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290/2024-11646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29 |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2024094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黄燮军委员: 您在台州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整治城市“六乱”,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第2024094号)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意见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议提案中提出的提升城市品质的三个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和启发。一、相关建议答复 (一)关于理顺工作机制,构建齐抓共管格局的建议。一是加强高位领导协调。2023年6月28日成立台州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城乡建设管理决策的重大事项研究、预决策、督办和指导,办公室主任由市建设局主要负责人、市综合执法局主要负责人共同担任,充分发挥高位协调和统筹推进作用。二是制定管理规范标准。分行业细化优化《台州市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和作业规范》《台州市瓶装燃气企业管理办法》《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台州市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标准》《创建“和合街区”工作规范和制度》等一系列标准制度,汇总执法局43篇城市管理规定,制定《台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规定汇编》,不断推进城市管理各行业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三是构建共享开放的数据资源体系。依托省市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公共数据基础域、共享域、开放域、智能域、安全域,为全市数字化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基础域包括公共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归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数据资产管理系统等;共享域包括数据共享系统、分析挖掘工具、算法模型、台州特色专题库等;开放域包括开放授权系统、沙箱系统、开放数据空间和融合计算等;智能域包括智能中台、算法服务、视频分析等;安全域包括数据脱敏系统、安全监管系统、态势感知系统等。 (二)关于聚焦管理弱项,细化强化工作举措的建议。一是推广多样健全的应用支撑体系。统筹利用全省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应用支撑体系,包括公共信用、空间治理、可信身份认证、电子签章(签名)、业务中台、智能中心等通用组件,强化业务中台的交互、表单、路由等集成功能。积极探索、不断丰富本地特色应用组件,为各地各部门开发业务应用提供公共支撑。二是规范广告设置。出台了《台州市区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台州市区门头招牌设置导则》《台州市区户外公益广告管理和设计导则》等,通过政务服务2.0实现线上审批,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城市容貌要求进行审批,明确户外广告管理工作的各方责任,以“谁设置谁维护”为原则,加强对户外广告相关责任人的管理。并以“减量化、景观化、资源化”为目标,以解决户外设施数量多、设置乱、品质低等突出问题为切入点,深化户外设施专项治理,坚决拆除未经审批备案擅自设置、不符合设置规划、违反标准规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等的城市户外广告设施。三是开展城市体检行动。把城市体检作为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完成1个城市综合体检,和供水与污水、防涝、环境卫生、燃气、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6个市政公用领域专项体检,整体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四是加强道路占用挖掘管理。施工前,统筹做好城市道路占用挖掘审批工作,汇总挖掘信息,合并挖掘工程,避免重复开挖;施工中,做好现场指导和监管工作,做到科学挖掘、文明施工,减少施工扰民行为;施工后,定期对开挖点位开展“回头看”,确保点位按原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及时予以修复。五是开展“建管养”一体化改革。市交通局积极研究、探索市区公交基础设施“建管养”一体化改革,致力于推动建立市区公交站亭统一建设、管理、养护的体制机制,以不断提升公交基础设施形象。六是管控盲区见缝插绿。今年参照《台州市口袋公园建设指南》,以补齐台州市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盲区为原则,以满足周边居民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在全市主城区范围内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地块、边角区域、老旧绿地、桥下空间等闲置区域“见缝插绿”,持续有力开展口袋公园新改建工作,完成新改建口袋公园40个。 (三)关于创新管理方式,形成全民参与氛围的建议。一是构建全市统一数字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AI等技术,迭代升级到城市治理系统,并在全市推广使用,通过数字赋能城市管理,有效破解执法任务重、人手少等问题,打造“全市统筹、全面感知”城市智慧化治理新格局,实现管人管事双提升。以行政执法证据共享和执法AI智治两大应用为特色引领,整合6个(数字市政、数字园林、数字环卫、数字物业、数字执法和数字垃圾)业务条线12个应用,构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城市管理“一网统览”。全市汇聚各类物联网设备总共20316个,包括自建设备967个,其中60个智能窑井盖、24个水位监测;共享公共数据平台设备18817个,其中携带智能算法的设备712个;其他普通共享监控设备16416个,其中高空瞭望934个。实现各类视频监控数据接入、物联网采集感知数据接入平台。为队员配置单兵执法仪506个、车载云台50套。围绕数字改革,探索打造智慧化管理和智慧化执法等方面应用场景。加快城市治理系统协同中心建设,融合数字城管、街面治理和督查考核系统,实现问题从发现到处置全程网格化。迭代升级综合执法“智联网”系统,积极运用智能感知摄像头、无人机、智能云台等数字化设备,实现城市管理“一键抓拍、智能派处理反馈”的闭环流程。二是开展啄木鸟微信随手拍。为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使城市乱象处置更加高效,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使用“随手拍”小程序,搭建起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便民平台,形成执法局主抓,市民共管的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随时反映身边各种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不文明行为,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网上办、马上办,构建起“共建共管”的城市治理运营新模式。截至6月收到市民上报的城市管理案件10404件。三是开展第三方市容市貌管控暗访。市城管委自2018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了城市管理第三方专职评价队伍,总结固化了一套科学的第三方评价机制,负责定期对环卫、市容、园林、市政、物业等方面开展综合性暗访评价,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和支撑。 二、开展情况 (一)推进高位协调机制建设。会同建设局召开了第一次建管委例会,加快构建纵向联动、横向联通、扁平高效的工作格局,通过台州市新改建“口袋公园”和提升城镇污水收集效能的工作计划,营造洁净、养眼、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加快推动市区污水系统从“区域独立”向“一体化”转变,推动城市能级品质提升。 (二)实施“月季花”行动。积极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季花”品牌,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绘好管理“图样”,锤炼“绣花”本领,做到“一月一主题、一季一小结、一局一品牌”,实现月月行动,季季“开花”,现已完成1月共享单车规范停放行动、2月“牛皮癣”小广告专项整治行动、3月增花添彩行动、4月人行道清障行动、5月“僵尸车”清理整治行动和6月人行道整修行动。 (三)持续开展暗访评价模式。每月委托第三方评价公司对全市开展市容市貌管控暗访,至今已组织第三方评价公司和各处室完成了6次实地暗访,累计发现问题2110件,市容市貌管控得分率从1月88.21%增长至6月89.77%,精细化管理程度逐步提升。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七分服务两分管理一分执法”的城市治理新模式。推动城市管理和执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关口前置,推进各县(市、区)局、市局直属各单位压实全市城市建成区网格责任,落实执法管理线条街长制,全面应用城市治理系统,加强城市管理事件闭环,大幅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实现街长信息准确率98%以上,基础信息准确率90%以上,三个月攻坚期间管事量同比增长20%以上,全年管事量增长10%以上,城市问题有效处置率达到98%以上。 (二)有序开展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提质焕新”牵引性抓手作用,促进城市管养、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城市安全等方面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积极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月季花”品牌,继续开展城市公园家具修缮、物业住宅小区整洁、主次干道占道经营整治、树池修缮美化、城市道路平坦、“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等6项行动,实现月月行动、季季“开花”。 (三)提升城市运行治理能力。深入研究公交站亭建设技术指引,推动公交站亭风格统一。以“一屏观全市,一网管全市”为目标,迭代升级“城市大脑”。建设事件中心,对接民呼我为、基层网格、数字城管等多个核心系统,汇聚消防安全、矛盾纠纷、市容村貌等各类城市治理事件,通过多元融合分析,围绕事件高发区域、多发类型及频发人员等维度,形成预警预测信息。注重实战实用实效,梳理整合数字化场景应用。以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为统一工作台,聚焦城市运行、基层治理等主题,贯通大综合一体化、民呼我为、智慧消防等省市场景应用,助力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联系人:王 晓 联系电话:135****5818 邮 编:318000
台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7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