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002668012/2024-1146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成文日期: 2024-08-12
台州市2024年上半年渔业经济运行分析
信息来源: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发布时间: 2024-08-12 16: 58 浏览次数:

上半年,我市渔业工作以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导向,坚持“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的总目标,统筹推荐渔业安全和产业发展,全市上半年渔业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一、上半年渔业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54.93万吨,同比增长4.11%。其中,国内海洋捕捞产量26.16万吨,增长4.31%;海水养殖产量24.36万吨,增长4.89%;淡水渔业产量1.97万吨,增长0.8%。远洋渔业产量2.45万吨,减少2.56%。

水产品总产量分县如下:椒江4.93万吨,增3.7%;路桥1.11万吨,增4.27%;温岭19.25万吨,增4%;临海5.35吨,增3.55%;玉环12.17万吨,增4.03%;三门11.57万吨,增4.97%;各县(市、区)渔业经济运行平稳。

(一)国内捕捞提质增效

上半年,全市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海上安全形势平稳有序,渔船生产作业时间得到保障。5月1日起东海区海洋捕捞进入伏季休渔期,目前国内海洋捕捞仅152艘延绳钓作业和玉环31艘丁香鱼特许捕捞渔船。温岭2023年更新建造的32艘渔船已陆续投入生产,上半年捕捞产量13.04万吨,同比增长5.19%;玉环积极开展丁香鱼特许捕捞,5月份丁香鱼产量700多吨,较去年同期增加200多吨。

(二)海水养殖稳产保供

上半年,我市狠抓设施养殖发展,各县(市、区)养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三门继续发挥小海鲜特殊优势,三门欧迅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投产30亩,亩产量10000斤,三莎养殖公司投产帆布池养殖南美白对虾86口,合计面积6751㎡,上半年,全县海水养殖产量10.99万吨,增长4.97%,占全市海水养殖总量的45.12%;椒江大黄鱼和贻贝养殖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产量1.83万吨,增长9.22%;临海继续发挥坛紫菜插杆养殖优势,以上盘白沙湾区块为主的紫菜、生蚝养殖为主要增长点,0.92万吨,增长1.94%;温岭东浦新塘片帆布池对虾养殖产量稳定增长,上半年全市产量3.56万吨,增长4.74%。

(三)渔港和经济区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以来,各地紧盯渔港和经济区建设目标,持续加大项目建设进度,已完成渔港投资额5.37亿元。重点推进两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进度,其中温岭渔港经济区上半年完成投资2.9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4.46%,10个子项目中完工6个,续建4个;玉环渔港经济区上半年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0%,11个子项目中,3个项目完工,5个项目在建,3个前期;临海市朱门山渔港工程(一期)上半年完成投资1.38亿元,目前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

二、上半年渔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上半年,台州渔业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下半年渔业经济运行造成直接影响。

国内海洋捕捞方面,一是部分捕捞品种产量下降,上半年以青占鱼为代表的上层鱼类产量有所增长,但2023年产量占全市捕捞产量10.48%的带鱼却有所下降,239、240海区墨鱼、鱿鱼、虾产量同比下降了10—15%,渔民只能去更远的242海区作业;二是渔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温岭普通船员的工资12000-17000元/月(流网14000-17000、单拖12000、拖虾12000),较上一年略有增长,且柴油价格同比上涨5-10%,给渔民带来较大压力;三是渔船和捕捞产量“双控”,今年全市减船任务是146艘、1.74万千瓦,且海洋捕捞产量不得超过2020年,预计下半年国内海洋捕捞产量增长难度很大。

水产养殖方面,一是对虾价格下行,目前南美白对虾30头/斤的规格,收购价仅18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3元以上;二是环保督察的影响,环保部门指出,乐清湾环保红线内不考虑做环评,涉及区域应有序清退。玉环近阶段已核减水域滩涂养殖证面积129.104公顷,下阶段根据整治方案要求,再注销、调整,拟再核减水域滩涂养殖证面积722.0781公顷;三是养殖空间被挤压,因朱门山渔港建设及红脚岩区块开发,临海海水养殖面积将减少3000余亩。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和建议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落实各项稳进提质措施,把握伏休窗口期,全力推动渔业稳产保供。

(一)落实政策保障。认真落实渔业发展支持政策,做好2023年度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发放,减轻渔民压力。统筹用好用活渔业发展支持政策,促进资金真正用于渔业发展与安全生产、近海渔民减船转产、渔港经济区和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建设、水产加工与仓储现代化、渔船设施设备等,打造渔业全产业链。

(二)加强安全监管。深入开展涉海涉渔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暨伏季休渔期综合整治“六大行动”,扎实推进我市涉海涉渔领域安全治理能力固本强基,聚焦“三个责任”落实、隐患闭环整改、长效治理,重点解决海上安全生产责任传导“最后一厘米”等问题,提升渔船安全水平,实现我市海上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保障渔船生产时间。在减船减量的刚性约束下,加快捕捞渔船的更新改造力度,提高渔船质量装备水平,进一步调整优化捕捞作业方式,实现捕捞渔船的节能增效。扎实开展渔船开捕各项工作,为渔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三)推进项目引领。加快三门加快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完成年度投资1.88亿元的目标;推进温岭深远海移动式大黄鱼养殖平台项目、吉裕水产省级双强项目、坞根基围虾智能化养殖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温岭吉裕水产一期300亩园区、坞根基围虾智能化养殖一期等项目年内投产。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提升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水产苗种生产能力和生产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推动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

(四)加快渔港建设。紧盯温岭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箬山渔港渔业码头、礁山渔业码头、礁山渔港小镇核心改造工程、礁山渔港小镇核心区配套基础设施道路四大工程进度;玉环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要推进坎门中心渔港扩建工程等5个在建工程,加快玉环市数字化渔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玉环市坎门渔港高质量发展产业园项目、玉环市渔港综合服务中心项目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加快临海朱门山渔港建设进度,为新材料园区项目全面推进打好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