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002669015/2024-11148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4-03-06
台州市2023年度商品交易市场统计运行分析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3-06 10: 34 浏览次数:

2023年,受国内外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影响,我市商品市场运行遇到一定挑战。台州市局持续坚持“优环境,提信心”的市场工作基调,着力促进商品市场发展提档升级,激发市场内生动力,助力经济复苏。全市商品市场交易稳中有进,市场软硬件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我市商品市场运行统计情况如下:

一、市场总体稳中向好,区域发展比重悬殊

截止2023年底,全市统计在册商品市场304家,与去年的304家数量持平,实现成交总额1419亿元,比去年的1281亿元增加138亿元,同比上升10.77%,扭转了2021年至2022年成交额下降的势头,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相比疫情之前,虽然市场家数减少,但总成交额上升,体现市场平均实力增加,营收能力提高。从支撑条件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物质基础更为坚实,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商品市场顶着近几年较大的经营发展压力,不断挖掘市场潜力,扬长避短的同时,也需要国家在经济环境和政策发力上给予更多的温情,展现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彰显制度优势。

图1台州市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成交额趋势(2016年-2023年)

县市区市场发展占全市比重较为悬殊。路桥、温岭、椒江市场成交额位居全市前三。其中路桥以630.12亿元的成交额雄踞榜首,占全市市场成交额的44.40%;温岭413.94亿元,位居第二;椒江119.68亿元,位居第三。仙居市场成交额12.05亿元,列末位。成交额首位的路桥是末位仙居的50多倍,差距非常明显。台州各区加温岭的市场成交额占全市近九成,说明区域经济活跃度和商品市场运行紧密相连。

图2 2023年各县(市、区)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占比图

市场单体规模和龙头效应稳步提升。2023年,全市市场单体交易规模达到4.7亿元/家,较去年的4.2亿元/家,增加了0.5亿元/家。按照统一标准对部分市场列异清理和名存实亡市场进行注销,保证了动态的有机更新,使得市场统计数据更加贴近实际。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32家,其中五十亿元到一百亿元市场3家,分别是椒江的台州(中国)农港城51亿元,温岭的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60亿元、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67亿元;另有超百亿元市场4家,均在路桥,分别是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108亿元、浙江方林汽车城107亿元、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117亿元、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162亿元。

表1:2023年各县(市、区)商品交易市场数量、成交总额等主要指标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各类型市场总体向好

2023年全市252家消费品市场实现成交额77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774亿元下降0.52%。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与农副产品市场下降4.43%,工业消费品市场上升5.0%。消费品市场成交额有所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农贸市场为提升硬件水平,进行原址改造停业,停业期间未产生成交额。总体来看,伴随消费逐渐复苏,大部分市场成交额稳中有增。

工业消费品市场继续洗牌重塑,部分类型市场运行走势分化。台州市路桥小商品市场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是浙江省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集贸地。该市场产品帽衫、玩具等低价传统商品,竞争力较低。网络消费越来越普及,市场冲击较大。同时顾客减少导致市场经营户租约到期后不愿续租,市场摊位空置率不断上升,形成恶性循环。该市场成交额近几年持续下降,2023年度成交额21.68亿元,同比下降41.97%。台州电子数码城也受电商冲击影响较大,该市场传统数码类业务量持续下降。市场力求转型升级,于市场一楼引进进口电器经营,但成效不明显。2023年市场成交额7.68亿元,同比下降29.23%。而激烈的竞争也促使部分市场加快转型升级,补齐短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同为日用品类市场的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自2016年下半年成功迁建,体量、设施、业态、功能、管理、服务同步升级,国有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显现,连续多年成交额超百亿元,尽显龙头市场风范,今年也成立招商工作专班,对零散余铺进行二次规划和品牌升级,成功入选第三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2023年度成交额达到108.5亿元。工业消费品市场中的家具市场和装修装饰材料市场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2023年的房地产相对平淡,虽然全市家具市场成交额上升12.7%,但装修装饰材料市场却下降达29.3%,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和民众信心得尚需逐步恢复。

农贸市场更新提质效应明显。台州出台台州市农贸市场更新提质四年行动计划(2023-2026),开展农贸市场及周边百日攻坚大破难行动与规范经营提升行动等专项行动,各县市区也都出台配套政策,大多数农贸市场借着政策的东风进行改造提升,提升经营环境整洁度、市场管理服务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销售额多呈上升趋势。如临海市第二中心市场通过改造提升,市场面貌焕然一线,销售额稳步上升,较去年增长19%,并成功创建四星级市场;而一些体量较小的农贸市场,受周边生鲜超市、果蔬零售店与电商、外卖平台的冲击和影响,加上外来人口减少,市场改造提升动力不足,成交额进一步萎缩,一直难以升温。如石柱菜场受外界因素影响,加上经营不善,市场内摊位空置率高,顾客流失严重,市场缺乏人气,销售额下滑明显。

三、生产资料市场增长加速,市场运行动力增强

生产资料市场49家市场实现成交额6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相比2021年至2022年的增长2.4%有显著提升。

钢材等原材料逐步回暖。全市钢材市场2022年成交各类钢材62.4万吨,比2022年的61万吨增加1.4万吨。这与工业复苏有较大相关。

汽车类市场中二手车市场不断升温。2家销售新车的市场全年成交118.9亿元,同比下降7.0%,较2021年至2022年增长3.5%的出现下跌态势,这与汽车类市场数量减少一家关系较大。持续高位运行的油价对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影响较大,而国家为稳经济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和购车补贴等汽车消费政策,不断利好新能源汽车市场。浙江方林汽车城针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的大趋势,全面朝新能源车型赛道转变,引进新能源汽车品牌20多个,形成了台州新能源汽车集聚中心,二十多年来市场的品牌形象、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加快,市场人气不断提升,2023年度成交额107.28亿元,逆势上升3.37%。对于车辆置换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二手车市场的兴旺,2023年全市15家旧机动车市场成交旧机动车20.9万辆,同比增长19.4%,实现成交额190.6亿元,同比增长4.3%,发展势头较好。

四、龙头特色市场走势稳健,引领带动区域发展

龙头市场拥有专业管理团队,市场发展较为稳定,发展方向明确,随着市场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分化,部分龙头骨干市场和区域特色市场的优势更加明显。

台州国际再生金属交易中心作为2023年的新办市场,发展势头迅猛,该市场统筹了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线上线下两个市场,搭建“市场(仓库)+云仓库”可视化的台,探索建立“线上实体交易、线下异地交割”的模式,实现再生金属交易智能化、可视化、透明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金属再生产业“千亿交易平台、千亿产业集群”。自5月中下旬投入运营以来,市场成交额达162.71亿元,成为台州市第4个超百亿市场,也是全市成交额最高的市场。

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是全省第一家二手车行业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中国二手车商会副会长单位,国内二手车行业的标杆市场。市场高起点建办、精心经营谋划,首批引进国标汽车检测“行认证”企业,较好解决了二手车的诚信痛点问题,取得长足发展。市场全方面致力于转型升级,积极拓展经营新模式,加速释放“双循环”活力。受新能源二手车销量不佳影响,2023年度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成交额116.9亿元,同比下降1.81%,虽略有下降,但总交易额仍排到台州市场第二。

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水产品交易供需两旺,整体价格稳中有涨,2023年,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谋经济、保定力,主业经营稳中向好。2023年市场交易量达26.3万吨,总交易额为68亿,同比上涨1.38%。市场供给充足,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黄岩中国模具博览城是黄岩模具产业最集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黄岩共有模塑、配件及相应装备专业企业6300多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模具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凭借齐全的模塑工业功能、高效的专业化程度、全面的生产加工配套服务、完整的配套体系产业链,对黄岩的模具产业优化和品牌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也将继续立足黄岩模具强大的产业基础,依托数字化手段,全力打造国内首个“全球模具产业一站式采购中心”,力争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模塑专业市场之一。

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是集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产品研发、信息发布和会展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服务平台,是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等全新市场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新型旗舰市场。市场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行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加快构建“一体、两配套、多组团”的工量刃具产业集聚区,2023年,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成交额达60亿元,占全国买卖工量刃具销售总额的12%左右,商品辐射全国各地及美国、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上述市场经受住了经济大环境的考验,并且发展势头都不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市场举办单位有明确的市场运营规划,在新环境下做出新的决策。本着发展市场的理念去经营市场,将收益不断投入到市场的运营发展中;遇到行业困难和挑战时与经营户同舟共济,共同攻坚克难;善于发现并抓住市场发展的新机遇,强化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值得其他市场借鉴和思考。

五、发展建议和措施

(一)政府层面,三方入手激发活力。把握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是做好统筹规划,促进市场优化布局,协调发展。成立市场发展集团,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区域市场,带动地区块状经济和行业发展。将市场改扩建项目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协同配合台州发展空间布局,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二是加大政策扶持与加快落地。促进市场做大做强。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制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市场改造建设,对取得国家级和省级认定荣誉的市场、对地区产业起明显带动作用的市场和群众生活基础性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奖励。依托市场探索举办政府级特色产业展销会或交易会,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行业地位,吸引客流人气。推进出台的政策落地落实,以出台的《台州市农贸市场更新提质四年行动计划(2023-2026年)》为契机,通过农贸市场工作的更新提质,带动专业市场的提档升级,不断释放政府政策红利。三是强化市场经营秩序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治理市场乱象,推动诚信经营,营造便利消费、放心消费环境,不断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满意度。

(二)产业层面,打造产地型市场。把握产业升级,智能化改造的红利时期。一要龙头带动,实现协同化发展。发挥区位优势,瞄准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点,依托农港城、黄岩中国模具博览城、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天台白鹤国际袜业城等龙头市场,聚合台州丰富的产业资源,加大市场和产业的融合结合,以市场带动产业、产业联动市场,使市场成为产业展示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平台。通过做大做强各地龙头骨干市场,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形成合力,为台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二要科技赋能,实现智慧化发展。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手段,探索市场智慧化发展道路。通过云逛菜场,云购物增加消费者购物却趣味性和便捷度。通过浙食链、GM2D等方式让食品来源可溯、产品安全可靠,帮助生产企业更好地实现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链条管控,也让市场商品流通变得更高效、智慧。通过浙江省商品综合管理平台等智慧平台,对市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与分析,让市场方更好的了解行业运行动态,更好的进行运营发展决策。三要新旧结合,实现综合化发展。人气是市场兴旺的关键因素,要充分适应大众文化,体现普惠化、便捷化,持续增强市场的吸引力。积极开展招商宣传工作,尽全力争取行政性资源,如举办全国性的农博会、渔博会或展销会,通过展会等载体打开市场知名度,提升市场认可度。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更好巩固市场地位。

(三)市场层面,内外兼修聚力升级。把握好消费复苏,经济持续回升的有利时期。拓展消费新空间,打造消费新场景,丰富消费体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将旺盛的消费需求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购买力。一是不断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大力开展农贸市场周边环境整治行动,按照疏解引导一批、规范集聚一批、打击整治一批进行分类处置。妥善处置马路市场,还路权于民、还人气于市。对各类市场的土地、人才、资金、税收、基础设施等要素供给也要做好保障,解除市场日常经营中的后顾之忧。二是不断探索网上市场。抓牢“互联网+市场”时代机遇,整合全市市场资源,以“数字市场”建设为手段,打造网上品牌,实现线上线下市场的有机统一,不断探索未来市场新模式,提升市场的服务功能和半径,在日趋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三是不断提升市场服务水平。服务能力是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通关专业的团队,现代化的管理,让“管市场”变成“兴市场,强市场”,构建市场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和良好秩序,让经营户和消费者对服务可知可感,增加市场的人气与综合实力。四是不断发挥市场协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协会桥梁纽带功能,积极搭建政府和市场沟通联系的桥梁,协助对接资源,化解市场急难愁盼的问题。充分发挥协会分析研判功能,通过对市场进行调研分析,主动开展咨询和指导,为市场的举办、运行和经营提供决策服务,定期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市场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制订市场政策、制度和法规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协会监督管理功能,监督市场安全管理,信用建设等制度落实情况,带动行业自律,提高市场经营水平和管理水平。

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12月2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