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届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一都引领、两路并进”, 突出“美食美景美文、名城名地名人”,构建“山海交融、文旅融合、全域覆盖”的新质旅游生产力。
台州素有不少知名风景名胜和历史遗存,再加之央视跨年晚会的加持,台州几度强势出圈。即便如此,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台州缺乏影响力广泛的品牌IP,整体吸引力不足。
纵观台州旅游景点,总体呈分散式分布,缺乏联系和整合。例如,江南长城、神仙居、长屿硐天等景点,分布在不同地区,尚未形成紧密的旅游线路和协同发展模式,缺乏系统性的旅游指导和服务,游客往往需要自行规划路线,降低了旅游的便利性和体验感。
对此,椒江区海门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卓文认为,要制定全面的旅游宣传推广计划,淡化各县区单独宣传,加强“大台州”城市品牌宣传,并深入挖掘台州的宋韵文化、海防抗倭、开埠通商等特色文化,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品牌IP。
“未来,台州能够以垦荒大陈岛为核心,联动三门亭旁,打造红色旅游品牌IP;串联江南长城、海门卫城、戚继光纪念馆,打造抗倭旅游品牌IP;通过沿海公路建设,串联三门、临海、椒江、温岭、玉环等沿海县市区,打造骑行自驾沿海风光带IP。”杨卓文说。
旅游景点的串联离不开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杨卓文建议,加大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规划和实施,确保道路交通先行建设,细化点对点交通联结,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