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872/2023-1084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3-08-30 |
台州市商务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第2023262号提案答复的函 |
|
|
|
郜志雄委员: 您在台州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建设RCEP数字贸易示范城市的建议》(第2023262号)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夯实RCEP数字贸易物流基础 近年来,我市头门港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台州港口岸扩大开放、台州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形成了以头门港区、大麦屿为核心的开放型港口发展格局。下阶段,将积极完善“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 (一)积极打造陆海物流大通道。积极推动金台铁路电气化衔接工程启动实施,争取金台线早日纳入95306货运平台,融入国家铁路网。主动作为,深度参与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加快推进台州港区统筹发展和一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升LNG、煤炭、矿石等主要大宗散货泊位通过能力和效益,打造世界一流强港南翼枢纽。拓展义新欧班列“台州号”双向线路和密度,开通进口班列,设立海外仓和国内集货仓。年内新增并常态化运营5条以上RCEP成员国近洋航线,打造以进口水果和进口水泥为特色的精品航线,推进大麦屿对台客货直航,积极融入RCEP,全面对接东盟国家,争取成为浙江乃至全国参与RCEP的重要前沿阵地,畅通“海上丝绸之路”。 (二)建设重要物流枢纽。一是打造头门港物流基地。以头门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综保区和口岸开放即将通过验收为契机,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头门港的整体开发,使头门港真正发挥我市物流大通道建设的“龙头”作用。推进头门港一期进港航道、三期码头改造和口岸作业区、500万吨水泥中转配置站项目等项目建设,6月份前实现头门港区口岸扩大开放和综保区开关运营,7月份前开工建设头门港铁路支线二期项目,解决进港登岛“最后一公里”,加快打造集装箱支线港、区域性中转港、产业配套港,成为联结东盟、中亚的重要物流枢纽。二是打造台州南铁路智慧陆港。年内开通运营台州南铁路物流基地甬台温、金台铁路“两站合一”,完成台州机场改扩建工程建设,推动铁路园、物流园、产业园“三园”融合发展,构建“物流+工业+商贸+金融”的经济格局。 (三)织密物流网络。以全市“一盘棋”的站位,围绕“五大城”建设,充分考虑未来产业发展的物流需求,统筹布局物流园区和重大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台州市物流园(路桥)、台州黄岩传化洲锽公路港、玉环网营物联智能供应链区域运营总部现有物流园区资源整合、完善配套,加快建成金台铁路临海东站和头门新区货运站,并谋划建设智能化仓储、立体仓库等。坚持数字赋能现代物流业发展,将物流基地—物流园区—分拨中心—配送中心用数字手段联动起来,形成一个物理、虚拟相互通的孪生织网。 二、打造跨境电商示范工程 (一)平台建设能级跃升行动。全面推进中国(台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丝路电商”示范区,确保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尽早通过验收后正式上线运营,结合线下快件监管场所和综合产业园区,实现平台与商务、海关、税务、市场监管、邮政管理、外汇管理等政府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2020年至2023年5月共备案跨境电商企业863家,其中海外仓企业48家。争取跨境电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注册备案企业突破800家,力争2023年订单量超8000单,订单额累计30亿元以上。探索建立“跨境飞地园区”。启动温岭、玉环在杭州的2个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引进优质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和服务商,为飞地企业提供跨境运营服务,有力支撑汽配、水暖阀门、泵与电机等传统制造业的跨境转型,2022年飞地园区共出单 22 万单、销售额达 1.8亿元。积极打造“跨境线上园区”。2022年7月份发布运行台州首家本地B2B平台“云上台州”,汇集制造工厂、供应商和跨境电商卖家等资源,整合选品、采购、营销、物流、海外仓、金融等服务,赋能台州制造业产品跨境出海。 (二)主体培育科技赋能行动。深入实施跨境电商“一店一品一站”行动(即“店开全球”、“品牌出海”、“独立站领航”三项行动),围绕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和青年创业团队等类型企业,培育专业的跨境电商运营和服务主体。鼓励企业建设独立站,开展多渠道的数字化营销和引流,引导和推荐10个以上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独立站进入省级层面。同时,争取在跨境电商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上取得突破,辅导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科技能力的跨境电商企业,探索跨境电商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台州模式”。2023年全市力争培育亿元跨境电商企业16家,新增线上跨境电商店铺600家以上,跨境电商B2B出口额8亿美金以上。 (三)品牌出海创新推广行动。举办台州市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活动月,对接shein(希音)、Temu(拼多多海外版)、子不语等跨境平台卖家,与台州本土制造业开展OBM合作模式,进一步为中小品牌赋能,提升中小品牌商业机会,协助拓宽商家销售渠道。组织跨境电商企业赴海外参加重点国际贸易博览会,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提升跨境电商产品创新能力,加强跨境电商质量管理,强化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跨境电商品牌营销手段,构建海外本地化服务体系,提升出海品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2023年争取培育省级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10个以上。打造贸易线上“云上台州”新平台,形成“一站两仓三平台”格局,进一步加速扩容平台流量,逐步形成平台规模效应。2023年计划入驻供应商不少于2500家、国际经销商不少于5000家,平台成交金额不少于50亿元。 (四)跨境服务优化提升行动。加大对“头部”物流生态企业物流总部、数字化云仓、运营中心和集散中心等项目的招引力度,着力推进临海跨境电商产业集聚中心(暂名)、极兔物流项目等项目落地,结合台州外贸企业实际和产业集群,助力打造台州跨境电商阵地,实现“全球买、全球卖”。鼓励企业踊跃参各类大型跨境电商产业合作盛会,自建或租赁海外仓,以此提升我市各大支柱产业的跨境电商业务水平。支持电商企业国际化发展,借助RCEP等合作机制和框架,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三、提升跨境电商人才保障 (一)跨境电商人才内育外引。一是强化内育。推进“跨境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发挥政校企三方作用,做强人才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培育本土产业人才。二是加大外引。对接组织、人社部门,积极将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纳入“人才新政2.0”,增加城市吸引力。拓展引才渠道,开展线上“校园云招引”活动,在线上向大学生进行台州跨境产业推介,宣传台州地域特点和发展潜力,吸引更多跨境人才到台州创新创业。到2023年底,全市计划完成境电商人才培训10000人次,开展高校跨境电商招聘推介会10场以上。 (二)推进跨境电商人才职业培训。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遴选台州技师学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共完成电子商务师取证1321人次。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师相关题库建设,规范认定流程,提质增量,紧跟当下,切实做好技能人才认定。三是鼓励、支持符合要求的用人单位及社评组织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扩大认定范围,扩充认定数量,提高认定质量。编制培训教材及考核大纲,对外推广台州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模式。积极支持和引导各类职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22年12月出台《关于台州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细则的补充规定》(台人社发〔2022〕62 号)文件,大力开展岗位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技能培训,组织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分别在1200元/人、1600元/人、2000元/人、2800元/人和3600元/人的标准内给予职业技能和鉴定补贴。 (三)推进高校跨境电商培养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专业建设,扩大人才供给。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已经构建了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涵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方向)、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充分体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与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的强对应性,实现专业链和产业链、价值链对接,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被评为2023年市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下一步将争取为我市培育一批和跨境电商相关的省级一流学科、高水平专业(群)。二是深化校企联动,融合电商资源。鼓励企业引进电商人才,有针对性地制定电商人才培训计划(包含培训内容、培训场次、培训人数、培训人才输入输出方式方向)。政府、企业、高校三方通力协作,聘请国内大型电商平台、本地优质电商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来授课,并采用校企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助推校企合作,推进台州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联合企业实行电商就业创业实训合作,以“订单式”模式为企业培养相应的电商人才,构建电商人才大培训格局,形成培训资源融合流通,不断提升电商人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兴办技能竞赛,提升技能水平。将职业技能竞赛作为重要选拔途径,办好全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积极承办市级以上技能大赛。支持开展关于电商运营推广等技能大赛,对竞赛中涌现出的技能拔尖选手给予相应奖励。 感谢您对跨境电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商务局 联系人:尹璐强 联系电话:1505****609 邮编:318000
台州市商务局 2023年7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