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821/2022-10112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8-02 |
信息来源: 市应急管理局 | 发布时间: 2022-08-02 17: 11 | 浏览次数: |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始终树牢底线思维。今年6月下旬以来,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我市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受近地面气温快速上升影响,强对流天气多发。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生消快、局地性强、难以精确及时预报,防御难度大,多地已发生强对流天气并造成一定的影响。从全国看,7月11日以来,甘肃省陇南、四川省北川和雅安等地局地持续强降水引发山洪造成多人死亡、失联。从全省看,7月17日中午强对流突发强风,宁波市奉化区一艘休闲渔船在码头倾翻导致人员落水。从全市看,7月8日黄岩区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黄岩科技学院两小时雨量超过104.1毫米,三门花桥芝岙村出现12级雷暴大风。7月11日天台南屏乡、雷峰乡、始丰街道出现1~2厘米的冰雹。当前正值暑期假期旅游旺季,游客多、车辆多、客渡船及休闲船多,安全防范压力大。各地、各部门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态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密切关注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加强研判、部署,切实抓好各项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危害。
坚决做到“四个到位”,切实加强强对流天气的防范应对。一要监测预警预报到位,及时跟踪研判局地短时暴雨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灾害风险形势,遇有橙色、红色等高等级强对流天气预警信号,第一时间“叫应”到党政领导和基层防汛防台责任人,并迅速按照相关防范应对预案开展预警响应行动,特别是要及时组织人员避险转移,确保人员安全。二要风险防控落实到位,强对流影响地区要落实建筑工地塔吊、脚手架等设施的防风加固,及时排查消除危房、危桥、危亭、临时工棚、户外广告牌等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城市内涝和小流域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强化旅游景区、渔家乐、农家乐、休闲渔船、水上客渡运船只、水上施工平台(船只)等的安全管理,根据强对流天气预警,组织做好避险措施。三要灾害防范宣传到位,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夏季防风、防雨、防雷电、防高温等知识,提高群众个人防护和避险能力。四要应急处置准备到位,各地各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和应急物资准备,各类应急队伍要进入临战状态,一旦发生灾情、险情,第一时间抢险救灾,并严格执行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确保信息快速、救援及时。
高度重视高温热浪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道路交通领域,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旅游包车、城市公交等重点车辆管理,防止车辆受高温影响自燃、爆炸;加强对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杜绝开“斗气车”等危险驾驶行为。建筑施工领域,严格执行高温条件下室外露天作业时间规定,作业场所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尽量减少高空及深基坑作业等,落实防暑降温措施。消防领域,加强夏季生产施工旺季和用电高峰期电气设备设施超负荷、大功率运转时,可能引发电气起火和电线短路风险的排查管控,及时更换老化电气设备和线路;加强高温期间电瓶车户外充电安全管理,防止发生自燃。危化品领域,加强对仓库、罐区等储存场所的检查,落实遮阳、避光和喷淋等降温措施,严禁超温超压使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到合理采购、科学储存、规范使用和及时处置。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制定安全措施,做好动火现场监护。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加强下水管道、污水井、化粪池等有限空间高温天气下作业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受限空间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非专业人员严禁盲目施救,避免施救不当造成更大伤亡。森林防灭火领域,要层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持续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尤其是农事、林内施工、野外吸烟、野营烧烤等用火管理,切实抓好高温时期重点区域的森林防灭火工作。
坚持防汛防台抗旱两手抓,切实做好高温可能引发干旱的防范应对。受副高偏强影响,6月下旬以来持续晴热少雨天气,全市各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3℃,累积雨量不足常年一成。尽管当前大中型水库蓄水量较充足,供水形势总体平稳,但气象预报未来我市仍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气温高降雨少蒸发量大,高温热浪的不利影响将持续加重,存在发生高温干旱的可能。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持防汛防台抗旱两手抓。一是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气象部门要强化未来天气趋势预报,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水利部门要及时发布水利旱情预警;供水主管部门要动态分析城市供水量和水质信息;农业农村部门要密切监视农业旱情,指导做好防范工作。二是及时修订制订预案。各地要未雨绸缪,及时组织开展旱情的会商研判,研究制定方案预案,提前做好防御部署;水利部门要指导并督促供水水源水库做好抗旱保供水应急预案的编制。三是做好抗旱应急准备。各地要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需求,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要抓好抗旱物资储备及管理,提前落实送水车(船)、水泵、发电机、油料等抗旱物资装备;沿海、山区、海岛等部分传统旱区要提前制定好人工送水方案等准备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