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归档专题  > 2022台州两会  > 人大专题  > 两会关注
大道如虹通四方
——我市构建“外联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综述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3-29 08: 47 作者: 何赛 浏览次数:

编者按: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即将召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近年来,我市建成或在建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有交通的、城建的、产业的、民生的,为台州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市,发挥或即将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本报今起开辟“喜迎市两会·聚焦重大标志性工程”专栏,以新闻视角,进行全媒体报道,以飨读者。

本报记者何 赛

斗转星移,回眸五年,万象更新。

摊开台州交通运输图,一张气势恢弘、五彩纷呈的交通大网,在台州大地加速编织。

数据为证——

五年里,全市综合交通投资累计完成1320亿元,为全省平均数的1.2倍,居省内第4位,仅次于杭甬温。

完成五年目标任务1100亿元的120%,投资总量为“十二五”的2.7倍,创历史新高。

历史性地进入“省域1小时”交通圈,区位条件极大提升。

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由298公里增加到500公里。

这是一个立体之网。从公路到铁路,从地下到蓝天,从城市到农村,一道道“彩虹”横空绵延。

这是一个超越之网。内环路打通主城区壁垒,台金高速东延市区连接线实现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金台铁路连接山海,市域铁路酷跑全城,杭台高铁缩短“时空”屏障,一个个精彩不停演绎。

大道如虹通四方。“外联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格局就此打开,今日的台州,正昂首阔步朝着构建“市域1小时、省城及周边地市1小时、长三角2小时、国内重要城市3小时”的“1123”综合交通圈目标稳步迈进。

交通加码,拥抱全国活力无限

2021年以来,我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长三角区域产业项目161个,协议总投资2266.69亿元。

除却民营经济发展大市优势,台州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拥抱全国的实力和优势来自哪里?

毫无疑问,交通!

综观台州版图,东临东海,身处长三角“南翼”的巨大区位优势给了台州腾飞的空间。多年来交通巨变,拉开了台州发展骨架,铺就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车子在山岭间穿梭,跨过溪流,遇见青山。春日里,不少游客通过“浙江最美高速”杭绍台高速公路,赴台州赏国清寺晨光、观赤城山桃花、拍桃渚油菜花海……

2月10日,杭绍台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其中台州段起点为绍兴新昌与台州天台交界处,终点设在临海括苍镇,全长45.19公里。台州市民“一脚油门”去杭州,只需2.5小时。

比风景更快到达的,是杭台高铁的呼啸声。

1月8日,万众期待的杭台高铁通车运行,台州到杭州由原先两小时缩短至一小时左右,正式拉开了“杭台1小时交通圈”序幕,台州加速融入省会经济圈。

新时代交通高质量发展,交旅融合、交产互利也迎来了新机遇。

金台铁路台州段,打通了沿海产业带辐射内陆的东西向铁路通道。在台州形成了“一横一纵”的铁路网布局,并结束了仙居不通火车的历史。

自2019年开通以来,沿海高速串起了全市各地的“鲜甜”旅游圈,形成了集山海美、海味鲜的旅游路线。

在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强化了台州与宁波、温州等城市的联动作用,促进沿线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交通加码,台州不断释放综合交通发展带来的资源辐射和产业开发优势。

城区融合,通达四邻筑坦途

交通巨变,不仅改变了台州大地的时空格局,加速了城区融合,也装点了台州市民的精彩人生。

去年12月17日24时,一江山大道正式通车。从此,市民10分钟可横跨台州湾新区、椒江区、路桥区。

当天晚上,不少人的朋友圈“晒”出的一江山大道灯光璀璨,夺人眼球。该条全长约22.3公里的大道,沿线装有2501盏路灯、1482盏隧道灯。

“山海融,城乡融。”2016年,一江山大道(原现代大道)项目一提出,便承载了巨大的使命。其在缓解市区交通压力的巨大功能下,也极大提升了椒黄路主城区的首位度、集聚度和辐射力,为台州加速推进“三区两市”协同发展、实现裂变赶超注入强劲动力。

犹记得,2017年内环快速路通车时,台州市民的心潮同样澎湃。

内环路是连通椒黄路三区的一条重要快速通道,当时许多市民驾车驰骋在内环路的高架上,都会不约而同地发出感慨:有了内环路,台州越来越有大城市味道了!

道路在不断连接,融合在不断迸发。

数据显示,在台州市区上班的温岭、玉环人将近20万,而经常往返温岭、玉环的市区人数也接近10万,路泽太高架一期建成通车,台州主城区到温岭车程由1小时锐减至15分钟,为“三区两市”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劲加速度。

台金高速东延市区连接线建成通车,则实现了台州主城区15分钟上高速的通勤速度。

眼前,路网交织的15分钟三区快捷交通圈已然实现,市区“一绕三环三纵三横”路网蓝图即将建成,三区融合势不可当。

再谋新篇,交通强市启新程

眼前的四通八达,来之不易。

台州地处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虽然区位条件优越,但苦于山地较多、地形复杂,交通发展长期受限,直到2003年才拥有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才真正坐上停靠本地的火车。

针对台州交通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掣肘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十三五”初期,市委、市政府把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列为“三大历史任务”之一,全面开启了全市大抓交通、抓大交通的攻坚征程。

面对历史的选择和时代的重托,全市交通人横下一条心、立下愚公志,在94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面打响了综合交通建设的攻坚战、突围战、逆袭战。

五年来,全市上下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排除万难的决心,推动综合交通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四五’,台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进入通道型铁路网形成期、干线公路网加密升级期、市域轨道交通起步期、水路港口岸对外开放提升期、航空产业发展快速期、枢纽功能布局完善期等‘六个关键时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叶邦汉介绍,新的五年,全市将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目标,确保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500亿元、争取完成2000亿元,努力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二方阵前列。

天当棋盘星作子,地当琵琶路作弦。新的五年,台州“外联内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大有可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