-01-06 09: 28 作者: 李昌正 李洲洋 浏览次数:

强大的产业实力,是台州的发展底气。

2024年,浙东工业母机、金台丘陵山区农机装备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精密制造、新能源、新医药健康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三门核电建成全球核电行业首个“灯塔工厂”。

新的一年,台州向“新”而行。市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为抓手,以“一弓一箭”科创布局为承载,以“创新台州”指标体系为牵引,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体系创新蝶变。

如何实现产业创新提质?市党代表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作为全国知名的泵与电机产业基地,台州拥有众多泵与电机生产企业,产业规模庞大,技术实力雄厚。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台州泵与电机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挑战。此次党代会报告给台州泵与电机行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创新提质提供了方向。”市党代表,浙江大元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韩海霞认为,推进台州泵与电机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引导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质量性能打响品牌、推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

“我们要以产业链质量提升与质量数据共建项目为抓手,推动泵与电机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同时,组建项目服务专家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韩海霞建议,加强对泵与电机产品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监督检验,提升产品品质,通过持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泵与电机产业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泵与电机行业可以通过知识产权加持,构筑数字化创新驱动矩阵,实现产业业务、数据、系统的“三贯通”,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激发项目招商吸引力

市党代表、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党委书记、局长郭剑锋。

“我认为,创新意味着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理念实现新的跨越。”市党代表,临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郭剑锋说。

围绕产业创新,郭剑锋表示,要立足实际,高位编制产业规划,搭建产业平台,为产业发展明确方向,保障空间;出台系列产业政策,全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数字赋能;探索建立百亿级的产业母基金,加大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新产业的招引,实现产投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新活力。

以产业基金以例,借鉴近年来各省市在耐心资本助力产业发展上的生动实践,立足台州在产业基金运作上的探索发展,构建全市矩阵化产业基金集群,这对推动招大引强工作破局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郭剑锋认为,从项目研判和落地到为企业提供资本,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制定完善产业基金“募、投、管、退”四个关键环节的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他建议,支持国有公司建立市场化和合理化的激励与奖惩机制,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支持一线招商人员探索创新、担当作为,有效破解“不拍板”“不敢投”的困境,激发工作积极性。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市党代表,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章明达。 

作为“制造之都”,台州对再生金属有着旺盛需求。如何“变废为宝”,实现产业创新?市党代表,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党委书记、局长章明达建议,加快建设国家级台州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该基地是台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主阵地,是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建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置、污泥制砖、再生金属等环保产业项目,已初具产业集聚格局。

“再生金属行业供应着路桥企业约70%的金属原材料,是台州‘五城十链’重要支撑。但产业规划布局缺乏综合性考量、回收体系抗风险能力差、政策扶持力度存在差异等因素,制约了基地发展。”章明达说。

章明达提出,要聚焦废旧物资回收、资源再生利用等关键环节,编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目录定向招商,吸引符合定位的企业和项目入驻,形成规模效应。同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促进金属产业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转型,提高终端产品比重。

“抢抓国家‘两新’行动重大机遇,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资源回收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建立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支持企业创新回收模式,提高回收行业组织化、集约化水平。”章明达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