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848/2024-11417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24 |
信息来源: 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发布时间: 2024-07-24 16: 00 | 浏览次数: |
2024年全市文化广电旅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的重大使命,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主抓手,紧扣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中国山海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聚力文脉赓续、文旅兴业、文化惠民、品牌打造、市场治理,实施“五大行动”,坚决筑牢大安全防线,奋力推动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为持续奋进“三高三新”积极贡献文广旅力量。
(一)聚焦文脉赓续,实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行动
一是有序推进申遗相关工作。抓住世界遗产预备名录调整契机,加强统筹谋划,推进天台山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取得实质进展,做好下汤遗址、沙埠青瓷窑址、台州府城墙相关联合申遗工作。支持台州乱弹等非遗发展,挖掘江南茶祖文化,推动路桥等地建设非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考古研究阐释和遗产保护活态展示,推进仙居下汤、黄岩沙埠窑、临海梅浦窑等重点考古发掘,加快下汤、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修缮不可移动文物12处。加强文物基础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前期工作,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争取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人,创建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1家。加强非遗产业化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培育。推进台州历史文化研究工程,围绕和合文化、宋韵文化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批研究成果。
三是提升文博公共服务水平。围绕“让文物活起来”,探索文化遗产展演示工程,开展全市文博场馆展陈和服务提升行动,推进博物馆全民提升。优化扶持政策,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加强珍贵文物征集,探索市县博物馆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乡村博物馆运营和提质的有效机制,培育一批具有代表性、影响力的星级乡村博物馆。
(二)聚焦文化惠民品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
一是积极筹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按照“出彩出圈出新”的要求,统筹谋划诗歌节前期活动,举办唐诗之路诗意台州全国诗歌征集、“诗路长歌”第二届浙东唐诗之路美术展览等活动,启动台州历代诗词整理汇编和理论成果研究,打响浙东唐诗之路品牌。举办浙东唐诗之路朗诵音乐会,音乐作品创作演出交流等系列活动,打造高端文艺和演艺精品。串联沿途线路,加强唐诗之路场景打造,举办浙东唐诗之路文旅消费季,开展“新天仙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建成开放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体验馆。
二是建设高品质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抓好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示范创建。高标准布局市有“五馆一院一厅”、县有“四馆一院”、区有“三馆”,积极推动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台州大剧院等重大项目,争取黄岩文化馆新馆、温岭市文化中心开放运营,促进文化资源和服务网络向基层延伸覆盖。新建一批“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合书吧、文化驿站。
三是增强文艺精品创作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实施文艺精品创作与扶持计划,不断深化台州市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推动台州乱弹现代戏《追星者》、舞剧《风起大陈》、越剧现代戏《第一缕阳光》冲刺省“五个一工程”奖,争取申报国家艺术基金。创新文艺体制改革,扶持民营文艺团体发展,持续实施舞台艺术中青年人才创作激励计划,形成创新、创作的激励机制,不断深化文艺剧团体制改革,继续推动台州乱弹戏曲、台州民乐市内演出和非遗馆常态化驻场演出等活动。积极整合体制内资源,调动民营团体、社会力量积极性,与职称晋升挂钩,解决动力问题,推动多元筹资解决经费问题。
四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创新文化惠民模式,联动社会力量打造以台州市民广场为核心、辐射椒江、黄岩、路桥三区的“来台好戏”(初定)文化活动品牌,让广大市民常态化享受公益或商业的夜间文化休闲活动。深入实施“文艺赋美”工程,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推动“草地音乐会”、“文化超市”提质升级,拓展诗歌、舞蹈、摄影等艺术形式,打造多点高频、流动丰富的文艺景观,把更多文化服务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实施“乡村艺校”艺术普及工程,扩大乡镇(街道)“乡村艺校”文化点。
(三)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文旅深度融合推进行动
一是加快文旅项目建设。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进“一都两路”建设,谋划浙东唐诗之路百里画廊,加快建设“浙江·台州1号公路”。深入实施以“千项万亿”工程项目为龙头的文旅投资“双百”计划,滚动推进17个在建实施类、19个谋划招引储备类重大项目。推动天台石梁山居、温岭曙光湾旅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建成投用“方特水世界、温都水城(水乐园)等重大项目,力争全年实现文旅项目完成实际总投资超200亿元。继续抓好“微改精提”项目,迭代推出示范点200个。举办第三届文旅项目谋划大赛,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改善投资结构,提升全市文旅项目的谋划、招引、建设水平。
二是提升文旅载体能级。全面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统筹推进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神仙居、天台山风景名胜区“千万级”核心大景区,以及路桥十里长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工作,加快旅游产品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转型发展。积极推进神仙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蛇蟠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谋划创建天台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推进临海博物馆、方特·狂野大陆等创建国家4A级景区。加强项目谋划策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与携程、美团等头部企业平台合作,打造高效爆款文旅产品。
三是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推进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完成《台州市乡村旅游促进条例》草案起草,为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保驾护航。大力推进“四市百村”乡村旅游带工程建设,加快金3A景区村庄创建,力争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2家,打造一批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发展领先的乡村旅游示范区。持续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十百千”工程,创建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示范景区城(镇)。
四是加强文旅服务支撑。聚焦“住”和“行”,提升全市服务支撑能力。协同交通部门,推动区间旅游交通取得实质性突破。开展文旅企业梯度培育,支持一批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加速发展,争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旅梯度培育企业、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研学基地(营地)等融合品牌15家以上。推进市场主体品质提升,举办全市旅游饭店高质量发展、旅行社转型升级培训,力争创建五星级饭店(方远·台州大饭店)1家,品质饭店、绿色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饭店6家;创建五星级品质旅行社(台运国际旅行社)1家、三星级以上品质旅行社3家。
(四)聚焦激活消费动能,实施文旅特色品牌打造行动
一是打响“台州菜”美食品牌。围绕创建“世界美食之都”目标,以“六大工程”为抓手,推动“台州菜”美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台州菜”品牌宣传,强化与央视、美团、携程、小红书等平台合作,做好央视《中国美食大会》《三餐四季》等重磅美食栏目的摄制播出。组织举办黑珍珠招商会、美食市集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市县联动、整合资源筹划“台州菜”民厨、民菜、民店大赛,形成民间美食矩阵。加快各地美食集聚区建成投用,推动葭沚老街一期、中华美食一条街等项目开街。加强“台州菜”文化研究。
二是打造文旅消费品牌。打造文旅品牌矩阵,推动文旅消费扩容增效。强化宣传推广,巩固长三角,拓展新市场。深化与上海文旅合作,积极参与上海旅游节、展会等相关活动,举办上海台州文旅市集等。承办2024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夏季)启动仪式,积极培育“百县千碗”特色美食街区,持续打造国家级、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动“浙江·台州1号公路”沿线美食带建设,拉动“周末经济”“夜经济”。
三是创新文旅宣推平台。宣传推广的思维要转变,跟上旅游市场的步伐。完善“山海联盟”机制,积极探索市场主体参与的宣传推广模式。做精、做强“台州文旅”全网宣传推广平台,力争粉丝量突破百万,改造升级“游省心”,形成市县联动机制,为全市文旅市场主体提供服务。
(五)聚焦文旅改革创新,实施市场现代化治理行动
一是深化的试点工作。在增值化改革中展示文化元素,拓展文化内涵,推进文化娱乐、上网服务等领域“一件事”“一类事”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统筹推进互联网上网服务行业云服务全国试点工作,推进温岭国家级智慧广电乡村工程试点和玉环省级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试点工作。联合市交通部门深化旅游包车联合执法检查,打造省级“联合执法样本”。创成2023-2024年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二是加强数字赋能。进一步优化数字化智能化文旅服务,迭代升级“浙里有戏”“宝安心”等平台,提升台州文旅数字化服务,引领文旅企业发展、服务群众多样需求,打造本地化的文旅服务平台。完成全市应急广播建设任务。推广应用文旅安全码、燃气数字化巡检工具、省旅游安全监管在线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创新电竞小站、露营营地等新业态项目数字化监管。
三是抓实文旅安全。全面落实文旅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2024-2026年),争取承办2024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安全演练,提高文旅行政部门、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涉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力争文旅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率达100%。强化文物安全监管,打造“鹰眼智巡—文物保护单位无人机AI智能巡检一体化系统”,建立重大项目文物安全责任提示制度,完善文物安全举报奖励机制,让文物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四、砥砺作风、勤廉并重,充分激发争先创优的责任担当
开创文化广电旅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全系统争先创优的责任担当。全系统必须始终保持昂扬斗志、饱满热情,以最坚决态度、最有力举措、最务实作风,心无旁骛谋事、干事、成事,全力推进文广旅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一)压实政治责任,践行绝对忠诚。文广旅系统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切实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知行合一提高“政治三力”,以实际行动将对党绝对忠诚贯穿始终。持续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健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机制。要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动“八八战略”在全系统走深走实,更多直奔基层、直面问题、直击矛盾,将对党绝对忠诚切实体现在台州文广旅的发展质效、工作实效、攻坚成效上。
(二)深化党建引领,建强战斗堡垒。要坚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文广旅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双建争先·提效创优”工程为抓手,突出“评价党建看发展,考评全局看党建”导向,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打造系统党建特色品牌矩阵,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事业发展效能。
(三)加强能力建设,提升队伍素质。 事业是靠人干出来的。要贯彻落实好今年省委“新春第一会”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要求,加快锻造文广旅系统“三支队伍”。要大力推进文化英才引育行动,充分激发人才带动强力杠杆,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艺精品创作、项目谋划、产业发展、创意策划、宣传推广等重点人才培育,坚持选引名家名师、引育领军人才、培养骨干人才、扶持青年人才、集聚后备人才一体推进。要推进干部队伍变革重塑,落实“四个坚持、八个不”选贤任能要求,树立激励担当“正导向”,进一步夯实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的团队支撑。
(四)深化作风建设,涵养勤廉正气。以打造学习型、变革型、勤廉型组织强作风,认真开展“大学习大调研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把“惠民惠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践行“四下基层”,持续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在快速响应、一体联动中回应民生关切。持续弘扬廉洁文化,常态化推进党章党规党纪专题教育。深化正风肃纪反腐,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