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紧扣“乡村富美”这一内核,深入开展“人才入乡”行动和“十校百团助千村”活动,推进乡村综合集成改革、和美乡村建设、 农村社会事业提升、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等工作。
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是必由之路。
温岭市箬横镇凤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盛彩萍发现,部分乡村只看重已有资产的管理支配,却忽略未来的产业发展规划。从村居集体收入构成来看,大部分乡村的稳定资产性和资源性经营收入占比相对较低,而大多依赖于临时性、短期性的财政补助,例如转移支付、项目扶持资金、集体资产的处置收益以及土地复垦补偿等。
据此,盛彩萍认为,理应规划好乡村产业,盘活经营性资产。累积一定资本的乡村,可以在条件合规的前提下,大胆探索资本经营、多渠道投资,例如服务创收型、物业租赁型、新兴产业型等,实现集体资产增值最大化。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则可以研究当地优惠政策导向、政府资金投资方向和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主动争取项目。
另外,在盛彩萍看来,当前,许多青年人认为,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乡村的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好,选择外出务工青年人,将“回乡”视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要利用这股潮流,从返乡创业人才、村民代表、退役军人、网格员、新农人等群体中积极培育村级接班人,吸纳各类能人加入村集体经济的运营团队,提升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盛彩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