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便民资讯  > 教育
高考倒计时!这份备考锦囊请收好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4-05-29 08: 51 作者: 姚苗苗 浏览次数: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再过几天,考生们将奔赴高考考场,一试锋芒。

今天起,本报推出“又是一年高考时”特别报道,通过考前准备、心理调适等方面为考生提供备考建议,希望广大考生平安应考、超常发挥,不负韶华,逐梦未来。

今年高考全国统考将于6月7日拉开序幕,留给考生的复习时间已然所剩不多。在这最后几天时间里,考生们该如何复习备考,让自己在考场上稳定发挥呢?昨日,记者联系了多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从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入手,为学生提供备考建议。希望帮助考生们从容面对考试,考出理想成绩。

语文  回归书本,梳理知识

语文作为6月高考的首门考试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省特级教师洪方煜认为,当前考生对语文复习应该重在梳理,他提醒考生可从4个方面内容进行梳理:一是梳理考点,对每个考点的知识点、考查方式、相关变化进行梳理;二是梳理方法,应对相关考点的常规答题方向,一定要力求全面;三是梳理错题,从试题、错题中分析错误原因,查漏补缺;四是梳理素材,把自己掌握的各类素材归归类,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存,让自己在写作之前胸中有货,不至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玉环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老师林菊觉得,随着高考临近,考生应该归回书本,重新回看高考真题,总结答题思路。“从去年的全国Ⅰ卷来看,因文设题是它的一大命题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读懂文本,只有读进去了,才能答题。”林菊说,新高考对语言品位、思维品质都有更高要求。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分数占比较大,也是拉开分数的重要区域。作文怎么备考呢?林菊建议学生把自己以前写的作文重新拿出来看,进行作文审题回顾和研读。“高考时许多学生答题比以往更加谨慎,最后留给作文的时间可能就没有平时练习的时间多。因此,需要考生快速进行审题、搭框架。”她建议考生可以找一些题目,进行快速审题、列提纲练习。另外,学生平时也可以通过书籍、微信公众号等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数学  立足基础,注意“通性通法”

对于数学,台州市名师、正高级教师庄丰认为,目前考生的数学水平已基本确定,因此考生应该调整心态,不要过于紧张,尽量让自己在考场上发挥正常水平,将会做的题全部拿下。

目前来说,考生应该回归课本,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学生应该全面梳理课本中的各个知识,让知识点不留死角。例如一些基础性的概念、公式,要逐一梳理一遍。对课本上的一些典型例题、拓展的内容,可以动手做一做。”

另外,考生平时练习中的错题也很重要。这时候,考生可以翻看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分析自己在哪些题目上容易出错,是什么原因导致出错,避免自己在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让自己因为过失导致失分。

另外,在考前这段时间,考生要每天适当做一些练习,保持手感,小题小做,大题要有套路地去准备。“我们学校会发一些练手卷,学生可以每天定时做一些试卷练手。”庄丰提醒,考生练手时不要选择难度太大的试题,解题时也不要过于追求技巧,要立足基础,以“通性通法”的方法来做题。

庄丰进一步解释,一些试题会有很多答题出口,学生在答题时应该尽量以常规的解题模式和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答题,“有时候过于追求技巧,因为想得太多,反而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死胡同,解不出来。”

去年,全国卷Ⅰ的数学试题一共是22题,今年将减少至19题。庄丰猜测,虽然题目数量减少,但在题型上可能会增加一些新定义题型。这类题型一般会创设一个新情境,或提供一个解题思路等材料,要求学生在读懂和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能灵活运用新获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这类题目,庄丰提醒考生在解题时要学会转化,通过仔细审题将题目转化为常规的数学题,再进行解题、运算。

另外,学生考试时间分配也很重要。数学科目考试的最后2道压轴题共34分,分值较高,对于想要拿高分的考生来说,要留足时间来做最后的2道题目,以免因为时间不够而来不及答题。

多选题对浙江考生来说,是个新题型。如果对选项没有把握,庄丰的建议是“宁缺毋滥”。

英语  静心反思,总结思路

外语科目也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由考生从中选定1个语种参加考试。英语是大部分学生的选择。

去年回归全国卷后,相比浙江卷,英语科目考试题型不变,题量上有所调整,例如阅读理解增加了1篇,完形填空减少了5道题。在阅读速度、词汇量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新要求。

玉环中学高三英语老师黄斌斌建议,学生在平时练习时要主动思考出题思路,对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要对其出题思路、解题技巧等进行总结思考,阅读时以作者意识来读文章。这就需要考生静下心来思考。“剩下的时间以学生自主整理复习为主,我们老师讲得多了反而没用。”

当然,自主复习也不是放任不管,漫无目的。她建议考生平时多做真题,每天要保证一定的题量,熟悉题目类型,保持手感。“做题时要注意限时,通过做题来回忆老师讲的方法,巩固知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