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012/2024-11257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成文日期: | 2024-05-27 |
信息来源: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发布时间: 2024-05-27 15: 15 | 浏览次数: |
科技助渔 | 水产养殖“金宝典”案例⑿
台州是中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拥有全国著名的大陈渔场和三门湾等海水养殖场所,被誉为“东海渔仓”。近年来,我市坚持“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总目标,深化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突出技术服务指导,涌现出了一批绿色生态健康、提质增效明显、示范带动较好的养殖技术与模式。
围绕全市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筛选出一批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案例,供全市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高山稻渔共生模式
一、养殖主体基本情况
仙居县达亨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8月,以种植有机稻米和稻田养鱼为主。基地最高处有一小型水库,面积10亩,平均水深3米,蓄水18000m3,水质清新无污染。主灌渠超过1600米,支灌渠(包括管道)3000米。每丘田里壁都有大小不等的鱼坑,多有泉水,旱季不干,水深保持0.7米左右,确保稻、鱼的用水。
2017年5月基地开始有机稻米种植,当年11月获得有机认证转换证书;2018和2019年11月获得有机稻米认定和浙江省“富硒有机好大米优质奖”;2018和2019年12月获得了“台州市好稻米金奖”“消费者最喜爱大米”“好稻米优质产品金奖”;2017年注册“桃源渡”商标,基地稻米和鱼生产已加入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2020年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并通过验收。
二、模式基本规程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现有水田200亩,全部为梯田,其中120亩作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每丘田里壁都有大小不等的鱼坑,多有泉水,旱季不干,水深保持80厘米左右。
1.防逃设施建设:田块堤岸修整,加高至50厘米,宽50厘米,修复倒塌堤岸,堵塞漏洞,提高保水性。在进排水口设置用竹条做成的拦鱼栅,开好溢洪口,防止洪水灾害。
2.开挖鱼沟、鱼坑: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开挖“十”型沟或只在四周开沟,深40厘米~50 厘米。由于梯田每块面积较小,不开“丰”型沟。鱼沟作为鱼的觅食和活动的通道;整修鱼坑,清除杂草和石块,并与鱼沟相通。鱼坑作为鱼的休息、越冬以及避灾场所。每丘田块鱼坑大小不一,根据田块大小适当调整。
土壤指标:2019年10月22日至10月29日,经杭州绿城检测公司检测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类以上。2020年10月,经检测水质达到《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5361)标准。
鱼沟和鱼坑占整个田块面积不超过6%。符合《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SC/T 1135.1-2017)规定的鱼沟、坑开挖面积不超过10%的红线要求。
(二)鱼种放养
1.放养品种和规格:由于瓯江彩鲤非常适合稻田浅水环境,色彩鲜艳,味道好,营养丰富,管理相对容易,可作为观赏、烧烤、休闲垂钓等产品,市场前景可观。放养规格为20尾/千克的冬片,体质健壮,无病灶。
2.放养密度:亩放养150尾,根据每块田面积,计算好放养量,按规定放养。
3.放养时间:放养在3月中旬前完成,后又补放了一批小规格鱼种作为明年养殖成鱼鱼种,把鱼种购入放在鱼坑内暂养。等田块翻耕后放入大田。
4.投饲管理: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以不投饲、摄食稻田天然丰富的饵料为主,适当投喂麦麸、米皮等简单粉料作为补充。
(三)秧苗种植:选用水稻品种嘉禾218,该品种米质较好,抗病力强、抗倒伏、杆高1.1米~1.3 米。亩基本种子量为1.75千克左右,抛秧栽种。播种时间为5月底至6月初。生长期为160天。
(四)日常管理
1.施肥管理:施足基肥,减少追肥。由于每块田都种植了紫云英,所以在4月初进行田块翻耕,紫云英腐烂后作为有机肥,既可以作为水稻基肥,又可以作为水生生物的培养基,水生生物作为鱼的饵料;施适量的纯植物源微生物菌有机肥作为基肥;同时鱼排出的粪便等可作为水稻的有机肥。不使用任何化肥。
2.水质管理:浅水插秧后20天~30天内不灌深水,保持水深3厘米至4厘米,当水稻分蘖数达到预定数后,适当提高水位,控制无效分蘖。高温季节,要适当加深水位。
3.减肥减药与循环利用:因为种植有机稻,全程没有施用任何化肥和农药,百分百使用有机肥(南通禾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商品有机肥);采取杀虫灯杀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和采用病害防控剂和虫害防控剂等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病虫害,结合稻田养鱼技术等,农药使用量减少100%;11月份水稻收割后,秸秆还田;每年10月中旬,亩种植紫云英3.5斤左右,等紫云英长大后,4月初至4月中,用拖拉机耕田,把紫云英打碎,灌水腐烂,作为有机肥。
4.质量控制:生产记录、施肥用药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档案完备。建立了生产投入品采购、保管和使用规章制度;采购的生产投入品来源合法企业,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全程使用绿色农药。
5.内部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张贴和制作了沟坑式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图;制作了基地展示牌。定期开展、参加技术培训。
三、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经测产,稻谷平均亩产量350千克,可加工成大平方米10千克,大米售价可达134元/千克;瓯江彩鲤平均亩产量65千克,售价为52元/千克。亩成本为6633.5元,亩产值为31520元,亩利润为24886.5元。稻渔综合种养成本、产值、效益详见表1。
表1稻渔综合种养成本、产值、效益分析表
项目 | 亩成本(元) | 合计(万元) | ||
投入成本 | 种植 | 田租 | 43.5 | 0.522 |
稻种 | 120 | 1.44 | ||
有机肥 | 1976 | 23.712 | ||
微生物菌剂 | 296 | 3.552 | ||
机耕 | 600 | 7.2 | ||
稻谷加工费 | 175 | 2.1 | ||
大米包装 | 2856 | 34.272 | ||
人工 | 167 | 2.004 | ||
养殖 | 鱼种 | 400 | 4.8 | |
合计 | / | 6633.5 | 79.602 | |
产值 | 品种 | 产量(千克) | 售价(元/千克) | 合计(万元) |
大米 | 210 | 134 | 337.68 | |
瓯江彩鲤 | 65 | 52 | 40.56 | |
亩产值 | 3.152 | 总产值 | 378.24 | |
效益 | 亩利润(万元) | 2.48865 | 总利润 | 298.638 |
(二)社会效益:可为全县以及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样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带动本县玖玖开心家庭农场等5家稻渔综合种养,为全省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作出一份贡献。
(三)生态效益: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生态原理,即在稻田同一生态环境下既种水稻又合理养鱼,种养结合,稻鱼共生,相互利用和促进,获得稳粮增鱼功效。
四、心得体会
一是有机稻米生产结合稻田养鱼,能有效控制杂草和病虫害,增加肥力,为水稻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和健康环境,有机稻谷产量和品质比不放养鱼有大幅提高,节省劳动力和用药成本,提高了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二是山区梯田上游一定要有水库,能保证稻渔综合种养的用水,而且要有泄洪渠并保证通畅,防止台风季节洪水灾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