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9015/2023-1050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3-03-16 |
信息来源: 市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时间: 2023-03-16 11: 32 | 浏览次数: |
2022年,受经济增速下行、需求收缩、疫情冲击等方面的影响,我市商品市场运行活跃度趋缓。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各类商品市场着力应对,采取切实举措调整经营策略,显现了自身较强的韧性。今年我市商品市场运行统计情况如下:
一是市场继续筑底运行,区域发展比重悬殊。截止2022年底,全市统计在册商品市场304家,比去年的342家减少38家,实现成交总额1281亿元,比去年的1312亿元减少31亿元,同比下降2.4%,相较2020年至2021年2.6%的增长略有回落。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显示商品市场和其他大部分行业一样,近几年承受着较大的经营发展压力,在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扬长避短的同时,也需要国家在经济环境和政策发力上给予更多的温情。
县市区市场发展占全市比重较为悬殊。路桥、温岭、椒江市场成交额位居全市前三。其中路桥以489亿元的成交额雄踞榜首,占全市市场成交额的38%;温岭444亿元,位居第二;椒江112亿元,位居第三。仙居市场成交额12亿元,列末位。成交额首位的路桥是末位仙居的40多倍,差距非常明显。台州各区加温岭的市场成交额占全市近九成,说明区域经济活跃度和商品市场运行紧密相连。
市场单体规模和龙头效应稳步提升。2022年,全市市场单体交易规模达到4.2亿元/家,较去年的3.8亿元/家,增加了0.4亿元/家。按照统一标准对部分市场列异清理和名存实亡市场进行注销,保证了动态的有机更新,使得市场统计数据更加贴近实际。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31家,其中五十亿元到一百亿元市场2家,分别是温岭的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58亿元、浙江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67亿元;另有超百亿元市场3家,均在路桥,分别是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108亿元、浙江方林汽车城104亿元、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119亿元。
二是消费品市场普遍承压,各类型市场均有下降。2022年全市254家消费品市场实现成交额77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817亿元下降5.3%。其中消费品综合市场下降7.3%,农副产品市场下降2.4%,工业消费品市场下降7.6%。连续三年的疫情冲击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民众的消费信心有待提振。全市107 家消费品综合市场中, 99家是农村农贸市场性质的市场,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因疫情管控要求,农贸市场进场前均需查验核酸戴口罩等,部分顾客感觉麻烦,更倾向于在市场周边的蔬菜肉食店铺或流动商贩购买,客源不同程度流失。场内紧,场外宽,差异化的疫情防控措施也导致了部分经营户的流失。另一方面,繁杂的管理要求也增加了市场的运营成本。一些市场因多重不利因素叠加而受到巨大冲击,如临海市括苍镇张家渡农贸市场,2022年全年交易额为715万元,同比下降55.0%,呈现断崖式下跌。随着 12月份国家对疫情防控措施作了重大调整,最艰难的时刻即将过去,虽然市场回暖尚需时日,甚至受猛然的疫情冲击会有反复,但最终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相比较而言,农副产品市场也受到一些不利因素冲击,但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虽然也有下降,但2.4%的下降幅度在消费品市场中是最小的。这其中最坚挺的还是各县(市、区)的中心农贸市场。2022年全市9家县市区中心农贸市场有7家成交额实现了同比上升,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难能可贵。中心农贸市场大都建办时间较长,规模大,辐射力强,批零兼营,客户粘性高,即使疫情防控措施会带来一些不便,但影响并不大。此外一半以上中心农贸市场的举办方是国资或国资背景,经营管理比较规范,改造提升舍得投入。农贸市场特别是中心农贸市场的公益性民生性逐步回归。丰富新鲜的上市农产品,亲民的购物环境,便捷的结算方式让传统的农贸市场焕发出新生机,相较超市和网购生鲜,依然有其独特优势。
工业消费品市场继续洗牌重塑,部分类型市场运行走势分化。台州市路桥小商品市场是全国最早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之一,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及网络交易等流通业态的冲击,客源流失严重,该市场2022年度成交额37.37亿元,同比下降19.0%。顾客减少导致市场经营户租约到期后不愿续租,市场摊位空置率不断上升,有待市场寻求对策。然而竞争的洗礼也促使部分市场加快转型升级,补短板,构建经营新优势。同为日用品类市场的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自2016年下半年成功迁建,体量、设施、业态、功能、管理、服务同步升级,国有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显现,连续多年成交额超百亿元,龙头市场风范得以重振。工业消费品市场中的家具市场和装修装饰材料市场与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2022年的房地产相当不景气,相对应,全市家具市场成交额下降9.2%,装修装饰材料市场更是下降达23.6% 。这两类市场的回暖尚需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和民众信心得逐步恢复。
三是生产资料市场增长趋弱,运行动力有待增强。49家市场实现成交额5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相比2020年至2021年11.4%的增幅明显回落。
钢材、木材等原材料需求下降。全市钢材市场2022年成交各类钢材61万吨,比 2021年的74万吨减少7万吨。木材市场成交额12.5万立方米,比2021年的24.9万立方米减少近一半。这与今年房地产行情遇冷、基建开工不及预期和下游需求减弱的影响相关。
汽车类市场走势出现分化。3家销售新车的市场全年成交127.8亿元,同比增长 3.5%,较2020年至2021年25.7%的增长明显回落。持续高位运行的油价对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影响较大,好在国家为稳经济相继出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和购车补贴等汽车消费政策,激发了购换车群体。浙江方林汽车城针对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日益提高的大趋势,着重于特斯拉等重点品牌引进,集结了28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打造良好形象窗口,形成了台州新能源汽车集聚中心。该市场凭借二十多年来市场的品牌形象、规模效应,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加快,市场成交额也较快上升。2022年度市场成交额103.8亿元,同比上升1.7%,且新能源汽车成交额已占市场成交额30%以上。尽管随着家庭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刚性需求在减弱,但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的一枝独秀为新车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取得这样成绩已属不易。2022年全市14家旧机动车市场成交旧机动车17.5万辆,同比增长17.8%,实现成交额182.8亿元,同比增长8.0%,发展势头较好。
四是龙头特色市场走势较强,经营运行可圈可点。随着市场的转型升级和竞争分化,特别是近几年严峻复杂的背景下,部分龙头骨干市场和区域特色市场的优势更加明显。
路桥中国日用品商城是首批省重点市场,自2016年下半年整体搬迁升级,软硬件改造和业态管理服务齐发力,集聚的人流和辐射效应使商城的成交额在2017年度首次突破百亿,打造了全省专业市场成功整体搬迁、华丽蜕变、重振雄风的样板。近几年,商城充分发挥国有市场重发展、重担当、重管理、重服务的特点,从整合市场资源到完善业态布局,从强化线上开拓到培育品牌商标,从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户到做好台州好产品直播供应链基地,一步一个脚印,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浙江方林二手车市场是全省第一家二手车行业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中国二手车商会副会长单位,国内二手车行业的标杆市场。市场高起点建办、精心经营谋划,首批引进国标汽车检测“行认证”企业,较好解决了二手车的诚信痛点问题,取得长足发展。市场全方面致力于转型升级,积极拓展经营新模式,从2019年开始牢牢布局二手车出口业务。充分发挥台州全国首批二手车出口试点城市和方林二手车百亿级市场“双优势”,把脉全球市场需求,梳理报关、运输等方面的最优解,加速释放“双循环”活力。2022年,该市场的汽车出口业务突飞猛进,出口成交额已超1.6亿美元,同比上升400%以上。新模式打开了市场发展的新空间,市场2022年实现成交额119亿元,居全市之首,行业龙头地位不断提升。
浙江工量刃具交易中心是集产品交易、物流配送、产品研发、信息发布和会展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交易服务平台,是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等全新市场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新型旗舰市场。市场发掘专业集聚优势,助推当地政府规划千亩土地建设工量刃具产业集群,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依托,工、贸、研、展四位一体,互促共进。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品牌集聚最多、辐射最广的工量刃具集散地,也使温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工具名市”。市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已实现香港H股上市目标,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22年实现成交额58亿元。
台州(中国)农港城位于台州商贸核心区,紧邻椒黄路三区中心,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营定位,市场在三年疫情期间,积极调运粮油、蔬菜、肉禽蛋等物资,保障了疫情期间居民“菜篮子”安全,发挥了一级农批市场保供“蓄水池”作用。市场根据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优化区块布局,丰富经营业态,构建“基地+加工+市场+电商+配送+金融+体验”七位一体的模式,在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实力。辐射力已达台州及周边市地15个县(市、区),稳坐一级批发市场龙头位置,也优化了全市农批市场布局体系。
天台白鹤国际袜业城倾力打造现代市场样本,高起点谋划传统市场转型升级,业已成为一家集袜业展贸、电子商务、酒店餐饮、文旅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商旅综合体。市场近300家实体商家大户入驻,1000多家电商客户将袜业城作为采购基地,2022年成交额超10亿元,物流总件数达1000多万件,“双11”销售额近4000万元,快递单量达40万余单,网上网下深度融合。
黄岩中国模具博览城是黄岩模具产业最集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黄岩共有模塑、配件及相应装备专业企业6300多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模具生产总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现已形成国内模塑工业功能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配套体系最完整的产业链。随着博览城模具生产加工配套服务的全面铺开,对黄岩的模具产业优化和品牌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上述市场经受住了严峻的经济环境和三年疫情冲击的考验,并且发展势头都不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市场举办单位积极有为。本着发展市场的理念去经营市场,而非坐收租金,成甩手掌柜;遇到行业困难和挑战时与经营户同舟共济,想方设法克服解决;善于发现并抓住市场发展的新机遇,强化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值得其他市场借鉴和思考。
最后发展建议和措施:一是政府层面,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紧抓后疫情时期的市场空档期这一机遇,一手抓统筹,促进市场优化布局。成立市场发展集团,整合资源,做大做强区域市场,带动地区块状经济和行业发展。将市场改扩建项目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协同配合台州发展空间布局。一手抓扶持,促进市场做大做强。加强政府政策扶持,制定发展扶持奖励政策,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市场改造建设,对取得国家级和省级认定荣誉的市场、对地区产业起明显带动作用的市场和群众生活基础性农贸市场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奖励。依托市场探索举办政府级特色产业展销会或交易会,提升市场知名度,提高市场行业地位,吸引客流人气。二是产业层面,打造现代“枢纽型”市场。紧抓后疫情时期的结构调整期这一机遇,依托工业产业,打造工业消费8“枢纽”。通过加强对市场土地、人才、资金、税收、基础设施等要素供给,加大市场和产业的融合结合,以市场带动产业、产业联动市场,做大做强龙头骨干市场,使市场成为产业展示平台、货物流通平台、技术创新平台、人才集聚平台、消费服务平台。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生活消费“枢纽”。瞄准居民生活消费需求增长点,聚合台州及周边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探索建立农副产品期货展销交易市场,推进实现台州农业强市。依托市场先行优势打造长期需求市场,依托本地及周边产品优势为市场生存提供丰富货源,依托地理优势打开市场空间。三是市场层面,内外兼修聚力升级。紧抓后疫情时期的消费提振恢复期这一机遇,凝聚市场核心竞争力,掌握话语权。抓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为经营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着力在行业中起到领军和导向作用,形成市场优势地位。着力发展电子商务,抓牢“互联网+市场”时代机遇。重整自身业务模块、重塑上下供应链流程,积极探索“网络市场”“智慧市场”“口袋市场”“虚拟市场”“体验式市场”等未来市场新模式,解决市场功能碎片化、市场效率无效化等问题,不断提升市场的广度、跨度和维度。全力提升市场服务水平,走品质提升之路。外部注重市场宣传营销聚人气,内部注重市场管理服务聚人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