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农业农村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政协委员提案
索引号: 002668004/2022-10195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08-31
台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2022121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2-09-13 09: 13 浏览次数:

周斌、翟世兰委员:

你们在台州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第2022121号)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以深入实施“百千工程”为总抓手,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四大革命”,积极开展精品示范和星级美丽乡村创建,探索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加快建设新时代全域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已初步建立,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3个,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42个、精品示范区20个,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的格局,较好地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动。以村口、干道、房前屋后、公厕、庭院、农村水系等为重点,明确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和重点任务,开展拉网式全方位排查,解决一批影响村容村貌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如椒江区通过完善机制,将农村公厕运维、垃圾分类、河道保洁等工作统一打包,以街道(镇)为主体进行公开招标,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机构服务,进行属地全域环卫保洁一体化实施,解决了“多头管理、各自制肘”的不足,实现“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目标。去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4亿多元,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10万多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5万吨,清理村内沟渠3000公里。

二是做强乡村富民产业。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不断提升粮油、蔬菜以及肉类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保供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畜禽养殖业。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实施“三区一镇”乡村产业平台建设行动,建成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产业小镇。开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行动,推进省级休闲乡村和省级农家乐集聚村创建,推介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线路,举办柑橘节、杨梅节以及农民丰收节等特色农事节庆活动,带动农民增收。推广农合联“双重体系、五链发展”改革经验,全面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产业农合联+区域农合联”经纬结合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支持涉农企业上市,引导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加强示范社建设,引导农民合作社内强素质、外强能力,支持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充分发挥台州乡村振兴学院和农民学院的主平台作用,深入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农创客培育力度。

三是大力实施全域整治。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动农村共富的有力抓手,2018年启动三年行动,实施“341”工程,截至目前,我市全域整治工程列入省级试点53个,完成村庄整治1.13万亩,农地整治22.35万亩,低效用地再开发4.41万亩,废弃矿山治理83个。今年启动新一轮全域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加大村庄整治、农地整治、生态修复力度,通过项目集聚、资金汇集、行动统筹,将土地整治获取的结余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优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项目发展,助推实现乡村振兴、村民共富。

四是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坚持把精品村创建作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石,重点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主题,依托周边山、水、林、景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精心设计创建载体,有序推进洁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建设,多角度、全方位挖掘村庄个性和特色,配套完善公共服务,每年培育打造特色精品村20个以上,全市已累计建成市级精品村242个。市级财政加大了对精品村创建的资金支持力度,奖补标准从每村200万提高到250万,提高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美丽庭院建设,区级财政按照1:1进行配套。为支持26县加快发展,市级财政对天台、仙居、三门创建成功的每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奖补100万元。在此基础上,推荐了章安街道谢张村、章安街道山前村等40个市级精品村创建省级精品村。

五是组团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片区、风景线和示范带。坚持以产业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界线,统筹片区内资源要素,推动各村庄借力发力,统筹推进美丽村庄、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田园建设,推进项目共建共享,努力实现村村有美景、处处有画卷,推动美丽乡村串点成线、连片成景,加快推进新时代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去年,全市建成椒江大陈红色垦荒精品示范区、黄岩裂谷飞瀑精品示范区、临海江南大峡谷精品示范区等10个精品示范区,打造了椒江海岛休闲旅游风景线、水墨长潭风景线等9条市级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黄岩区“演太双川金廊”美丽乡村示范带、天台县“寒山神隐”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仙居县“神仙居所·心有归处”共同富裕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等3条共同富裕示范带。

六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乡村下沉。加速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持续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优先覆盖医疗空白村,织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2021年新建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04家,建成数及完成率均居全省第一。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在49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住院分部,每年派出1100多名中高级职称医生下沉基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探索建立“数字医共体”。贯通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域医疗卫生健康数据信息“云端”管理、门诊和住院服务一体办理,同时,打通浙里办、健康台州等省市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享受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开展城乡居民同质同标体检,下发了《台州市参保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统一城乡居民的体检项目、体检频次和补助经费,对125万人的全市任务进行逐一分解,确保体检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下一步,我局将从自身职能和客观实际出发,立足台州“山海水城”发展定位,将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市委现代化湾区、“大花园”战略,按照统筹规划、彰显特色、全域实施、提档升级的要求,以深入实施“百千工程”为总抓手,以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市为总目标,全面对标创新强美、产业壮美、环境秀美、数智增美、风尚淳美、生活甜美“六美乡村”标准,坚持数字化引领,深入实施片区组团行动,加快推动我市新时代美丽乡村从“一处美”向“全域美”提升,以美丽乡村促进共同富裕。

一是建立健全先富带后富工作机制。深入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统筹推进绿色发展重点县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低收入农户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大力推动山区县跨越发展,全面落实浙江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意见,全面推进山区绿色发展。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响应机制,完善“两不愁三保障”长效机制,努力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推进帮促工作由部门结对帮促为主向社会广泛参与的开放式、开发式帮促转变,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和驻村工作组,构建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大帮促体系。通过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推进帮促对象集成、帮促政策集成、帮促资金集成、帮促体系集成,加快实现低收入农户帮促需求“一键即达”、部门帮促“一单即联”、社会帮促“一点即上”、帮促工作责任“一查即明”。

二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制定出台了《台州市村庄编制导则(试行)》,去年完成编制第二批95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今年又启动“一评估两覆盖三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以“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集约”为导向,统筹安排村庄规划管控计划,综合分析区域位置、产业资源、基础设施、特色资源、乡土文化、人居环境、景观风貌等内源性要素,谋划符合村庄发展定位的国土空间新格局,以规划引出具体实施项目,助推乡村建设发展。优化美丽乡村总体布局,围绕山海水城特色主题,精心打造东部滨海风情、中部田园画卷、西部神山秀水三条主轴示范带,差异化培育佛宗溯源、仙乐山居、千年古城、中华橘园、红色江南、东海观潮、都市田园、鲜甜海岸八大精品区块集群。

三是大力实施强村惠民行动。深入实施集体经济巩固提升行动,推行片区组团发展和飞地抱团发展等“两团”发展模式。深化山海协作机制,高质量推进天台—路桥、仙居—玉环、三门—温岭“消薄飞地”项目建设。对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8万元以下的行政村开展动态监测。推行农民持股计划,发挥财政支农资金引导撬动作用,以股权为纽带,组织发动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等共同持股,实行“企业+村集体+农户”“村集体+村集体”“村集体+农户”等多种联合持股模式,组建有政策支持、有优质项目、有经营优势的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强村公司),进一步拓宽村集体、农户增收渠道,探索农民持股共同富裕之路。加强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规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积极发挥支持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和推动养老、救助等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作用。

四是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示范创建。秉持把农家建成精致小品、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沿线建成风景长廊、把县域建成美丽景区的思路,强化片区化组团打造,突出特色主题,点线面联动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示范乡镇、风景线、精品示范区创建,推动新时代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色,今年新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0个,精品示范区10个,风景线9条。加快推进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年内启动建设第一批省级未来乡村试点10个、第二批未来乡村20个,谋划申报第三批未来乡村20个。开展新时代星级美丽乡村“九个一”创建,按照“十四五”期间实现星级创建基本全覆盖的要求,今年全市创建星级美丽乡村600个,其中三星级美丽乡村100个,五星级美丽乡村20个。

五是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培育“生态休闲、乡村风情、乡村休闲商务会展、滨海海岛度假、宗教养生、山海美食”六大乡村旅游长廊。深入开展“沿边百村”共富游等活动,广泛推广“共富八景”发展模式。实施“景区村庄2.0版”精品工程,完善“景区+村庄”、“民宿+村庄”和田园综合体等模式,形成一批乡村旅游集群。三是打造特色精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型、文化主题型、民俗风情型等新型产品,培育乡村主题公园、乡村花园、乡村民宿等新型业态,发展风情小村、乐趣采摘、民俗小村等特色产品,实现差异发展、百花齐放。

六是巩固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按照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的要求,完善加快推进政府办村卫生室建设,保质保量完成全年75家村卫生室建设。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落实县域医共体对基层分院的技术支撑和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基层门急诊和住院服务能力,2022年全市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和基本标准的机构比例分别为15%、80%以上。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开展项目质量提升活动,做细做实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丰富项目内涵,提升服务质量。完成同质同标体检任务,按照年度125万人的工作计划,严抓健康体检质量,加强体检团队工作人员培训,提高健康体检规范性、完整性,给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免费健康体检服务。

感谢你们对我市美丽乡村和共同富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单位:台州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罗根

联系电话:0576-88511556      邮编:318000

台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自然

资源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民政局,市生态环境局,

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政府,台州市路桥区政协。

台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2年8月31日印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