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即将进入高发期 |
|
|
|
进入11月,天气逐渐变得寒冷、干燥。这段时间,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群也开始明显增多,尤其是一些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小孩,稍有不慎就容易中招。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需要接种疫苗吗?如何在即将带来的冬季做好个人防护,预防此类疾病?针对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台州市卫生监督所)传染病防制科医师李佐,为大家答疑解惑。 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据李佐介绍,冬季往往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我市常见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感染、水痘等。 其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通常有不同临床表现。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头痛、咽干、咽痛等;支原体肺炎,则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多发性干咳、剧烈咳嗽,以及头痛、流涕、咽痛等症状,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为早期肺部体征不明显而延误病情,导致肺炎,其中学龄儿童最容易发病。 再比如,人群中较常出现的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高发。区别于普通感冒比较单一的症状表现,流感患者除了会出现发热、咳嗽、流涕以外,还可能有畏寒、寒战、头痛、咽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 “流感虽然起病急,但常呈自限性,大多数患者能在一两周内康复。不过,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李佐说。 流感和新冠病毒一样,普遍在人群中易感,对于孕妇群体、老年人(尤其是65岁以上)、幼儿(尤其是5岁以下)、婴儿(尤其是早产儿或6个月以下的婴儿)、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以及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重症,因此要格外警惕。 每年“流感季”疫苗接种很重要 从防病和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来说,接种疫苗是降低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对自身危害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从而预防相应病原体的感染。 以流感为例。李佐介绍,目前我市在用流感疫苗包括三价流感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和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其中,三价流感疫苗儿童型适用于6-36月龄儿童,价格在31-68元之间;成人型适用于3岁以上人群,价格在55-88元之间;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价格为88-198元;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则适用于3-17岁人群,价格在298元左右。 由于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会造成既往感染或接种疫苗产生的“免疫保护”失效。而通常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体内的抗体水平持续保护时间在6-8个月,因此,建议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以最大程度获得保护。 李佐特别提醒,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孕妇及6-59月龄儿童群体,以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为重点、高风险人群,优先推荐接种。 需要注意的是,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过敏,或有过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此外,一些处于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患者,建议待痊愈或病情稳定控制后再进行接种。 “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过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医生评估后考虑是否接种。”李佐说。 目前,市民可通过线上搜索“浙里办”APP,点击“浙里接种”模块,从“疫苗预约-流感疫苗”选择接种门诊预约接种。大家也可以就近前往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预防接种门诊咨询,并预约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单位留观半小时,如果没有异常,可以离开。“回家后,要注意休息,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如果出现异常现象,要向接种医生咨询并报告,必要时到医院就医。”李佐说。 养成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 根据不同疾病的发病特点,有些疫苗能够提供终身保护,有些疫苗则需要每年接种或加强接种,才能持续提供保护。因此,大家除了结合当地疾控部门推荐和自身情况,及时接种疫苗以外,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建议大家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潜在感染者的接触机会。李佐说,在进入公共场所或人群密集地时,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以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或最好佩戴好口罩,可以有效阻断病毒通过飞沫进入呼吸道。 良好的通风,有助于减少空气中传染性呼吸道颗粒的积聚。冬季在家时,建议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流通。“可以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李佐说,不过,开窗时要注意保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净化室内空气。 日常生活中,还要多注意个人卫生。例如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特别是在手有明显脏污时、咳嗽后、打喷嚏后、擤鼻涕后、饭前便后、取下用过的口罩后、与他人握手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时刻。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住口鼻,避免飞沫四溅,感染他人。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密封存放于垃圾袋中,并及时处理垃圾桶,避免其他人接触。在家时勤换衣物、床单被罩等,勤洗、勤晒被褥,避免发生感染现象。 饮食方面,保持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平时多喝开水,可以让鼻黏膜保持湿润,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 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每周最好进行适量运动,例如散步、慢跑、瑜伽健身等,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雾霾天时减少户外活动。 在现代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压力下,大家还要学会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力提高。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呼吸道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配合专科医生接受规范诊疗,避免延误病情。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