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346/2022-10009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委 | 成文日期: | 2022-07-13 |
信息来源: 市卫生健康委 | 发布时间: 2022- 07- 13 17: 24 | 浏览次数: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74号)等文件精神,我委组织起草了《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2年7月22日前反馈我委。
联系人:蔡婉莹;电话:0576-55210902,传真:0576-88536399
附件1: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附件2:起草说明
台州市卫生健康委
2022年7月13日
附件1: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7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等有关要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和公益属性,坚持医防融合、平急结合、中西医并重,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建设与共同富裕先行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体系。
(二)发展目标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到2025年,高品质、智慧化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3家以上,新增三级乙等医院6家以上,全市三级医院数量、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DRG排名位居全省第一梯队,市外就医比例逐年下降,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达到全省一流水准。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新体系
1.高标准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推进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仙居县人民医院、台州市中医院、温岭市中医院、黄岩区中医院、天台县中医院迁建以及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市、县级医院改扩建,在椒北、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头门港、台州湾新区东部区块谋划布局综合性医院或老年、心理专科医院。到2025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60张,其中公立医院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4.72张。(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以下根据职能需各县〔市、区〕政府和台州湾新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超常规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加强与省级医疗资源对接,谋划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台州医院建成市域医学“高峰”和全国一流医院。推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建成区域医疗“高原”。推动玉环市、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人民医院建成县域医疗“高地”。推动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县域医疗副中心。推动台州市中医院、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建成市域中医、儿科、精神科诊疗中心。推动温岭市中医院建成市域中医诊疗副中心。到2025年,推动建设一批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能力拔尖、科研能力突出、管理水平较高、辐射影响较大的高水平医院,三甲综合医院三级、四级手术占比达到45%以上。(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
3.大力度深化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建设。实施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提标扩能工程,每个县(市、区)至少1家医院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水平,县级公立医院中的三级医院床位占比达到60%以上,全市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深化县域医共体“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改革,完善牵头医院主要负责人权力运行机制,实质性推进资源重组、体系重构和制度重塑。加快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提升一批政府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继续深化国家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创新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优化城市医联体资源,推动医联体内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到2025年,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制度体系和发展模式成熟定型,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8%以上。(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二)开创技术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推进市级医院差异化发展。实施重点专科“登峰计划”,按照市级公立医院发展定位,从高发病率、群众需求高、技术基础扎实的专科中,遴选出20个左右重点专科进行重点扶持,从设施设备、人才培养和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综合提升学科能力,打造特色明显、省内一流、错位发展的重点专科群。(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市科技局)
2.推进新时代县级强院工程。以强急救能力、强专科特色、强医防融合、强人才团队和管理服务数智化、环境空间生态化、设施设备现代化、就医体验人文化等“四强四化”为重点,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差异化发展,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市有影响力的特色专科。加强肿瘤科、心内科、胸外科、呼吸科、骨科等基础专科建设。深入推进医疗卫生“山海提升”工程,提档升级胸痛、卒中、创伤三大救治中心和检验、影像、病理三大共享中心。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级。到2025年,县级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
3.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水平。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推进传染病、创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临床专科建设。加快恩泽医院平急结合医院建设,规范设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提升综合性医院感染科救治能力。建设全市疫病中心和3家以上中医疫病防治基地。(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
4.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完善市、县两级中医药管理职能机构,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在卫生健康投入中统筹安排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并不断加大力度,同时合理安排财政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中医重点(扶持)学科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中医治未病等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水平。建设中医技能培训、中医康复、中医治未病“三大中心”。到2025年,所有县级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
5.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实施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用足用好“藏亲图”“寻亲图”“攀亲图”三张人才地图,落实重点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类别与引才奖补标准,精准滴灌育强人才,争取国家和省级卫生人才数居全省前列。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实施中医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创新现代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到2025年,扩容省级以上名中医数量。加强公立医院行政管理人才培养,重点储备一批懂运营、懂信息化、懂经济的管理人才。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三)打造数智融合的医疗服务新趋势
1.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医院志愿者服务和“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广多学科诊疗、无痛诊疗、整体护理等新型服务模式,探索推进无陪护病房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和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质量,全市三级综合医院日间手术比例达32%以上。(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
2.推动“健康大脑+”集成建设。迭代升级看病就医“一件事”场景,高水平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打造“浙里急救”“浙医互认”和“出生一件事”等一批标志性易感知的最佳应用。到2025年,全面建成运行高效的“健康大脑+”体系,卫生健康整体智治水平居全省前列。(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局)
3.建设健康和谐的医院文化。健全医务社工和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支持医院设立患者体验部,创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就医环境,打造有温度的医院。发展老年健康服务,建设老年友善医院。实施医务人员关心关爱行动,落实工作生活保障、临时性工作补助发放、职业荣誉激励等措施。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在医院主要出入口实施安检并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
(四)激发现代理念的医院管理新效能
1.健全运营管理体系。常态化推进“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规范和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实行公立医院全口径、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预算管理,定期公开医院财务信息。健全内部审计、加强授权审批、预算、资产、会计、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等内控制度。强化临床、医技等业务科室运营指导,探索运营助理员制度。加强医院内部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用药,落实处方点评和重点监控合理用药管理。完善药品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应用,提升医院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安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升医院感控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推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分类管理和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3.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机制,全面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完善激励奖惩挂钩机制。完善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绩效考核制度。创新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强化考核结果与薪酬分配挂钩,引导医务人员重医德、重技术、重能力。(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力社保局)
(五)激活“三医联动”系统集成的改革新动力
1.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落实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每年开展调价评估,达到启动条件的稳妥调价,理顺比价关系。到2025年,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7%以上。加快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2.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下的按病种(病组)、按人头、按床日等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健全集体谈判协商机制,合理确定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医保基金总额预算,完善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实施住院费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点数法付费。探索总额预算下门诊费用按人头包干结合门诊病例分组点数法付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支付方式。(责任单位: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
3.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动态核增机制,出台市级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加强县域医共体统一招聘、培训、使用和调配管理。落实“两个允许”(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完善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动态核增机制。全面推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年薪由财政予以保障。创新实施医务人员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薪酬分配形式。到2025年,严格落实公立医院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增量政策,力争公立医院人员薪酬中固定部分不断提高,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达到45%以上。(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
(六)强化党建引领的治理能力新提升
1.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实施公立医院“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工程。(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2.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落实清廉医院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清廉建设指数评价体系,深入开展医疗服务行业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到2025年,医疗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得到进一步遏制,清廉行医的良好风气更加浓厚,清廉建设指数逐年提升。(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3.改革完善综合监管制度。落实医疗卫生全行业、全要素、全流程综合协同监管,建立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常态化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建立公立医院依法执业管理体系和“一承诺三制度”(依法执业承诺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制度、提醒告诫制度、依法执业述职制度)工作机制。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假病人、假病情、假发票专项整治力度。推进医共体行业自律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保障措施
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医改联席会议召集人。各县(市、区)、台州湾新区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医改工作领导的要求,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或其中一位主要领导担任医改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人,督促责任落实,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调研指导,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凝聚改革共识。及时挖掘提炼、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全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效。
附件2:起草说明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决策总署,加快推进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实施市级医院差异化发展和新时代县级强院工程,推动建设一批疑难复杂疾病诊疗能力拔尖、科研能力突出、管理水平较高、辐射影响较大的高水平医院,建设与共同富裕先行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体系,为全市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优质卫生健康服务,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二、制定依据
(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
(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21〕74号)
三、起草过程
2月下旬,成立《实施意见》起草专班,3月上旬,牵头组织起草了《实施意见(初稿)》,经专班各成员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3月中旬,征求县(市、区)和市级医院意见,4月底,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意见。
四、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3个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二)主要任务。包括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新体系、开创技术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打造数智结合的医疗服务新趋势、激发现代理念的医院管理新效能、激活“三医联动”系统集成的改革新动力等5方面。
(三)保障措施。对责任落实作了规定。
本通知将由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执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