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72580680/2023-1071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3-06-30 |
信息来源: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 2023-06-30 16: 11 | 浏览次数: |
2023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影响基本消除,稳经济政策措施效应利好国内各级市场良好运行,我市港航经济发展势头表现积极,总体呈现“港口生产稳中向好、水路运输企稳回升、运力规模增势良好、水运投资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为2023年我市港航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 台州港航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港口生产。一季度,我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73.1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标箱,同比增长10.18%、31.59%。其中,主要货种煤炭、矿建、钢铁吞吐量分别增长12.19%、45.86%、21.75%,集装箱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完成12.37、4.6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4.31%、减少5.40%,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分别完成8.57、8.4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31.16%、32.03%。
水路运输。一季度,我市完成水路货运量2794.2万吨、货物周转量4292869.7万吨公里,同比分别减少1.71%、增长11.24%。完成水路客运量3.1万人、旅客周转量158.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3.76%、43.60%。
运力规模。至3月底,我市水路运输企业共92家,同比增长17.9%。在册船舶共362艘,净载重量545.2万载重吨,同比增加6.3%。平均吨位达到15062载重吨,同比增长15.7%,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162艘,49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5%、11.8%。
水运投资。一季度,我市完成水运基础建设投资5.17亿元,同比增长143.87%,为年度目标的33.57%。
(一)港口生产情况
表1 2023年第一季度港口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
一、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1473.12 | +10.18% | ||
其 中 | 矿建 | 万吨 | 375.15 | +45.86% | |
煤炭 | 万吨 | 506.36 | +12.19% | ||
钢铁 | 万吨 | 225.94 | +21.75% | ||
水泥 | 万吨 | 83.77 | -5.17% | ||
非金属矿石 | 万吨 | 136.53 | +4.39% | ||
石油 | 万吨 | 38.11 | -18.12% | ||
集装箱 | 万吨 | 97.10 | -25.55% | ||
二、外贸吞吐量 | 万吨 | 270.55 | +23.22% | ||
其 中 | 华能电煤 | 万吨 | 228.13 | +61.93% | |
外贸集装箱 | 万吨 | 29.74 | -17.43% | ||
牧渔业 | 万吨 | / | / | ||
三、集装箱吞吐量 | 标箱 | 170335.5 | +31.59% | ||
按内外贸分 | 内贸 | 标箱 | 123740 | +54.31% | |
外贸 | 标箱 | 46596 | -5.4% | ||
按进出口分 | 进口 | 标箱 | 85728 | +31.16% | |
出口 | 标箱 | 84607.5 | +32.03% | ||
按所属公司分 | 大麦屿港务 | 标箱 | 129821 | +39.74% | |
龙门港务 | 标箱 | 22154.5 | +0.5% | ||
台州湾港务 | 标箱 | 17612 | +21.48% |
注:本表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
表2 2023年第一季度对台直航运营情况
对台直航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直航以来 累计完成量 |
运行航次 | 航次 | 24 | -7.7% | 1090 |
吞吐旅客数量 | 人次 | 0 | / | 207693 |
集装箱吞吐量 | 标箱 | 2453 | +7.7% | 35262 |
(二)水运生产情况
表3 2023年第一季度台州水运运力情况
水运生产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一、水运企业情况: | |||
水运企业 | 家 | 92 | +17.9% |
平均运力规模净载重量 | 万载重吨 | 5.9 | -10.6% |
二、水路运力: | |||
水路运输船舶 | 艘 | 362 | -8.1% |
净载重量 | 万载重吨 | 545.2 | +6.3% |
1.沿海船舶: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545.2 | +6.3% |
船舶 | 艘 | 362 | -8.1%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15062 | +15.7% |
2.油船、化学品船: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30.5 | -9.7% |
船舶 | 艘 | 51 | -8.9%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5972.0 | -0.8% |
3.万吨级以上船舶: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490.6 | +11.8% |
船舶 | 艘 | 162 | +12.5%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30286.5 | -0.6% |
表4 2023年第一季度台州客货运生产情况
水运生产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3.1 | +43.76%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158.9 | +43.60% |
水路货运量 | 万吨 | 2794.2 | -1.71%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4292869.7 | +11.24% |
(三)港口建设投资情况
表5 2023年第一季度台州港口建设投资情况
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港口建设投资 | 亿元 | 5.17 | +143.87% |
(四)台州港引航生产情况
表6 2023年第一季度台州引航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船舶 | 艘次 | 335 | +4.4% |
船舶总吨位 | 万吨 | 471.86 | +15.4% |
净吨位 | 万吨 | 277.06 | +20.2% |
二、 港航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一) 港口生产情况
1. 全港货物吞吐量有序增长
2023年一季度,在春节假期提前、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国内经济温和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大客户”战略,通过个性化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随着各港区“数智化”项目有序开展,加强港区作业流程“无纸化”进程,提升港口运输车辆通行效率,为港口生产有序恢复提供技术支撑,港口主要货种“三增一降”,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向好增长。
——煤炭吞吐量高位增长。随着下游开复工正常,终端用煤需求有序恢复,同时一季度冷空气反复影响导致居民取暖用电需求尚未结束,电厂整体日耗增加,截至2月28日,沿海八省电厂日耗202.6万吨,存煤可用天数15.2天(1月底日耗149.5万吨,存煤可用22.3天)。此外港口生产工艺的系统性升级,并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系统及工序,有效改善码头装卸水平,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今年一季度共完成煤炭吞吐量506.36万吨,同比增长12.19%。
——矿建吞吐量显著增长。一季度我市港口加强对船舶及货量动态的实时跟踪管理,针对大吨位矿建材料散货船到港的情况,有序调整集疏港策略,灵活调整大麦屿港区、头门港区等经营发展思路,有效挖掘矿建材料货源。一季度共完成矿建吞吐量375.15万吨,同比增长45.86%。
——钢铁吞吐量高速增长。自国内防疫政策放开、春节假期影响消退后,各行业陆续复苏,其中钢铁行业相关的基建产业好于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市场钢材需求快速释放并连续七周回升,下游对于钢材价格接受度相对较好。受此利好影响,我市一季度共完成钢铁吞吐量225.94万吨,同比增长21.75%。
——石油吞吐量承压下降。一季度在海外不稳定因素及国内假期的双重影响下,贸易商观望情绪较浓,补库意愿不强,同时大雾大风天气反复侵袭,影响港口靠泊作业,导致石油吞吐量出现明显下滑。我市一季度共完成石油吞吐量38.11万吨,同比减少18.12%。
2. 集装箱吞吐量强势恢复,增速向好发展
2023年一季度,我市聚焦提升码头等级和靠泊能力,优化物流运输服务,积极建设对外开放型经济通道,推动集装箱吞吐量明显好转。其中大麦屿港区新开RCEP国家新航线——“台州—日本”直航航线进一步利好和深化我市企业与日本产业链的互动合作。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港口建设,搭建业务集成平台,提高集装箱装卸效率,显著优化服务效果,促进港口吞吐量高位运行。2023年一季度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03万标箱,同比增长31.59%。其中,完成进港8.57万标箱,同比增长31.16%;完成出港8.46万标箱,同比增长32.03%。完成内贸箱12.37万标箱,同比增长54.31%;完成外贸箱4.66万标箱,同比减少5.4%。按所属公司分,大麦屿港务公司完成12.98万标箱,同比增长39.74%;龙门港务公司完成2.21万标箱,同比增长0.5%;台州湾港务公司完成1.76万标箱,同比增长21.48%。
(二) 水路运输情况
1. 水路货运量小幅下跌,货物周转量有所上涨
开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下行以及春节假期叠加影响,虽防疫政策放开,终端消费复苏情况却未达预期,短途运输船行情不及长途运输船舶,货运量不及去年同期,导致一季度货运量小幅下跌。然而随着疫情感染所带来的影响逐步消退,新建船舶陆续投入运输,新增运力较多跑长途航线,且去年受上海疫情影响,基数较小,推动货物周转量同比有所增加。一季度水路货运量2794.2万吨,同比减少1.71%;货物周转量429.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24%。
2. 水路客运强势复苏
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居民出行热情不断高涨,同时恰逢春节长假,各地游客数激增,水路客运表现出强劲复苏势头。一季度我市完成水路客运量3.1万人次,同比增长43.76%,旅客周转量158.9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3.60%。
3. 航运业景气指数略有下跌
宁波航运经济指数(NSEI)显示,1-2月航运业景气指数均值为94.5点,同比下跌8%。航运监测平台显示,1-2月80家航运监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同比下降4.4 %、57.3%,利润率下跌8个百分点。
【行业动态】国际干散货市场运价低位波动。中国传统春节、铁矿石发运减少、欧洲煤炭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持续底部运行,运价低于往年同期。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均值为1010.7点,同比下跌50.5%。其中一季度海岬型船舶中国至巴西往返航线日租金均价为8469.4美元,同比下跌29.9%。
(三) 水运投资增势迅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2023年台州水运建设计划上报投资15.4亿元,截至2023年3月底,全市共有在建水运项目9个,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同比增加143.87%,为年度计划的33.57%。其中路桥金清港成品油仓储基地(一期)工程收尾待交工验收。为确保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继续推进玉环大麦屿能源(LNG)中转储运项目码头工程、台州市北部湾区集团现代建材产业项目码头工程、浙东南现代大宗商品物流园区码头工程、台州海滨船舶修造股份有限公司5000吨级舾装码头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大力支持临海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台州港头门港区500万吨水泥中转配制站项目、头门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以及台州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管理服务基地项目。综合来看,一季度我市港航部门积极配合项目建设,时刻跟踪工程进度,取得不俗成效。
(四) 引航业务量稳中有增
2023年一季度引航船舶335艘次,同比增长4.4%;完成引航总吨471.86万吨,同比增长15.4%,净吨277.06万吨,同比增长20.2%。其中累计为国际航线船舶提供引航服务128艘次,同比增长68.4%,国际航线船舶引航服务率为100%,国际航线船舶申请引航0违规,较好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煤炭船舶引航业务量大幅提高,一季度共引航煤炭船舶114艘次,同比增长32.6%,引航总吨406.33万吨,同比增长35.5%。
三、 港航领域重点关注问题
(一)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下行风险仍存
2023年初,受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全球经济贸易增长趋缓,WTO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速为1.7%,远低于最近12年2.6%-2.7%的平均增速。此外按美元计算,1-2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8.3%,我市一季度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5.4%,考虑到年初会存在上年留存订单货出口情况,二季度外贸集装箱出口将仍面临海外客观因素冲击的挑战,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有进一步下降风险。
(二) 现有港航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以支撑我市运力有效增长
台州航运业在发展中受到我市财政体制以及台州实际因素的限制,扶持政策力度不强。横向对比其他地区如福建平潭、海南洋浦、宁波舟山等地的扶持政策,无论在运力补助、规模奖励、运输量奖金、税收等方面,都显得力度不足,特别是补贴金额与地方贡献挂钩和兑现时间较长这两方面,使得企业能享受到的补助资金几乎为零,导致船舶运力“引不进、留不长”的尴尬处境,从而限制了我市船舶运力的发展。例如台州市安黎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将于近期搬离台州,将会造成22.7万载重吨的运力流失。
(三) 水运市场发展后劲不足
从全国水路运输市场分析看,水运货源减少,沿海干散货的运输需求下降明显,船舶运力过剩更加突出,运力供给总量大于拉运需求,企业普遍经营状况不佳,甚至出现亏损现象。出于对运输市场行情下降的现状和未来的担忧,企业造船投资意向不足,进一步限制了总运力的发展,造成水运经济指标增长乏力。
四、 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 加强外贸货源的多样化发展
加大市场调研力度,联合地方调研大型货主及货代,了解当前实际外贸订单及出口情况,研究外贸出口货物结构、流向、货量变化趋势。加强行业运行监测调度,优化各项服务措施,高效统筹做好航运领域保通保畅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好主要外贸集装箱航线运力保障。
(二) 积极探索行业对策
进一步修订《台州航运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力争从优化航运政务环境、深化航运政策效益、强化“航运+”服务能力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县级政府从支持航运企业落户、新增船舶运力、扩大运输生产等方面出台船舶运力提升奖励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环境,不断引导船舶运力回归、招引优质航运企业落户,激励航运企业做大做强。
(三) 打造航运金融新模式
进一步完善我市航运业金融保障体系,打造航运金融新模式。继续与台州银保监分局、台州海事局进行工作对接,争取在船舶贷款、船舶船员保险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提升航运领域金融服务水平。搭建航运企业“白名单”和“在建船舶清单”,为银行与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五、 下阶段形势研判
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欧美经济体再度加息、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整体需求等待修复,尽管1月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2.7%上调至2.9%,但整体增幅依然低于2022年(3.4%)。港口生产方面,多地大型房产、城际高铁项目陆续建设开工,矿建沙石等货运量有望提升。此外,集装箱内支内贸线有望随国内稳经济政策不断发力持续高位增长。水路运输方面,二季度降雨增加,关闸泄洪频率上涨不利船舶过闸,高库存影响海运需求,同时受到部分运力外流的影响,预计二季度水路货运指标增长乏力是大概率事件,客运得益于国内疫情全面放开保持增长势头。综合来看,预计下季度我市港航产业将存在持续向好的积极预期。
附表1 全球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
单位:万标箱
范围 | 港口 | 2022年1-12月 | 同比 | 2023年1-2月 | 同比 | |
国外 | 新加坡 | 新加坡 | 3729 | -0.7% | 567 | -5.2% |
美国 | 洛杉矶 | 991 | -7.2% | 121 | -29.6% | |
国内 | 十大主要集装箱港口 | 上海 | 4730 | 0.6% | 746 | -8.6% |
宁波舟山 | 3335 | 7.3% | 531 | 1.0% | ||
深圳 | 3004 | 4.4% | 392 | -8.5% | ||
广州 | 2460 | 1.7% | 347 | 1.1% | ||
青岛 | 2567 | 8.3% | 418 | 12.3% | ||
天津 | 2102 | 3.7% | 309 | 8.4% | ||
厦门 | 1243 | 3.2% | 182 | -3.6% | ||
苏州内河 | 908 | 11.9% | 132 | -2.8% | ||
北部湾港 | 702 | 16.8% | 108 | 23.5% | ||
营口 | 500 | -4.1% | 76 | 8.6% |
附表2 2023年1-3月浙江省港口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港口名称 | 货物吞吐量(万吨) | 其中:外贸货物(万吨) | 集装箱吞吐量(万标箱) | |||
实绩 | 同比(%) | 实绩 | 同比(%) | 实绩 | 同比(%) | |
沿海港口 | 39,611.6 | 8.5 | 15,425.6 | 4.2 | 935.3 | 5.7 |
1.嘉兴港 | 3,210.0 | 6.7 | 373.4 | 12.1 | 71.4 | 21.6 |
2.宁波舟山港 | 33,095.9 | 9.1 | 14,683.3 | 3.9 | 818.8 | 3.5 |
3.台州港 | 1,473.1 | 10.2 | 270.6 | 23.2 | 17.0 | 31.6 |
4.温州港 | 1,832.7 | 0.1 | 98.4 | -19.3 | 28.1 | 27.6 |
内河港口 | 7,643.3 | 3.0 | 54.6 | 1.7 | 35.7 | 26.0 |
1.杭州港 | 1,685.4 | -15.1 | 2.8 | 66.2 | 2.7 | 11.0 |
2.嘉兴内河港 | 2,530.2 | 6.1 | 16.6 | 49.9 | 14.7 | 39.9 |
3.湖州港 | 2,765.5 | 13.8 | 35.2 | -14.1 | 16.7 | 22.0 |
4.绍兴港 | 344.2 | -2.8 | 1.5 | -8.2 | ||
5.宁波内河港 | 64.9 | 19.0 | ||||
6.金华港 | 56.7 | 2.1 | ||||
7.衢州港 | 155.8 | 71.9 | 0.1 | 55.6 | ||
8.青田港 | 40.6 | -35.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