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减产! 螃蟹养殖遇高温大“烤”

  •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 发布时间: 2024-08-16 09:05
  • 作者: 谢雅婷 周曼怡
  • 浏览次数:

青蟹

青蟹

“六月黄”

立秋已过,9月将至。再等个把月,又能吃到美味的大闸蟹了!但记者采访多名养殖户了解到,由于持续高温天气,今年大闸蟹减产严重,这让“老饕”们不淡定了。

螃蟹养殖遇高温大“烤”,价格看涨

今年夏季,全国多地高温突破历史纪录。近期大闸蟹主产地江苏省、安徽省等部分地区气温更是持续高达40℃以上。这对于生长在池塘中仍在脱壳期的大闸蟹来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

距离大闸蟹上市还有20来天,目前市场上在卖的还是以没有完成最后一次蜕壳的“六月黄”为主,具有外壳脆、内壳软、腥味重、肉质丰满的特点,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然而最近买只“六月黄”,得花上10来元,这身价让不少“马大嫂”皱起了眉头。

昨日,记者走访椒江中心农贸市场看到,卖“六月黄”的水产摊并不多,2.5两规格的售价为85元/斤。摊主们表示,“六月黄”主要是尝个鲜,台州人还是更喜欢吃秋天上市的大闸蟹,所以他们进货少。

在大润发超市东海大道店,“六月黄”是按只售卖,标价15元一只,规格1两左右。“因为是早期尝鲜阶段,没有大批量上货,一周约卖出50斤,但顾客给的评价还不错。”该超市水产课副课长徐佳迪说。

由于今年天气回暖快,“六月黄”于5月底便已提前上市。上市之初记者走访时,售价还是7元/只。相比之前,目前台州市面上“六月黄”的价格翻了一倍,一路走高,其中有何原因?

“台州没有大闸蟹产区,我们一般都是从江苏进货。”徐佳迪说,今年的持续高温导致当地大闸蟹脱壳时间延长、生长速度减缓,甚至有些蟹塘由于缺氧造成大闸蟹大面积死亡。货源紧张,价格自然上涨。

“‘六月黄’主要是吃公蟹,卖到8月底结束,接下来由大闸蟹接档了。”椒江工人东路的“湖滨青蟹”店老板柯湖滨告诉记者,今年估计小蟹占多,而真正高品质的大闸蟹延缓上市,要等中秋节以后了,收购价看涨。

近期记者在市区走访看到,大闸蟹卡券已经开始预售,蟹卡销售战已在线上线下全面打响。

位于椒江海门街道的一家阳澄湖连锁老店,虽然现在展柜空空,一只蟹也没有,但店里各种价位的蟹卡都已经开售,连佐蟹的姜茶、紫苏、蟹醋和吃蟹工具、快递保温箱都已经陈列完毕。“蟹”味十足,只等主角登场了。

据该商家提供的价目表,礼盒类型分为五款,根据“四公四母”螃蟹的重量,价格区间在460元至1300元之间。

高品质青蟹推迟上市,养殖户有点担心

昨日记者走访多个菜市场了解到,青蟹价格普遍在130元至160元不等。“高温天气对于青蟹的影响不大,而冬季需要保温,因为青蟹惧冷。”在椒江星辉菜场经营多年的摊主王冬芳介绍,她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进货了,在售路桥黄琅青蟹是150元/斤,膏黄壳薄没有青草味,价格也比一般青蟹要贵,本地人爱吃。而三门青蟹会便宜些,130元一斤,蟹黄颜色较淡,名气大,适合送礼请客。

“秋风起,蟹脚痒。”每年中秋前后,是青蟹大批量成熟上市的季节,也是最肥、最好吃的时候。记者从三门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去年三门全县青蟹养殖面积达5350公顷、产量1.5万吨、产值16亿元。

“在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并未出现青蟹大批量死亡现象,产量稳定。”三门县浦坝港渔业科技服务站站长王芳芳说,其实,高温天气对于青蟹的蜕壳、生长,影响并不大。青蟹养殖塘普遍水深在1.5米以上,高水位可以确保池塘底层的水温相对较低。同时,养殖户可采取启动增氧机、提高水位、及时清除杂草等措施,保障青蟹的正常发育。

走进三门健跳镇繁荣村青蟹养殖塘,只见阳光洒落水面,谢碧波和村民们正在小船上一起将捕蟹网放至养殖塘各个位置,她手持渔网,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就完成撒网工作,等待第二天清晨收网。

谢碧波家里共有五口塘,总面积是120亩左右。随着养殖方式的改进,亩产量在120斤到140斤之间。“今年青蟹个头普遍偏小,但不是因为高温,而是因为三四月份连续阴雨天气,青蟹缺少光照所致。”谢碧波说。

虽说产量稳定,但让人尴尬的是,眼下5两至1斤的这批老蟹销售进入尾声,而剩下还在蟹塘里的-批青蟹个头尚小,仅有2两至3两左右。这一批预计要推迟到中秋节之后,才会愈加肥美,这让谢碧波焦虑不已:“每年中秋节前这段时间,销量是最旺的,也能卖出好价钱。今年我们的高品质青蟹得推迟上市,收入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