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012/2024-11584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成文日期: | 2024-10-22 |
信息来源: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发布时间: 2024-10-22 10: 07 | 作者: 李利卫 | 浏览次数: |
台州是中国主要渔区、浙江渔业大市,拥有全国著名的大陈渔场和三门湾等海水养殖场所,被誉为“东海渔仓”。近年来,我市坚持“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总目标,深化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突出技术服务指导,涌现出了一批绿色生态健康、提质增效明显、示范带动较好的养殖技术与模式。
围绕全市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牵头,筛选出一批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案例,供全市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金刚虾高位池分级养殖高产技术试验
金刚虾又称斑节对虾、非洲草虾,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等地,是一种生长快、抗病力强的高温品种。因其个体大,肉质鲜美,深受沪、杭、宁等大城市的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比南美白对虾高出1倍多。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由于受病害影响养殖成功率并不高,因此各地都试着引进金刚虾,采用“白加黑”的养殖模式(即一茬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茬养殖金刚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笔者于2022年开展了金刚虾高位池分级养殖,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结果报告如下,供水产同行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高位池及配套设施
试验地点位于浙江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三门县蛇蟠岛基地。选择上端呈正方形的锅底形水泥池高位池18口,每个高位池占地面积1.7亩,上口为40米×40米,采用伞式钢索保温棚结构,池中央设有排水口,池底坡度约50°。水泥池底设置纳米气盘40个,配4台功率为1.5千瓦的水车式增氧机;另外配备海水蓄水池8亩。
1.2放苗前准备
高位池消毒后注水,水深1.5米,水体用40ppm的漂白粉消毒处理,爆气24小时后用硫代和果酸等解毒,然后用少量氨基酸、红糖和EM菌等肥水。
1.3虾苗放养
金刚虾苗种购自粤海福建基地,为P3苗,共600万尾,通过车辆运至公司基地,虾苗个体很不均匀,活力一般,放入三个池子,每池各放200万尾,当晚水温27℃,pH:8.2,水体泼洒维生素C和多糖等抗应激药物。
1.4饵料投喂
投苗当晚投喂少量刚孵化的丰年虫。第二天每天两餐丰年虫,四餐小苗微颗粒饲料。3天后停止投喂丰年虫,每天只投喂四餐饲料。前期按苗量的10%左右投喂,等虾开始上料台后,根据摄食情况,以料台一个半小时吃完为标准酌情加减,金刚虾吃料较凡纳滨对虾慢,因此观察料台要久一点,保证虾吃饱吃足,避免自相残杀。
1.5水体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注意水质的调控,定期投放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EM菌等。金刚虾有潜底习性,平时需加强排污和吸污,保持底部干净。
投苗一星期后开始排污,前期一天一次随着喂料量的增加而增加。后期视水质情况每天排污次数增加至4-5次。每天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10%左右,后期由于残饵和虾排泄物增多,换水量适量增大。在养殖中后期,需要大量换水刺激脱壳。每星期视水质情况定期补一次肥和一次菌。
1.6筛选分级
从一级标粗到四级养成时,采用地笼网筛选分池,在分池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虾体损伤;在分池后,水中泼洒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
1.7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巡塘,观察对虾活动情况、摄食情况、粪便颜色等,做好三项记录。养殖后期,由于温度下降,需盖上塑料薄膜保温。定期检测水质指标,pH控制在7.2-8.5范围,控制氨氮、亚盐指标,总碱度控制在120以上,用生石灰、小苏打、有机酸加红糖等和乳酸菌、芽孢、光合和硝化细菌等进行调控。
1.8防病措施
以生态综合预防为主,定期调水,添加多糖类免疫增强剂等增强虾体质。养殖后期固着类纤毛虫容易引起对虾脱壳困难,应提早发现及时治疗。若发现病死虾,及时捞出,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天在饲料中添加一餐多糖或多维,隔天拌乳酸菌一餐。中后期经常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海洋红酵母等产品。由于高温期中后期水质变化大,很容易发生倒藻等情况,可采用10天左右用5-10ppm漂白粉溶液全池泼洒,起消毒杀菌和刺激对虾脱壳的作用。半个月测一次水体和虾体弧菌,如发现超标,用蛭弧菌和碘等拌料加泼洒进行杀菌。中后期4~5天用过硫酸氢钾、二氧化氯泡腾片或高铁酸钾全池抛洒进行底改。定期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等产品,促进虾蜕壳后尽快硬壳。
1.9收捕上市
苗种放养100天后,金刚虾达到70头/千克时,可用网眼3.5厘米×3.5 厘米的 16节地笼网起捕,每池每次筛150-250千克,这样每天3个池轮流筛选捕大留小,每池筛掉1250千克左右后,余下的继续养殖至30—50头/千克时集中上市。
2.结果
2.1分级养殖成活率
一级标粗期:6月11日三口池,投苗600万尾,水位1.5米,经过7天标粗,共出苗510万尾,规格约4万尾/千克,标粗成活率85%。
二级标粗期:6月19日分苗,6口池,水位1.8米,每池放苗85万尾。7月21日经抽样,共出苗408万尾,32天的培育平均规格达到1800-2200尾/千克,标粗成活率约80%,
三级标粗期:7月21日分成12口池,水位1.8米,每池放苗34万尾,经过30天的培育平均规格达到400-560尾/千克,经抽样,出苗308万尾,标粗成活率约75% 。
四级养成期:8月20日分成18口池,每池放苗17万尾,至销售结束,共计约306万尾,四级养殖成活率约99%。
2.2收捕结果
从6月11日P3苗开始标粗到11月15日捕完,养殖时间158天,18口每口1.7亩的高位池共放苗600万,苗种养成成活率合计约为51%左右,共捕获规格24—70头/千克的金刚虾4.895万千克,总产值391.6万元,由于后期规格大,平均价格约80元/千克,平均亩产量约1600千克,净利润179.4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3投入产出对比
金刚虾销售总产值391.6万元,总成本212.2万元(其中塘租20万元,苗种16.8万元,饲料费110万元,渔药16万元,水电费18.5万元,人工工资30.9万元 ),净利润约179.4万元。
3.讨论
3.1选择大小均匀的优质苗种。在金刚虾苗选择上建议选均匀度好的P7-P8苗,在运输时必须小心,打包密度要稀。由于我们放的是P3苗且均匀度很差,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并且一直参差不齐增加养殖难度。
3.2养殖过程中要重视改底与排污工作。金刚虾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体表和鳃很容易附着脏东西和滋生纤毛虫,在养殖过程中强化改底排污、定期消毒促使其快速脱壳是成功的关键。在脱壳前后多补充钙镁等微量元素,可提高成活率和品相,有助提高销售价格。
3.3养殖后期要做好保温。由于金刚虾为高温种,最适水温28-34℃,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当水温降到24℃时吃料减少、脱壳周期延长、生长缓慢。浙江地区在十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到十一月初几乎不生长,导致后期饲料系数偏高,生产成本上升,基本上为1.8,有几口池甚至超过了2。建议浙江地区放苗时间尽量提前到5月中旬,9月中旬就提前盖棚保温养殖,因为越到后期价格越高。
3.4分级养殖,降低风险。对同一批虾苗进行分级养殖,可合理调节养殖密度,缩短单一池塘养成时间,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病害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和效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