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大行政决策  > 意见征集
索引号: 749825231/2024-1146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成文日期: 2024-08-13
台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公开向社会公众征求《台州市加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信息来源: 市供销合作社 发布时间: 2024- 08- 13 09: 12 浏览次数:

台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组织起草了《台州市加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为保证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现将全文予以公布,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8月13日-2024年8月20日。如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联系人:王健

通信地址:椒江区商业街经中路85-93号

邮政编码:318000

电子邮箱:tzsgxsfwgt@163.com

联系电话:0576-88529601

附件:台州市加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

台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8月13日

附件

台州市加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浙政办发〔2022〕66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台州“绿色农资”升级行动试点市建设,发挥农资服务保障作用,助力我市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措施。

一、内容措施

(一)完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坚持全市“一盘棋”统筹发展,构建市级龙头企业—区县级公司—基层门店一体化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推动市、县两级农资公司联合发展。大力培育全市农资“链长”龙头企业,鼓励省市县农资企业跨层级跨区域合作,探索农资经营服务合作共赢新模式。支持农资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向中高端肥药研发生产布局,实现肥料、农药、基质等农资商品资源可控、供应渠道稳定。(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健全现代农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对农资企业物流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用地支持,推动临海、温岭两个产粮大县完善重要农资区域物流中心建设。鼓励农资企业深度融合“浙农码”“浙农服”“浙农优品”数字化平台,加快数字农资建设,提高仓储、调运、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水平。提升改造一批县域农资集采集配中心,打造一对一、点对点农资直供模式,形成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三)培育壮大农资龙头企业。加大初创型、成长型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扶持力度,将农资企业纳入农业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农业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到2025年,培育2家以上小而优、特而专的区域性农资骨干企业,打造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业综合服务商。推动农资企业向农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拓展测土配方、种子种苗培育、统防统治、农机经营与作业、土壤改良与修复等服务,推广定制式、保姆式、一站式、全程式服务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每年100万亩次以上。鼓励和支持农资企业积极参与土地托管和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园区、美丽田园、未来农场、和美乡村等建设。(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四)创新农资科技服务供给。鼓励市内农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共建现代农资研发中心、种苗繁育中心、科研实验基地等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研发、承接和转化先进适用的农资技术,推进农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应用,支持农资企业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能级科技服务平台和企业研究院。加强种业企业和基质企业建设研发用地保障,加大对种业企业和基质企业的培育力度,打造一批种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型农资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供销社)

(五)拓展农资服务应用场景。支持农资企业等主体新建或提升一批集农资配送、农机作业、农技服务、农民培训、加工营销、金融保险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事服务中心。按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导则(试行)的通知》(浙农专发〔2023〕10号)要求,将供销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纳入农事服务中心体系建设,统一名称、规范管理,实现一站式为农服务。充分发挥基层供销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产业农合联等服务功能,支持基层农资门店改造提升,将农资网点打造成为农服务前哨站点,确保农民就近获得优质服务。(责任单位: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六)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深入实施“肥药两制”改革,持续推进供给端“配方肥替代平衡肥”行动,建立完善推广施用配方肥补贴政策,优化主推配方肥供给端激励政策。加大绿色农资供给,鼓励农资企业加大绿色农资开发和引进力度,扩大高效、低毒、水基化、环保型农药市场份额,支持发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水肥一体化、精准喷药、土壤有机质提升等技术迭代。推进农资经营与农技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为农业主体提供作物全程解决方案。(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

(七)完善农资废弃包装回收处理体系。优化全市农资废弃物包装回收网络布局,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废弃包装物回收、暂存、运输、处理等各环节的监管,构建有效的闭环管理制度。到2025年,农药废弃包装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率均达到90%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

(八)健全完善农资储备。健全完善重要农资商品市、县分级储备机制,进一步优化储备结构和规模,其中配方肥储备占复合肥储备比例不低于70%。完善化肥农药储备管理制度,推动农资全链条数据实时归集到“战略和应急物资在线”平台,有序做好农资储备、调运、供应工作。加快改造提升现有农资仓储设施,推动建立市、县农资储备中心,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予以补助,确保全市农资仓储设施面积只增不减。(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

(九)维护农资市场秩序稳定。完善农资价格和库存监测制度,健全农资储备动态投放机制。加强农资质量管理,规范农资经营行为,加大店内码、二维码等农资产品电子标识应用力度。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

(十)强化高素质人才支撑。将农资人才纳入农创客培育工程,纳入农业“双强”高精尖缺人才专业目录和人才库。鼓励相关院校设置农资相关学科专业专业或与农资企业联合办学。支持农资企业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培养新型农资技术、植保无人机操作等实用型人才,定期组织农资骨干企业负责人培训,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爱农村、懂农业、精农资、善经营的新型农资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

二、加强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市级有关部门要把现代农资经营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实施农业“双强”行动的重要举措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调查研究,共同推进支持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二)落实政策支持。市、县两级要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合力抓好农资保供稳价、应急储备、质量安全和仓储物流建设等工作,鼓励农资企业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农业农村、科技、财政、商务、供销等单位要统筹用好各类涉农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等给予积极支持。税务、金融、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资企业给予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支持。(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税务局、人行台州市分行、台州金融监管分局)

(三)强化宣传引导。总结推广最佳案例、最佳实践,发挥典型引路作用,为促进现代农资发展,提升为农服务能力营造良好氛围。积极选树先进典型,展现农资经营服务人才扎根农村、一心为农服务的良好形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资企业、农资经营服务人员投身为农服务,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贡献。(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

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docx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