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台州“密码”

  •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 发布时间: 2024-12-31 08:47
  • 作者: 王艳
  • 浏览次数:

草地音乐会

黄岩图书馆

在文化驿站,感受城乡文化生活的发展;在和合书吧,体验徜徉书海的乐趣;在社区文化礼堂,感受一场文艺演出带来的欢乐……这些丰富多彩且贴近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如今已成为每一位台州人的日常。

昨日,记者从台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获悉,近年来,我市持续建设品质化公共文化空间,提供精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标准化公共服务模式,培育专业化文化人才队伍,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长。

家门口的“文化圈”,覆盖全市

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内,可以做些什么?

把这个问题抛给天台县平桥镇峇溪村的村民,他们会扫一扫“浙文惠享码”,展示手机里显示的内容。方圆2公里内有10处文化场馆,包括村文化礼堂、王德惠书画馆、逢祥书屋等,都是看书、观展的好去处。如果对送戏下乡感兴趣,本月还有6场文化活动,时间、地点、剧目一清二楚。

自2022年以来,台州市积极建设覆盖全市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实施公共文化设施专项提升工作,目前全市130个乡镇(街道)均单独设置文化站,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638个,乡村博物馆46家。

为了丰富“文化圈”内的公共文化空间,我市累计投资超41.6亿元,相继建成开放黄岩文化馆新馆和图书馆、温岭文化中心、玉环图书馆、天台文化中心、仙居城市文化综合体等地标性文化设施建设,带动各类文化创新项目积极入“圈”。

值得一提的是,台州这座书香城市,对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也相当有“想法”。比如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创新打造一批融阅读展览、文化沙龙、购物休憩等服务的新型文化业态,建成文化驿站75家,和合书吧178家。随着朵云书院、大隐书局、钟书阁、三联书店相继落户台州,台州“品牌书店矩阵”逐步形成。

优质文化服务,市民触手可及

少儿器乐串烧、萨克斯、越剧、古琴、旗袍秀……12月28日晚,台州市第34期“文化超市4.0”公益艺术培训班结业汇报演出在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剧场举行。20个节目轮番亮相,精彩纷呈。参与演出的,并非专业演奏家,而是参加培训班的普通市民。

从2008年至今,台州市文化馆“文化超市”公益艺术培训项目已经开展了16年。这里以全民艺术普及为重点,积极创建多元化、多视角、广覆盖的公益文化品牌,每期开设丰富多彩的双师课程,涵盖十二大门类、60多项线下课程,为市民提供工作之余的优质文化服务。

像“文化超市”这样,让市民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还有“草地音乐会”“乡村艺校”“诗在台州·阅见和合”阅读市集等。这是台州构建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体系,建立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重要成果。其中“乡村艺校”现有130所,累计授课2万课时,惠及群众超24万人次。

近年来,台州还致力于打响全域文化惠民品牌,承办高规格文旅活动和文艺赛事,连续3年为央视跨年晚会提供录制场地。数据显示,市县两级每年集中举办各类精品活动5000多场次,带动基层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万多场次,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厚植成长热土,激发人才活力

“天上星,亮晶晶;地上灯,盏盏新……要问最亮是哪一星?头上这颗‘芳允星’!”清亮的童声唱腔,将观众的目光牵引到舞台上闪烁的点点星光里。今年7月,台州乱弹现代戏《追星者》连续两晚献演国家大剧院,完美呈现了又一精品力作。

据悉,该戏从题材规划、剧本创作,到研讨提升、创排首演,历时两年之久,主演团队均为台州乱弹剧团演员。剧团始终用科学与专业的态度对待人才成长,鼓励演员不断打磨演技、精湛技艺,因此精品佳作不断。

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对于培育专业化文化人才队伍,台州建立健全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台州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工程、文艺名家名团展演工程和舞台艺术中青年人才创作激励计划,硕果累累——台州乱弹现代戏《我的芳林村》选段荣登2024新年戏曲晚会,越剧《第一缕阳光》亮相国家大剧院等。

专业队伍给力,基层团体也日益壮大。

一方面,我市实施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每年举办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暨文化礼堂管理人员培训班,截至目前共有省级文化示范户34户、乡村文化能人78名,基层文艺队伍成为各地开展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另一方面,聚焦基层文化工作短板,全市实施万名“文化大使”培育工程,组织文化志愿队伍到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各类艺术辅导等活动,年均超过100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