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咔咔”响,有病?没病?

  •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 发布时间: 2024-11-29 08:56
  • 作者: 王怡 吴畅
  • 浏览次数: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被称为关节。作为人体较大且复杂的屈曲关节,膝关节不仅要承受日常体重的压力,还肩负着人体参与各项活动时的重任。

最近,很多网友发言表示,自己每次运动或蹲起时,膝关节会有弹响,甚至还有疼痛症状,这属于正常现象吗?需要治疗吗?记者就此采访了台州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医师叶嘉靖。

关节“咔咔”响,需要治疗吗

膝关节弹响,顾名思义是指膝盖在活动的时候,关节周围的肌腱、骨骼等滑动发出的声音,常提示关节组成的某些部位发生变化,如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关节外侧腘肌滑动产生的声音,医学上又称之为“弹响膝”。

“膝关节弹响,又分为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两大类。”叶嘉靖说,一般而言,生理性弹响的响声清脆、单一、不重复,这些响声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关节在受到牵拉或弯曲时,扩大了关节腔,使得关节腔内压力继续下降,导致溶解在关节滑液中的气体析出,形成微小气泡。

这些微小气泡,慢慢又会彼此融合,形成一个较大气泡,而当气泡破裂或与关节滑液一起发生震动时,就出现了清脆的响声。

“有的人日常生活中喜欢做掰手指动作,伴随关节会发出‘咔咔’的响声,这属于生理性弹响。”叶嘉靖说,同样,在膝关节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时,突然做屈伸、牵拉动作,膝盖发出弹响,这也是正常情况,不需要治疗。

至于病理性弹响,就有所不同了。“病理性弹响是由关节内或关节周围各种病理因素导致的,属于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性紊乱症状。”叶嘉靖说,需要说明的是,膝关节病理性弹响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病症的表现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重视病理性弹响的信号

当出现病理性弹响,一般考虑患者可能有退行性骨关节炎、髌股关节紊乱、髂胫束挛缩、髌下脂肪、半月板问题、滑膜软骨瘤病、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韧带陈旧性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比如在中老年群体中较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表现为多关节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天鹅颈样等畸形,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例如发热、贫血、心包炎等关节以外的症状。”叶嘉靖说,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如果出现无痛性、偶发的膝关节弹响,不必过分紧张。但当弹响频率高,或伴随疼痛、外伤等症状时,建议进一步就医检查。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半月板损伤,这种损伤大多是由于运动时不慎受伤所致。“外伤引起的弹响,一般响声清脆、频率高,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叶嘉靖说。

针对病理性弹响,通常可以利用X光检查评估关节结构,排除骨折或关节炎,以及磁共振检查,详细了解软组织和关节内部的情况。“还有一种关节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关节内部,方便医生判断患者病情,必要时进行治疗。”叶嘉靖说。

日常如何保护膝关节

膝关节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承受着身体绝大部分重量,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伤的身体部位之一。那么,日常该如何保护好膝关节,预防和缓解关节弹响呢?叶嘉靖表示,可以从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方面入手。

首先,要减少关节“负重量”,关键是保持理想体重,通过适当减肥降低关节压力。“运动是减肥的不错选择,但要注意的是合理运动,避免关节过度使用或冲击性锻炼,导致膝关节受损。”叶嘉靖说。

其次,运动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肌肉,以便于更好地为关节提供支撑、减少弹响情况的发生。

最后,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三餐定时吃。“关节不太好的人群,日常要确保钙与维生素D充足,可以适当摄入软骨素营养关节软骨,维护骨骼健康。”叶嘉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