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2668004/2022-9941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 2022-06-30 |
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 28 | 浏览次数: |
5月26日上午,温岭市箬横镇淘果乐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干希聪起了个大早,将树上刚摘下的阳光玫瑰葡萄送至箬横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委托检测农药残留。
加入提取液、震荡静置、加入显色剂、酶……15分钟后,就拿到了合格报告,与此同时,检测结果也同步到了温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温岭市局出具定量检测报告需要7天时间,现在镇里检测站进行快速定性检测,当天就能拿到检测结果,便利多了。”干希聪说。他的家庭农场共种了280亩的葡萄,有了农残合格报告后,就能进入商超售卖,价格比路边零售高了不少。
目前,温岭市已经形成了以市级检测为总监控,镇(街道)、市场、村级监测站、生产单位等检测室为检测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四级检测网络。“截止5月底,我们共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372批次,快速检测4.8万多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9%。”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杨瑜斌说,不合格的产品,他们会立刻勒令农户停止销售,进行执法监督抽检,及时处置。
箬横镇下墩村作为当地农业强村,村里有近50户人家从事农业种植,其中上规模的就有30户,温岭市农水局在该村设立了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村级服务站。
“我们通过分片区的方式,将农安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网格治理当中,每个网格员都有对应的农户,每月进行知识宣传、技术入户和巡查监管。”下墩村党支部委员江鑫自己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同时也是村里的农安网格员,“依托村文化礼堂,我们还用相声、小品的形式,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化生产等知识演给农户们看,大家更乐意接受。”
当天上午,江鑫向种植大户陈根富传达了阴雨天气使用抗病毒的农资产品的最新消息,并帮助他填写了近期的农资采购等农产品生产记录。“真正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说起网格管理,陈根富竖起了大拇指,“今年年初,我参加幼儿园的果蔬供应投标,都是他们帮我准备的材料!”
目前,温岭市通过完善全市生产主体名录库建设,将全市421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纳入网格化管理,统一制作农产品质量监管责任公示牌,明确监管主体、监管人员、网格员等,实施一对一监管,100%掌握主体信息。
“我们还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档案,开展主体信用分级,将两年内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不合格的主体列入重点监管名单。”杨瑜斌说,通过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温岭切实守牢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最后一公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