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1-06 08: 43 | 作者: 陈宏宇 卢靖愉 | 浏览次数: |
“进度正常吗?”“有没有什么需要我们协调解决的?”日前,临海白水洋镇、永丰镇和邵家渡街道三地人大代表组团视察351国道邵家渡至白水洋段(一期)建设工程。
在临海,像这样的“人大代表解题天团”可不少,他们专挑一些共性问题、跨区问题和超限问题,充分发挥与群众距离近、与部门沟通易的优势,打破区域限制,打通关键环节,直击根源症结,组团为群众解题、为发展赋能。
共性问题一次解决
“目前,尤汛分洪工程已完成投资额的80%,义城港河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在不久的未来,防洪排涝可以从高频民情事项中移除了。”尤溪镇人大主席林朝阳谈到,每年一到夏秋之际,防洪排涝就成为江南、尤溪、汛桥三个毗邻镇街群众的“烦心事”。
2024年,临海市人大积极擦亮“代表有约”品牌,把地缘相接、事件相近、诉求相似的民情民意梳理归类,将“个性问题”合并为“共性问题”,将“单线作战”拓展为“组团破题”,在全市深入开展“组团提级一次约请”行动。
在此背景下,三地人大组成“履职共同体”,约请水利局等相关部门3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看情况、进代表联络站开展头脑风暴提对策,协同解决了12个问题。依托“一事一督办”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监督会议,全程紧盯项目建设进度,预计明年汛期前完工。
“近年来,临海市人大深入推进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了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但我们发现代表多在选区内各自为战,存在多头、多次、多重约请的情况。现在只需一次约请,提高了问题解决率,也提升了代表履职质效。”临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蔡灵洁表示。
跨区问题联动解决
近日,总投资2亿元的临海西南旅游大环线项目开工建设,完工后,从括苍九台沟到尤溪江南大峡谷的行车时间可从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距离缩短了,旅游框架也就拉开了。“以后大家不用纠结去括苍爬山还是去江南大峡谷漂流了,一天时间就可以游山玩水。”尤溪镇汇龙村村民孙望富期待地说。
这场跨地域的文旅联动,尤溪、括苍两镇人大代表功不可没。缘于一场代表履职分享会,他们了解到两地群众既有方便出行的需求,也有将旅游资源串点成线、抱团发展的想法。
两地人大代表便立即开展实地调研,联合提出“打造临海西南旅游大环线”的建议,并约请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单位,3个月内实地踏勘、集中研判4次,最终定下方案:打通一条2.57公里隧道,施工工期为2年。
从提出建议到项目立项,前后不过半年时间,进展如此顺利,离不开机制的有力保障。依托“跨片区代表联动约请”机制,临海市人大通过基层单元收集到选民问题后,会定期提上高频事项分析研判会,汇总形成集中约请诉求清单,再以代表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跨区域专题调研、专项视察、专门询问等,根据实际情况向相关部门发起约请,从收集选题到研讨方案再到落地解决全过程跟进。
据了解,临海各镇街人大今年已开展组团约请12次,有效解决“跨区问题”4个。
超限问题提级解决
“看着台州府城一年比一年火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提升旅游承载能力,每年都会在线上线下收集到不少建议,但有很多又超出我们的权限,需要提交到市级层面来谋划解决。”临海市人大古城街道工委主任陈林兵坦言。
如何解决超限问题?关键在于打通“提级通道”。临海市人大围绕关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畅通约请跨层级沟通渠道,明确基层代表可通过上级代表反映或自行“提级”约请,上级代表如发现需基层解决的问题,也可反馈给基层代表直接提出约请,实现双向互动。
为了提升约请工作质效,当地还专门建立市人大常委会各工委(室)与跨片区代表小组结对联系机制,代表小组可定期梳理低效用地整治、文旅产业提质、交通路网升级等涉及全局发展的约请议题,制定约请方案,报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委(室),经审核指导后再拟定约请计划。
环节打通了,古城人大的12条建议被纳入约请方案,临海市级领导干部5次下沉基层单元,听建议、谋方案、列举措,终于,“府城提质工程”项目方案于今年4月正式出炉。截至目前,青年旅社项目已开始进行方案设计,蒋宅已完成征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