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市海洋经济发展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统计信息  > 数据发布和解读
索引号: 002668012/2022-9805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 成文日期: 2022-05-06
市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局关于台州市2022年一季度渔业经济运行分析
信息来源: 市港航口岸和渔业局 发布时间: 2022-05-06 10: 12 浏览次数:

开年以来,台州渔业系统紧扣市六届一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三大历史任务,统筹渔业高质量、安全生产和疫情海上防线顺利实现一季度渔业经济开门红

一、一季度渔业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季度,全市水产品总产量28.40万吨,同比增0.02%,完成了年初敲定一季度零增长开门红目标,呈现两增两减局面。两增是,远洋渔业产量1.53万吨,同比增2.51%;海水养殖产量10.25万吨,同比增7.49%两减是,国内海洋捕捞产量16.12万吨,同比减3.19% ;淡水渔业产量0.5万吨,同比减30.38%一季度渔业产值63.36亿元,增幅0.4%(大农业产值92.76亿元,增幅2.3%)。

除椒江外,各县(市、区)水产品产量增幅比预期要好,有潜力的县长板得到拉长,椒江的短板有所补上。椒江2.59万吨,减32.34 %,与指导性目标差7.74个百分点;路桥0.5万吨,增4.23%,高出指导性目标0.13个百分点;温岭10.17万吨,增7.01%,高出指导性目标2.01个百分点;临海3.01吨,增3.23 %,高出指导性目标0.23个百分点;玉环6.29万吨,增3.51%,高出指导性目标0.31个百分点;三门5.84万吨,增4.4%,高出指导性目标0.6个百分点。

    (一)国内捕捞减量明显。受渔船异地挂靠整治、减船转产、油价上涨、疫情防控、春雷行动等多重作用,海洋捕捞渔船不仅产能压减,而且有效生产时间也在缩减,造成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总体减少,但县际间差距拉大。椒江区异地挂靠整治后,目前海洋渔船总数282艘(其中海洋捕捞船166艘),总功率减少了51.53%,一季度该区海洋捕捞产量1.95万吨,同比减少44.32%;温岭是台州海洋捕捞第一大县,渔船数量多、产能大,海洋捕捞产量7.52万吨,增幅9.2%,占全市国内海洋捕捞产量的46.66%;经渔船异地挂靠整治后,临海市渔船居台州市第2位,国内海洋捕捞产量2.56万吨,同比增长12.25%;路桥增幅也达到了5.9%

(二)远洋渔业平稳增长。深化三服务活动,督促远洋渔业企业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疫情防控,远洋渔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台州惠众远洋18艘渔船进入正常生产,浙江兴邦远洋渔业14艘大洋性鱿钓船经过一年多来的渔场探索和捕捞总结,与投入初期相比,捕捞产量有一定增长,生产形势较为稳定。今年3月,兴邦远洋渔业14艘远洋渔船首获出口欧盟通行证,实现了台州远洋捕捞船国外注册零的突破

(三)海水养殖优势发挥。台州是全省海水养殖大市,借力春节水产品市场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加大三门青蟹、深水网箱大陈黄鱼、高位池养殖南美白对虾、围塘滩涂贝类等台州居民主打产品出塘,带动了海水养殖产量增长,产量较去年同期提升明显,为渔业开门区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三门县一季度海水养殖产量5.47万吨,同比增长4.72%,占全市一季度海水养殖产量的53.32%。临海、玉环、椒江海水养殖产量增幅也分别高达8.21%4.67%4.35%

二、当前渔业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季度,台州渔业经济实现了开门红,但仍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对二季度甚至对全年渔业经济运行造成直接影响。

一是油价上涨造成渔船停港严重。海洋捕捞业是能源消耗量大、资源依赖程度强的产业,易受柴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渔业柴油价格从2021年初5000/吨,年中涨至7400/吨,今年已达9000/吨,与2021年初相比上涨了80%,特别是去年伏休后渔船回港避风普遍增多,用油量显著增加,造成捕捞渔船用油成本大幅增加,大部分渔船用油估计要涨幅达30%以上,渔船用油成本占总成本已上升到60%以上。受此影响,许多渔船选择待在港内,避免越捕越经济损失,目前台州在外生产渔船占比仅25%左右,直接造成伏休前海洋捕捞生产减产定局。

二是空间压减造成养殖不容乐观。受非粮化、环保整治等工作影响,内陆池塘继续退养,部分山塘水库改为饮用水源,淡水河道传统拦网养殖模式也逐步取缔。淡水养殖面积受到大幅压减。202231日至630日,包括椒(灵)江流域在内的浙江省八大水系首次统一禁渔,势必给我市淡水捕捞带来影响。受工业化发展、沿海光伏能源建设等影响,海水养殖业让位于沿海工业、能源发展,部分优质海水养殖围塘、滩涂将退出养殖业海淡水养殖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如临海红脚岩区块因台州新材料产业园建设,海水养殖面积5000多亩被征用。

三是疫情影响造成产品流通不畅。长三角水产品消费市场庞大,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长盛不衰。据调查,上海人均消费水产品近30公斤,购买鲜活水产品占90.5%,对半成品、方便菜肴和绿色水产品受到青睐,是台州水产品销地的主要市场。近期上海疫情形势严峻,可能对长三角地区的水产品市场带来影响,进而影响水产品市场季节性价格和渔业经济效益。

三、二季度水产品产量目标和工作建议

从上分析,二季度渔业经济运行不容乐观,预计4月份国内海洋捕捞产量断崖式下降,接下来56两个月为海洋伏季休渔,建议上半年水产品产量指导性目标设定为-3%,争取秋冬汛海洋捕捞丰产和海水养殖优势发挥,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实现增长。下阶段,要从渔民共同富裕的高度、从“大食物观”保稳保供的大局,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统筹渔业发展与安全生产。以渔业安全四化治理为牵引,以海上安全春雷行动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网格化管理、集成化监管、标准化治理、数字化赋能,着力抓好隐患大整治、海陆大执法、安全大提升,在确保渔船安全时保障渔船有效作业时间,合理调度休渔期延绳钓作业,促进国内海洋捕捞保稳保供。

二是统筹服务供给与产能发挥。针对油价上涨造成渔船停港严重、疫情影响造成产品流通不畅等,深入开展三联三送三服务活动,加快发放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指导渔船、养殖企业(大户)疫情防控,协调帮助远洋渔业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争取高油价临时性补贴,纾解渔船暂时困难,促进当前渔船产能发挥,力争上半年保稳保供。

三是统筹重点发力与保稳保供。把海水养殖业作为渔业保稳保供的主攻方向,对照创成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2个、省级以上示范场30家的年度目标,突出提升集约化养殖水平,引导发展池塘循环水养殖、工厂化养殖、海上大型养殖平台、贝藻碳汇渔业等设施养殖模式,做靓水产养殖风景

四是统筹资源养护与增产基础。围绕养资源的这一重点,贯彻落实海洋伏季休渔新政,采取海上打、港口堵、陆上查的联勤联动执法形式,组织中国渔政亮剑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加强行刑”“行行衔接,严打严管绝户网、涉渔三无船舶和非法捕捞,同时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优化放流品种,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修复水域环境和渔业资源,养护好秋冬汛丰产增收的资源基础。

 

                           202241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