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098Y/2023-10898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台州市民政局 | 成文日期: | 2023-10-07 |
台州市民政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三第12号建议答复的函 |
|
|
|
林枭、杨霞、金勤长、刘贝贝、陈苔芸、徐海亚等6位代表: 你们在台州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议》(三第12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邻里中心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产物,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服务中心,集多种业态和功能于一体,具有功能复合、便捷可达等特点,是推动公共服务进社区、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重要载体,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今年4月,省政府召开全省社区服务优质共享现场会,强调要强化社区“党建统领”,聚焦社区“一老一小”,完善社区服务规划,建强社区服务设施,增强社区服务均衡可及,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便民服务优质高效。 一、构建“两级圈层”,覆盖居民生活半径。以建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社区生活圈为目标,构建“15分钟-5分钟”两级生活圈体系,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项功能和设施,满足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结合常住人口分布、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自然山水要素和规划路网情况,以居民步行1000米为服务半径,划定46个15分钟生活圈,单个生活圈服务面积约3-5平方公里,配置了15分钟邻里中心(椒江城区15个、黄岩城区20个、路桥城区11个)。通过城市水系、城市绿道,串联15分钟邻里中心,提高邻里中心的可达性及公共服务功能延续性,构建了完整的15分钟生活圈服务体系。构建“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现有城镇社区行政管理范围为基础,以步行300-500米为服务半径,划定186个5分钟生活圈,配置对应的5分钟社区邻里中心(椒江城区83个、黄岩城区79个、路桥城区24个),建立社区基础信息的动态管理数据库,保障网格化社区内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城市管理等职责落实。布局规划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我市以老年人居住分布为基础,优化市、县、乡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构建城乡区域相协调,机构分层分类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其中“十四五”期间将推进57个养老机构项目。在市一级,建设台州市社会福利院,计划今年投入使用,打造集养老、护理、康复、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社会福利机构。在县一级,按照“1+N”(即1个公办养老机构,N个民办养老机构)布局辐射全域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公办养老机构方面,三区三市均已建成200张以上床位的公办养老机构,天台、仙居新院区将于今年投运;三门县、台州湾新区新社会福利院将在“十四五”期间建成,床位分别达到500张和700张。民办养老机构方面,2022年有9个民办养老项目新开工或投运,今年将有路桥未来康养城、天台县山水和园等一批大型民办养老机构开工。在中心镇,按照“1+1+1+N”的布局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即1个敬老院,1个康养联合体,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N个民办养老机构),加快乡镇敬老院转型发展,推进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全覆盖。目前全市保留符合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的敬老院42家,并计划2023年起每年增加30家以上康养联合体。 二、优化“三大功能”,补足公共服务短板。邻里中心涵盖综合配置政务、服务和商务三大类功能,政务功能聚焦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功能聚焦公共服务提升,主要包括学校、医院、养老机构、文体娱乐设施等;商务功能聚焦社区商业服务发展,主要包括商场、菜场、超市、社区食堂等。实行邻里中心 “1+N+X”配置模式,补足生活圈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其中:“1”指一个邻里中心;“N”指基础保障功能模块,主要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学校、养育托管点等,“1+N”配置形成基础型邻里中心,重点满足“一老一小”等居民在最关心最基础的需求;“X”指品质提升功能模块,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条件允许的区块增加文化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商业设施等功能,打造一站式服务完整型邻里中心。贯彻落实《台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努力破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难题。在城区通过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推进“老省心”综合体(社区嵌入式小型养老机构)建设,2022年落实老旧小区养老服务用房28处,今年将新增32家“老省心”综合体。在农村通过“百镇千村”行动重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老年公寓改造提升,2022年提升600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10家老年公寓,今年将再推进300家改造提升。 三、聚焦“重点人群”,紧贴社区服务需求。截至2022年底,我市共有140.7万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3.36%,其中65岁以上103.86万,占总人口17.24%,2025年底预计达到158万人,正在由中度老龄化向深度老龄化阶段迈进。为积极应对严峻老龄化形势,满足养老服务需求,我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围绕“两个先行”目标和“老有康养”部署,全市域统筹、高标准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实施“老有康养”优享工程。召开全市“浙里康养”暨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行动推进会,部署构建党建统领、多方协同的“浙里康养”工作体系,将养老服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和县乡两级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去年全市用于养老服务的政府性资金投入(含福彩公益金)达4.02亿元,同比增长39.6%。连续多年将养老服务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实“老省心”综合体、老年助餐点、养老机构“阳光厨房”建设。二是实施助餐服务全覆盖行动。聚焦低保低边、高龄和失能失智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助餐需求,采用六种助餐方式(开办老年食堂、开放养老机构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与社区老年人结对送餐、社会餐饮企业参与助餐、偏远山区和海岛村庄开展邻里助餐、发展社会公益助餐)和“八个一点”筹资模式(政府补一点、社会助一点、党员帮一点、乡贤捐一点、基金出一点、子女充一点、老人掏一点、菜园种一点)推进老年助餐体系建设。目前助餐配送餐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到89.59%,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建成了椒江怡家社区食堂、黄岩永宁膳坊、临海“老邻舍”等一批广受好评的老年食堂。今年实现全市有需求的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和老年助餐网络全覆盖,年度助餐人次不低于350万。三是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在实现乡、村两级网络全覆盖基础上,引进培育专业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开展服务,全面实现专业化托管。今年,将提高运行经费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经费将从每家每年平均8万元提高到15万元。以失能失智照护刚需牵引,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今年将再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专业能力评估,动态摸清老年人居家服务需求。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建设“虚拟养老院”,设置家庭养老床位,为周边中、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专业居家服务,实现居家社区机构有效融合。给予每张家庭养老床位2000—6000元的建设补助,符合条件的失能、半失能建床老年人,再按规定给予护理补贴,已在三门等地试点建设218张。今年将重点推进17个养老机构项目开工和建成771张以上认知障碍照护床位。推行“互联网+居家护理”。推行“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互联网+居家护理”模式,打造0.5公里居家服务圈,实现全市97%以上人员可享受居家护理保障政策,目前全市居家护理月均服务量达2100人次以上。数字化改革破解难题,智慧养老服务图景初步构建。迭代升级“老省心”平台,强化信息化支撑,开发“省心食”“省心安”“省心防”3个子场景。目前,“老省心”平台已在县(市、区)推广使用,累计访问18.9万次,巡检6.3万次,调用及被调用数据146万余条。今年全市53个村(社区)照料中心完成智能服务终端配置;同时,为高龄老人安装应急呼叫设备,为10355个75周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安装智能联网火灾报警器。 我们将沿着代表建议方向,以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目标,以“15分钟生活圈”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为基础,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等,在“15分钟生活圈”“5分钟生活圈”建设中持续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设置落地,立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打造与人口空间分布相适应的社区服务综合体,融入社区邻里中心,加快形成老年人方便可及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系统,以社区生活品质提升促进城市品质跃升,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感谢您对我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民政局 联系人:金琳 联系电话:88698287 邮 编:318000 台州市民政局 2023年7月2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