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十年来,台州“四好农村路”变化在哪?

  •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 发布时间: 2024-09-04 08:50
  • 作者: 施亚萍
  • 浏览次数:

玉环坎鲜线

乡村公路上的骑行爱好者

淡竹乡客货邮综合服务站

路,是出行的基础,更是发展的希望。

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要求的“四好农村路”,提出已有10年。昨天,记者从“四好农村路”实施10周年台州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了解到,10年来,台州交通运输部门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管养并重、融合发展”的农村公路体系,助力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条条逶迤在台州山水田园间的公路,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串起人们心中的“诗和远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快车道”。

路路畅通,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

行车到台州,不管是物流运输还是旅游观光,农村公路好是不少人的初印象之一。

10年来,我市的农村公路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0年来,全市共优化整合资金约230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100公里,截至去年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1380公里,百人以上较大人口自然村通等级路及客车通村率均达100%,乡镇通三级公路比例达90%、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82%,农村公路真正修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目前,天台、温岭、仙居、临海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并有7个县(市、区)创成省级示范县,台州获评省“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优秀单位。

道路“三分建,七分养”。如何破解农村公路“管护”难题?

我市坚持因路施策,提升管养质效,综合考量农村公路的等级、重要性程度、技术状况、车流量等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级养护管理措施。

比如说,在部分山区路段探索全民参与、共养共享的“经济型”养护模式,打造一批极具特色的群众路、巾帼路、青年路等。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优良中等路率88%以上,县道综合路况居全省第二。

下阶段,我市将坚持以“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效率运营”为宗旨,打造“畅通、安全、舒适、美丽、优质”的农村公路运行环境,并与“美丽台州”建设深度融合,引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建成畅达、平安、智慧、绿色、融合的“四好农村路”2.0版。

因地制宜,打通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从高空俯瞰,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一样,把台州的城镇和乡村连在一起。

为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助推快递“进村”、农货“进城”,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客货邮深度融合发展,各地因地制宜有效改造存量资源,将具备条件的乡镇客运站、邮政服务站点、城乡物流配送中心、公路服务设施等,改扩建为交通综合运输服务站,持续推进寄递与电商、民宿、农旅景区、小超市等农村物流需求较大的服务载体融合发展。

比如,三门立足于县域物流配送体系的现状,从建设“快递进村”长效机制出发,由地方国企作为农村物流的第三方服务平台,重新组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目前,三门基本建成了农村物流县村两级统配直送、客货邮融合的配送体系。全县快递进村业务覆盖率从2021年的10%提升至100%,月均投递进村包裹150000票(不包括主城区和集镇中心村),同比增长833%。

据了解,我市农村客货邮融合项目已累计建成1个县级供配中心、13条线路、10个乡镇级综合服务站、54个村级服务点,其中三门获评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星级样板县。在客运方面,按照“出门有车坐、镇镇有站场、村村有站点、服务有平台”的“四有”目标,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县际客运班线完成公交化改造。

在台州,农民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也许从家门口的那条路就可见一斑。

绘“风景线”,促进“交旅”深度融合

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是不少人走完环神仙居旅游公路后的感受。

该路起于仙居县田市镇,穿越田市镇、白塔镇、淡竹乡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串联起仙居几个景点风景名胜区,获评交通运输部“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

村因路而兴,民因路而富。随着美景的带动效应,环神仙居旅游公路沿线民宿和农家乐迅速发展,曾经破旧脏乱的上叶村,年接待旅客达20多万人次。

交通、旅游深度融合,不只发生在仙居,也发生在台州各地。

近年来,我市通过将旅游、文化、产业等元素融入美丽公路和“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有力推动美丽公路与产业、特色经济、乡村旅游、休闲体育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不仅使路衍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重要载体,更充分发挥了公路交通在服务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不止于此,未来,我市交旅融合工作将继续围绕“一都两路”战略定位,着力推进建设。

所谓“一都”,即台州创建世界美食之都。我市将依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运输服务提升,打造台州特色美食之路。

“两路”即“浙江·台州1号公路”和“浙东唐诗之路”。浙江·台州1号公路依托台州沿海“三湾、五洋、十二岛群”,全长272公里,总投资180亿元,将打造“山海生态之路、创新产业之链、滨海休闲走廊”,目前临海、玉环示范段已建成,计划2026年全线贯通。“浙东唐诗之路”规划里程350公里,将串联起诗路文化中的3个5A级、10个4A级、11个3A级景区以及多个古村落、多条古道,同时衔接浙江·台州1号公路,共同形成“一都两路”、山海协作的交旅融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