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135/2022-1045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台州市司法局 | 成文日期: | 2022-08-16 |
信息来源: 市司法局 | 发布时间: 2023-01-06 13: 54 | 浏览次数: |
金琴云、叶丽萍、许菊芳等3位代表:
你们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全民普法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基础的建议》(第路44号)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区台州样本为目标,以数字普法为动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努力为我市完成三大历史任务营造优质法治环境,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推进全民普法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贯彻落实普法责任制。出台《关于在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台州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制定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市级单位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着力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组建“民法典”讲师团,开展优秀法治宣传项目评比和社会大普法“六优”培育行动,开展法治宣传规范化乡镇(街道)、法治宣传规范化单位创建,多措并举促进法治宣传教育落地生效。
(二)建立“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和城市社区、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中设立“浙江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实现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村(社区)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等重点普法对象全覆盖,重点发挥观测点在学法用法需求收集、普法资源推广使用、普法效果观察反馈、公民法治素养调查和数据收集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级、市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各15个,为进一步落实全民普法,实现精准化普法提供依据。
(三)突出提升重点人员法治修养。加强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联合组织部在公务员网络学习城开展年度法律知识学习和测试,网络学习城现有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类视频2.3万余部,基本满足各级各类干部学习需要。推进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全覆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法治教育结合,开展法律知识巡讲、法律知识竞赛、宪法演讲比赛、模拟法庭、参加法治实践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崇法明理。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法助共富 法护平安”专项行动和百万农民学法兴业活动,突出做好《乡村振兴促进法》《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及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联合台州市农合联、供销社等单位开展“供销农村普法超市”宣传活动。开展“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模范户”培育活动,提升农民法治素养和农村依法治理能力。深化“法雨春风”法律服务活动,将《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和《浙江省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台州市企业信用促进条例》作为企业法治宣传的重要内容,营造优质营商环境。联合市总工会开展“职工说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法律服务进企业、园区活动,提升企业员工维护自身权益能力。加强对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法治教育,深化宗教场所“普法用法·五教同行——十百千万”普法工程。和市妇联开展“百万家庭学法”,和市交通运输管理局开展“法治交通驿站”建设,与农业银行合作开展“守法贷”服务项目,将法治宣传送进各行各业,送入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享受法治红利,推动全民普法落实。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市普法办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成立市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市级24个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研究守法普法领域的重大问题,制定年度计划并协调监督普法工作任务落实。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履职评议工作,推动普法工作由普法办“独唱”到部门、单位的“合唱”。创新宣传形式,加强新媒体普法,依托“台州司法”抖音号、微信公众号、华数电视、市区230个楼宇电视、50辆公交车车载视频、600辆出租车车顶广告屏等平台,线上线下结合,聚焦普法矩阵建设。但是,全民普法工作依然存在薄弱环节,正如你们在建议中提到的普法工作不够均衡、普法成效不够凸现、普法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依然突出,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法治的向往仍有差距,主要原因和困难有:
一是专业普法力量薄弱。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前沿阵地,是直接面向群众普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人员编制限制,全市有多个“一人所”“无人所”,人事矛盾较为突出,造成法治宣传教育职能弱化。部门普法力量不均衡,大多没有专门负责法治建设的专业处室,落实普法责任制难度较大。
二是普法经费保障不足。我市市、县两级普法经费较低,处于全省低位水平,各部门也没有专项普法经费。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普法成效,法治宣传多采用发传单等低成本方式,法治文创作品投入不足,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缺少规模,群众接受法治教育的体验感不强。
三是普法工作重视不够。在一体推进法治台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过程中,普法工作是个软指标,部分单位与人员普遍存在重执法轻普法的认识误区,存在普法不如处罚见效快的错误认识,普法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不足,多数单位仅在专题纪念日与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期间开展一些“口号式”宣传活动,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也导致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
三、重要举措
(一)加强数字化普法应用。依托“浙里普法”数字化应用平台,推进普法教育供给侧改革,精准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结合本地工作实际,研究开发“小切口、大场景”的公民法治素养数字化应用,提升普法工作数字化水平,增强全民普法效能。我市在玉环司法局先行先试,目前“数字普法”测试版已于6月1日在“浙里办”上架,下一步将在学生群体和村社开展测试,不断优化应用。
(二)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到2025年,全市各地新建一个县级法治文化公园,90%的村、社区建有法治宣传栏(橱窗)、法治宣传长廊、法治文化墙等阵地,今年年底前将建成一个市级宪法主题公园。打造培育“普法+党建”“普法+科技”“普法+税法”“普法+知识产权”等一批集普及行业专门知识和普及法律知识功能的“双普”教育基地。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着力营造“出门见法,低头学法”氛围,涵养全民法治素养。
(三)加强部门普法履职督导。在年度法治政府考核和“八五”普法中期、终期督导中,对部门履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不力的,对执法普法“两张皮”,依法治理和普法工作脱节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导,对问题严重的部门制发法治宣传教育改进建议书,增强部门在普法中的主体责任,提升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能力,夯实社会治理法治基础。
感谢你们对台州普法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司法局 联系人:陈光茂
联系电话: 88603592 邮 编:318000
台州市司法局
2022年8月16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