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台州市六届三次党代会  > 图片新闻
整合资源收入节节高,综合服务养老安心享……
发挥台州特色,奔向共同富裕
信息来源: 台州晚报 发布时间: 2024-01-03 08: 30 作者: 陈佳杰 浏览次数:

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血蚶“共富工坊”。

实现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就像古人提出“小康”“大同”的理想,便是对共同富裕的憧憬和向往。

共同富裕是顾及社会各个群体,能使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可度全面跃升的。为此,我市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为目标,走深走实台州特色的“九富”路径,加快推动“发展型”体系向“共富型”体系跃升转变。

2023年以来,全市“共富工坊”建设持续推进,以老年食堂等为代表的居家养老服务不断完善,一个个“共富同心圆”覆盖村居、社区,让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群体共享“共富成果”。

乡贤带富,开拓市场让全村致富

走进三门县海润街道涛头村,咸咸的海风带着一丝水产的腥味,味道越重说明离喂料的养殖塘越近。

在这个近七成村民参与血蚶及青蟹养殖的村子里,“共富渔塘”是全村的养殖“示范塘”,也是涛头血蚶能在几年间身价上涨,走出国门的秘诀所在。

“我们依托血蚶‘共富工坊’,做好‘红心’共富文章。从无公害养殖、全流程追溯等细节入手,赢得市场肯定。在销售渠道方面,‘共富工坊’借助乡贤的力量,不断拓宽血蚶的销售市场,打造‘涛头血蚶’品牌。”涛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林后宜介绍,血蚶“共富工坊”成立后,升级了全村的血蚶等养殖产业链,全面提升工坊创富带富能力,高效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增收。

自工坊建成以来,涛头村将血蚶卖到美国、韩国,拓宽了海外市场。随着“涛头血蚶”品牌影响力的逐步形成,该村血蚶的售价提高6%以上,带动涛头等周边村养殖户年增收300万元以上,涛头村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其“三改”模式入选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第一批)名单。

今年62岁的杨天人跟血蚶打了二十多年交道,家里早年靠着养殖业建起了小康楼。在他看来,村里推行标准化养殖,打造“涛头血蚶”品牌是带动整村血蚶产业链发展的好事。“品质好了,价格才上得去。我们包了三十来亩塘,明年产值能有四五十万元。”

老有所养,托起幸福“夕阳红”

“这份的饭多点,压压实。”

“这份不要白萝卜,蔬菜换别的。”

……

12月27日下午4点半,叶美云提着保温箱在怡家社区食堂(云西店)等着,打菜的阿姨将一份份饭菜打包装好,叶美云接过后仔细核对一遍用餐要求,再装进配套的保温袋里,最后放进保温箱。

“不吃蔬菜、咸菜”“豆制品、肥肉不吃”……叶美云每天要给十多位老人配餐,每位老人的要求都被打印下来贴在袋子上。叶美云告诉记者,她负责配送的老人多是独居,有的腿脚不方便,送餐上门能保证他们在饭点吃上热乎菜。

一张张备注纸条,标明了地址和时间,有花园新村的、有红旗新村的,最远的一位住在东山公园附近。“基本每顿饭都是13元,3份菜和1份饭,每天送中、晚两餐。”叶美云说。

除了“外卖”服务外,怡家社区食堂每天还为周边居民提供堂食服务。该食堂工作人员杨英介绍,食堂每天要接待200多位居民就餐,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还有一些年轻人也会来吃。

老年食堂的饭菜注重清淡,少油少盐但不少花样。每餐二十来个菜品,价格基本在3元到10元不等。收费方面,老年群体还有“专属优惠”,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消费打七折,95周岁以上的老人可免费就餐。

家住云西小区的王大爷,基本每天都会到食堂就餐。“一个人住,自己烧饭麻烦。食堂这么多菜自己选,吃完不用洗碗、没有剩菜,太方便了。女儿还特意给我办了卡,我每天到点了来吃就行。”王大爷说,来食堂吃饭有人气,胃口都好了。吃完在小区里散步,走两圈,消消食再回家看个新闻,自在舒坦。

成果共享,走深走实特色共富路

不论是先富群体整合资源带动后富的“共富工坊”,还是应养老需求而生的老年食堂,都是围绕“共富”做文章,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共富成果”带来的红利,一个个项目落地,台州正在市域层面加速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美好社会形态。

今年以来,我市迭代完善“台州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系统架构图2.0版”,配套出台工作要点,新增一批台州特色“九富”跑道。

强村富民,带动整村致富。我市发布全国首个《“共富工坊”建设与运行指南》地方标准,不断迭代优化工坊建设管理运营体系,推动“共富工坊”扩面提质增效,全市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057家,带动从业人员5.2万人,打造形成一批“规范程度高、辐射宽度广、带富力度大”的示范集群。

关注“一老一小”,让共富成效触及民生问题的各个角落。目前,我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48万人,以“老年食堂”“老省心”综合体为代表的居家养老服务着为数众多的台州老人。今年,全市新建老年助餐点186个,完成配送餐634万人次。

“扩中”“提低”,“因人施策”缩小收入差距。台州实施技术工人“扩中”改革,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并编制形成了全国首个技能型社会建设规划,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推动技术工人“技能创富”。

下阶段,我市将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完善基层治理为有力支撑,进一步打造“生活富裕富足、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环境宜居宜业、精神自信自强、社会和谐和睦”的可感知图景,率先形成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美好社会形态,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市域样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