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州资讯  > 县市报道
发挥街路长与网格员作用,搭建“执法”和“问题”桥梁
【温岭市】瞄准分类工作齐发力
信息来源: 台州日报 发布时间: 2021-09-15 09: 38 作者: 周子凝 徐帆 浏览次数:

“本周开始,将对各商户垃圾分类工作进行检查,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会进行处罚。”9月6日,温岭市太平街道南屏路街路长肖必强在他的街路长群里发出消息后,随即,手机屏幕上就跳出了几十个“收到”。

一直以来,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群众工作+执法+科技”路线,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全过程执法监督,促进执法常态化,着力打造垃圾分类执法服务典型引领区和提升示范区。

“小班化教学”提高知晓率

太平街道辖区沿街商铺多达3800余家,如何让这些店铺会分类、懂分类,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街路长们出“新招”——开启“小班化教学”,将检查整治模式由原来的全覆盖巡查转化为“逐个击破”。

一张桌子,三五成群,就是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当天,肖必强利用巡逻的间隙,向一家餐饮店员工介绍垃圾分类工作,并根据日常巡逻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如店内垃圾桶未张贴标志标识,垃圾未分类投放等情况进行分析,做好提醒。

“我以前也参加过很多次培训,但餐饮行业员工多、流动性大,自己回来给员工也讲不好。现在,街路长们能来给店员上课培训,相信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肯定越做越好!”该店经理高绍柏觉得,这样的“小课堂”非常有意义。

目前,温岭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太平中队已全面建立商铺垃圾分类“一户一档”精细化管理,健全垃圾分类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做好管理与执法的有效衔接。

在“一站式”执法服务中,执法人员采取“培训-规范-整改-处罚”的方式,深入辖区内商铺3360余家,得到了广大餐饮业主的理解与支持。

搭建“执法”与“问题”间的桥梁

“阿姨,您垃圾袋里的是其他,请投放到其他垃圾桶内,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在溪滨佳苑小区内,一名社区网格员守在垃圾桶边“手把手”指导居民如何正确投放垃圾。

网格员是村居、社区与群众联系最密切的一个群体。除了街路长,太平中队将网格员也纳入了督导队伍。

执法队员对网格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内容包括垃圾分类违法案例及相关法律法条。

“这样,网格员进单元、楼栋与群众联系的同时,也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法规带进千家万户。眼下,我们通过街路长‘认领’网格员的方式,建立了‘街路长+网格员’微信群,由一名网格员与三四名街路长组成一个新网格。”太平中队中队长莫山方介绍,如此,网格员有了快速反映问题的渠道,执法人员也能根据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莫山方说,自全市开展“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工作以来,执法人员开启了“早六晚九”工作模式,即早上6时晚上9时进小区的执法行动,“执法人员会对小区垃圾分类房及周边进行巡查,通过现场督导、教育、处罚等手段来督促群众正确垃圾分类。另外,每个垃圾房设有智能探头,连接市局数字化平台,能对乱扔垃圾当事人精准定位,以便执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