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72580680/2022-10044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2-07-20 |
信息来源: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 发布时间: 2022-07-20 16: 30 | 浏览次数: |
2022年上半年,台州港航经济形势总体运行符合预期。上半年台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速,集装箱吞吐量略有下降;沿海船舶运力和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同比均略有增长;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上扬;引航业务量继续保持增长。
一、台州港航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一)台州港口生产情况
表1 2022年上半年港口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
一、货物吞吐量 | 万吨 | 2866.72 | 13.84% | |
其中 | 矿建 | 万吨 | 588.61 | 105.53% |
煤炭 | 万吨 | 947.24 | -4.22% | |
钢铁 | 万吨 | 396.50 | 7.64% | |
水泥 | 万吨 | 230.95 | 8.69% | |
非金属矿石 | 万吨 | 285.55 | -5.53% | |
石油 | 万吨 | 84.68 | -5.42% | |
集装箱 | 万吨 | 247.46 | -5.85% | |
二、外贸吞吐量 | 万吨 | 536.96 | 13.82% | |
其中 | 华能电煤 | 万吨 | 376.04 | -0.43% |
外贸集装箱 | 万吨 | 97.01 | 34.46% | |
牧渔业 | 万吨 | / | / | |
三、集装箱吞吐量 | 标箱 | 253712.5 | -2.63% | |
按内外贸分 | 内贸 | 标箱 | 147729.5 | -18.22% |
外贸 | 标箱 | 105983 | 32.62% | |
按进出口分 | 进口 | 标箱 | 127630.25 | -4.60% |
出口 | 标箱 | 126082.25 | 0.54% | |
按所属公司分 | 大麦屿港务 | 标箱 | 182051.25 | 0.36% |
龙门港务 | 标箱 | 42413.25 | 14.50% | |
台州湾港务 | 标箱 | 29248 | -30.54% |
注:本表吞吐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
表2 2022年上半年对台直航运营情况
对台直航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直航以来 累计完成量 |
运行航次 | 航次 | 46 | 0 | 874 |
吞吐旅客数量 | 人次 | 0 | / | 199617 |
集装箱吞吐量 | 标箱 | 5149 | -9.27% | 26837 |
(二)台州水运生产情况
1.2022年半年度台州水运运力情况
水运生产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增长(±%) |
一、水运企业情况: | |||
水运企业 | 家 | 81 | +2.53% |
平均运力规模净载重量 | 万载重吨 | 6.4 | -0.09% |
二、水路运力: | |||
水路运输船舶 | 艘 | 385 | -6.33% |
净载重量 | 万载重吨 | 515.9 | +2.44% |
1.沿海船舶: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515.9 | +2.44% |
船舶 | 艘 | 385 | -6.33%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13399.4 | +9.36% |
2.油船、化学品船: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33.0 | +3.08% |
船舶 | 艘 | 52 | -7.14%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6338.9 | +10.94% |
3.万吨级以上船舶: | |||
总运力 | 万载重吨 | 443.8 | +1.22% |
船舶 | 艘 | 145 | +1.40% |
平均吨位 | 载重吨 | 30609.0 | -0.18% |
表3 2022年半年度台州水运运力情况
2.2022年半年度台州客货运生产情况
表4 2022年半年度台州客货运生产情况
水运生产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旅客运输量 | 万人 | 7.0 | -38.17%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363.1 | -38.05% |
水路货运量 | 万吨 | 6018.4 | -2.54%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8389701.3 | +3.45% |
(三)台州水运投资情况
表5 2022年半年度台州水运投资情况
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台州水运投资 | 亿元 | 7.68 | +377% |
(四)台州港引航生产情况
表6 2022年上半年台州引航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 计算单位 | 完成量 | 同比(±%) |
船舶 | 艘次 | 684 | +11.8% |
船舶总吨位 | 万吨 | 919.5 | +4.3% |
净吨位 | 万吨 | 521.9 | +1.1% |
二、2022年上半年港航业经济运行特征
2022年上半年主要受春节传统假期和上海疫情、煤炭限价、外贸市场等综合影响,港航业经济效益整体呈现承压低中位震荡运行,各项指标情况如下:
(一)台州港口生产
1.港口生产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据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统计,2022年上半年台州港口经营填报企业63家,共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866.72万吨,同比增长13.84%。从货种结构看,煤炭仍是全港吞吐量的核心货种,2021年由于保电任务,煤炭吞吐量增速显著增长,2022年上半年有所回落,共完成煤炭吞吐量947.2万吨,占比33.0%,同比减少4.22%。除此之外,钢铁、水泥和非金属、矿建材料也是支撑全港吞吐量的主要货种,吞吐量占比分别为13.8%、18.0%、20.5%,其中矿建材料需求量继续高位运行,2022年上半年吞吐量达588.6万吨,同比增长105.5%。
2.集装箱吞吐量受疫情影响起伏明显。2022年上半年,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5.4万标箱,同比减少2.63%。按进出港分,完成进港12.8万标箱,同比减少4.6%;完成出港12.6万标箱,同比增加0.54%。按内外贸分,完成内贸箱14.8万标箱,同比减少18.22%;完成外贸箱10.6万标箱,同比增加32.62%。按所属公司分,大麦屿港务公司完成内贸集装箱11.3万标箱,同比减少21.22%,完成外贸集装箱6.9万标箱,同比增加82.2%。龙门港港务公司完成内贸集装箱5390标箱,完成外贸集装箱3.7万标箱,同比减少0.05%。台州湾港务有限公司完成内贸集装箱2.92万标箱,同比减少21.15%,完成外贸集装箱29标箱,同比减少99.4%。
3.对台直航有序进行。2022年上半年,对台直航共运行46航次;受疫情和两岸关系影响,自2020年1月以来,旅客一直停运;完成集装箱吞吐量0.5万标箱,同比减少9.27%。
自2014年10月直航开通以来,累计运行874航次,运送旅客20.0万人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万标箱。
(二)台州水运生产
1.运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上半年,台州市航运企业共81家,同比增加2.5%。台州在册船舶共385艘,总运力515.9万载重吨,同比增加2.4%。平均吨位达到1.3万载重吨,同比增加9.4%,其中万吨级以上船舶145艘,443.8万载重吨,同比增加1.2%。
2.水路运输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2022年上半年完成旅客运输7.0万人次,同比下降38.2%;旅客周转量363.1万人公里,同比下降38.1%(受到省内疫情的影响)。完成水路运输货运量6018.4万吨, 同比下降2.5%;货物周转量839.0亿吨公里,同比增加3.5%。
(三)台州水运投资
2022年台州水运建设计划上报投资10亿元,截至2022年6月底,全市共有水运建设项目8个,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76750万元,同比增加377%,为年度计划的76.8%。除浙江花螺屿石油贸易有限公司油库及2000吨级码头改造工程今年1月份完工外,目前在建项目共7个。浙江腾云物流码头工程因资金问题停工;海山乡海防500吨级执勤码头工程恢复施工;路桥金清港成品油仓储基地(一期)正常施工中,目前正在工艺管线安装,即将完工。玉环大麦屿能源(LNG)中转储运项目、台州市北部湾区集团现代港口物流基地及新材料产业园后方陆域建设按计划推进。
(四)台州引航业务
2022年上半年引航船舶684艘次,同比增长11.8%;完成引航总吨919.5万吨,同比增长4.3%,净吨521.9万吨,同比增长1.1%。海门港区由于功能改变,已没有外贸船舶,疫情影响,船厂也暂停了外籍船舶的修理业务,上半年的引航业务量几乎为零。大麦屿港区共引航258艘次,同比增长42.5%;红光作业点引航危险品船364艘次,同比增长15.6%;健跳港区共引航船舶53艘次,同比下降24.3%。 三、台州港航业走势分析
(一)港口生产。2022年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总量仍呈现两位数增速,但4、5月份增速放缓,6月份出现负增长。2022年上半年疫情反弹明显,宁波、上海等与我辖区港口企业贸易往来较为频繁的地区发生疫情,部分企业为确保人员安全、杜绝疫情从港口沿岸输入,从而拒绝疫情发生地区的贸易请求,影响了港口整体货物吞吐量。目前,各港务公司积极作为,例如大麦屿港区持续引进木片、再生金属等外贸散货业务,木片接卸8船,接卸量35万吨,吞吐量72万吨,超过去年全年;再生金属接卸35船,接卸10.6万吨,同比增108%,6月首次接卸外贸黄砂5.5万吨,随着疫情的好转和业务的熟稔,下半年港口吞吐量会有一定回升。2022年上半年,台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总量平稳,但内外贸集装箱完成量极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了整个集疏运体系,直接影响了台州港内贸集装箱作业;同时2月底开始,温岭市邵金建材有限公司停止水泥采购,导致海门港区内贸集装箱吞吐量骤降。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企业持续开辟并维持集装箱航线,一是外贸集装箱加班航线4艘次(其中6月6开辟大麦屿至越南直航线),二是加密甬台班期到每周6-8班。随着全国疫情形势的好转,内陆集疏运重新畅通,内贸集装箱量会有明显恢复。
(二)航运市场。1-2月开始进入传统春节和元宵节,受全国各企业停工停产影响,沿海市场延续走低。进入3月,随着节后复工,国内沿海干散货呈现震荡向上的行情。第二季度,以上海为主的疫情给内贸散运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直接导致了长三角一带的基建和大型工程出现大面积停工,非煤货盘大量萎缩,从而影响了整个沿海干散运输板块。加上受国家多次的煤炭稳价政策影响,煤炭贸易观望加剧,拉运需求大幅下滑,叠加非煤货盘紧缩的影响,国内沿海市场处于中低位震荡运行。上半年BDI平均值为2314.3,同比只增长了1.97%;CCBF综合指数平均值为36.48点,同比下滑达25.40%。第三季度,虽然随着全国气温的升高,居民用电需求大幅增长,工业产能释放,电厂日耗攀升,电煤补库需求加强。但受当前油价和船员工资偏高而运价偏低,使得营运利润偏低甚至亏本经营,船舶营运意愿不高。综上所述,预计航运市场整体保持震荡运行,且远不及去年水平。
(三)水运投资。2022年半年度完成水运投资7.68亿元,去年上半年完成投资额为1.61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且呈上扬趋势。下半年我们继续精准发力,力推头门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玉环大麦屿能源(LNG)中转储运项目码头工程、台州市北部湾区集团现代港口物流基地及新材料产业园码头工程、浙东南现代大宗商品物流园区码头工程、台州海滨船舶修造股份有限公司5000吨级舾装码头工程等项目前期报批工作,争取按计划开工建设。
(四)引航业务。大麦屿港区华能电厂今年上半年引航128艘次,同比下降5.2%,其中外轮引航艘次减少更多,但大麦屿港务公司多用途码头的引航业务量大幅增长,使大麦屿港区引航艘次保持42.5%的增长率,而且货品种类较多,有水泥、木片、再生钢铁等,目前到港需引航的船舶压港严重,虽然船舶吨位不如华能装电煤的船舶大,但艘次增长很快,会是引航业务的新增长点。
四、存在的问题
(一)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后续增长乏力。水路运输货物周转量后续增长乏力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疫情加剧航运市场行情低糜。由于国内疫情反复和全球经济形势影响,特别是上海疫情,造成货源减少,各地实施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周转上环节变多,船舶在港口等装卸货时间变长,船舶周转效率下降;二是大吨位运力外流明显。今年共计外流大吨位运力累计达到20万载重吨。主要原因在于船舶运力优惠政策远不及宁波、舟山、福建等省市;三是航运企业难以进入传统垄断市场。目前台州在册货船运输企业均为民营企业。经营形式单一,以每单散接货物为主,难以挤入煤炭等传统大宗货物市场。而周边地市,例如宁波、舟山占有港口优势,有大量的本土港口货源,同时他们有很多国有企业,具有货源优势并与业主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二)部分工程前期推进进度滞后。三门海滨船厂舾装码头项目进度滞后,施工图已完成评审,但至今没有取得码头海域使用权,导致工程推进缓慢。部分水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不深不实,在施工图阶段存在码头装卸工艺变更较大的现象,严重影响项目进度。
(三)引航业务量增长点仍然不足。今年上半年,引航业务量虽然有所增长,但一个港口的引航业务量单单靠两家发电厂的煤船和内贸小油轮的引航业务显然是不足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电厂的装机容量必竞是有限的,随着国家碳中和政策的推进,火力发电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大麦屿多用途码头开始了部分外贸船舶业务,但还是在起步阶段,船舶吨位也相对较小,因此,要保持引航业务量的持续增长,还是要靠对外开放的深入,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业务的扩大,大量临港型企业的进驻及港口服务配套设施的完善等。
五、下一步举措
省党代会提出支持“迭代建设温台沿海现代产业带”,为建设海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港口航运支撑经济发展作用愈加明显。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加快出台促进集装箱水路运输扶持政策,统筹好台州港集装箱发展一体化工作,从集装箱航线发展、内支线航班加密、集装箱箱量增长、集装箱发展相关设备设施投入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降低集装箱物流成本,更好保障“台州货、台州出”。针对油价上涨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增加、疫情影响造成运输不畅等问题,深入了解企业各项补贴政策申请情况和困难,指导企业开展“航运贷”金融服务,协调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台州港基础设施薄弱依旧是制约港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港航部门将紧盯年度目标任务,进一步倒排倒逼、压缩时限,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尤其是加强对未开工项目、建设进度滞后项目的跟踪和督促推进,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多措并举攻坚破难,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三)深化引航“三服务”。继续践行“阳光引航”,深化“三服务”。疫情期间,通过联防联控、加强引航员个人防护、设定“专人专车专艇”等措施倾力保障全市电煤、石油等重点物资的运输畅通;同时,进一步调研各企业的引航需求及存在的困难,助力企业攻坚克难;时刻关注台州海洋经济发展形势,深入走访港航企业,对接即将上马的大麦屿LNG项目、头门水泥码头外贸水泥业务,超前部署,积极跟进,努力拓展引航业务新的增长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