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01-13 08: 30 | 作者: 陈艳红 | 浏览次数: |
1月9日上午,2025年椒江区文化驿站的第一场活动在大隐书局举行。现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熊育群激情分享他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台下的观众认真倾听并积极互动,气氛热烈。
在椒江,文化驿站已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和远方”。近年来,椒江区联合社会力量创新打造多个文化驿站,以时尚化、休闲式、体验版、互动型、文艺范为定位,成为文化建设的新地标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加油站。
触手可及 丰富居民精神生活
2022年,椒江将首家文化驿站开进椒江美术馆,看演出、听越剧、做科学实验,文化驿站的进驻使往日安静的美术馆热闹起来。首家文化驿站的成功运行,给了管理部门更多信心和思路。椒江突破传统公共文化馆在城区服务人群和服务范围的限制,利用已有的文化场所以及社会力量,将文化驿站嵌入书店、银行等公共场所,加速了文化驿站的布点。截至2024年,椒江区建有7个文化驿站。
为了方便群众,文化驿站还开放网上预约渠道,通过“浙里文化圈”“椒江文旅”等平台,每周及时发布活动预告。文学大咖更是成为驿站的常驻“嘉宾”,新书分享、名家授课、阅读分享、文学沙龙,2024年第二届台州阅读市集活动期间,椒江的文化驿站举办了十几期文学分享活动。
白云街道锦鲤文化驿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24年,泰隆银行将现有空间与文化驿站相结合建设锦鲤文化驿站,使银行成为热闹的文化活动场所,该驿站入选2024年省级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建设试点。“这个文化驿站离我家很近,这里经常开展文学、民乐、非洲鼓、越剧、吉他等公益课堂,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文艺爱好者张女士说。
社会参与 创新文化服务新模式
文化驿站作为新型文化空间,赢得了市民的青睐,也引发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潮。椒江出台《社会公益文化驿站管理办法》,面向所有合法注册、具备运营实力并满足准入条件的文化艺术机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文化艺术培训中心,以及其他文旅体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招募社会驿站。这些机构或组织需要承担起文化驿站的职能,在一年内完成至少20节公益课程,每节课都将获得200元的产业补助。
于是,大隐书局、钟书阁、草编艺术非遗展示馆、梵想篮球、高明舞蹈等一批社会机构纷纷加入公益课程行列,为广大市民提供舞蹈、武术、滑轮、咖啡制作等课程。目前已经累计37家社会机构参与。
“接下来,我们还会开展民谣、现场音乐等小型演出,有效地补充和拓展原有公共文化空间,也使得文化驿站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得以不断丰富创新。”椒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服务和艺术科负责人王茹依说。
以点带面 打造全域共享文化场景
优质的文化活动,需要优质的文化空间承载。漫步椒江大街小巷,15分钟内便能寻到一处充满书卷气的现代书院、带着鲜明特色的文化驿站、充满设计感的农村文化礼堂……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椒江“遍地开花”,不断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数字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以来,椒江共举办文化驿站活动约370场次,惠及群众5500人次;累计完成线上招募社会公益驿站22家。除文化驿站外,椒江在其他公共文化空间构建上持续发力,共建成18家“和合书吧”、144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配备96家基层流通服务点,1辆汽车图书馆,常态化组织文化圈、惠民剧场、365公益课堂、草地音乐会、乡村艺校等活动(课程)近5000场(节),共惠及群众达100万人次。
“2025年,我们将串联市区两级文化场馆、街道综合文化站、文化驿站及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借助社会公益文化驿站等社会力量,打造更多市民身边的公共文化空间和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不断丰富和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元化精神文化生活。”王茹依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